国资委最新部署!40家央企布局52个原创技术策源地,这些领域是重点

时事新闻2024-05-12 04:53:34无忧百科

国资委最新部署!40家央企布局52个原创技术策源地,这些领域是重点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时隔两年,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再次布局。

近日,国资委开展第二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在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生物制造等36个领域,支持40家中央企业布局52个原创技术策源地。两批布局后,共有58家中央企业承建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目前第二批具体名单暂未公布,但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中国能建、中国中车和中国电信等多家中央企业更新了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建设和布局进展。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再布局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关键技术和前沿科技领域的实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创新体系,两批布局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的创新体系,形成更加全面、多元的创新格局。

共58家央企布局

百年变局中,全球产业链重构、逆全球化趋势加剧,科技创新成国际博弈焦点。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国务院国资委认真落实《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在总结首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成效基础上,结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动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需求,优化形成了八大类60个领域201个方向的策源地总体布局。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等29家央企成为第一批具体承建原创技术策源地。

国有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持续增长,央企公开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截至2020年底,央企的研发投入强度达2.55%,拥有国内研发机构超过4700个,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735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91个。

国资委数据显示,2023年央企研发经费投入达1.1万亿元,连续两年破万亿元,创新驱动作用加快提升。

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各中央企业加大第一、二批策源地建设力度,结合实际加快推进“鼓励关注类”策源地建设,深入实施“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11个行动计划,力争在量子信息、6G、深地深海、可控核聚变、前沿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成果,推动中央企业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对此,周丽莎表示,此次央企开展第二批策源地建设能够推动前沿技术研发、激发创新活力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两次布局有何不同?

2022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指导意见》,确定首批策源地中央企业29户。要求相关企业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推动中央企业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时隔两年,第一批与第二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在诸多方面展示出了不同的侧重点。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按照优化后的布局来看,第二批央企数量更多,领域更广,更加突出“国之所需”,更加突出原创性与颠覆性。

在周丽莎看来,第二批央企则更加注重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对前沿颠覆性技术的布局,以及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产业创新。

“这种布局充分展现了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深刻洞察和积极回应,突显了科技创新在引领产业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战略部署将有助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周丽莎表示。

此外,今年3月,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时也提到,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深化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中部地区加速转化应用落地,更好促进中部地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如何打造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市场的快速发展,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央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对此,吴刚梁认为,央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国企决策与审批环节多,巡视巡查、审计等追责问责较严。部分企业缺乏中长期激励机制,核心人员创新动力不足。此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发挥与加强。

周丽莎对本报记者表示,首先,新业态的发展面临着认识差异和边界模糊的问题。由于新业态的创新性和跨界特性,不同部门和地区对其理解和定位存在差异,导致政策支持的方向和力度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业态的发展,也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难以做出及时有效地反应。

其次,缺乏针对性支持政策也是新业态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针对新业态的专项政策相对较少,且多为宏观指导性质,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这使得新业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难以获得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此外,多部门协作问题、市场参与条件不充分、商业模式差异与不清晰、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问题以及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等也是新业态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新业态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周丽莎进一步说道。

基于此,周丽莎建议,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各部门应协同合作,形成政策合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此外,还需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原创技术产业发展。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该领域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