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马江博,关注我,看清形势,看到趋势。
房地产政策最近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大多数人的理解都是错的。
最近自然资源部发布了重磅文件《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
文件很繁杂,但核心就两点:
1)新房库存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地方政府必须暂停卖地,直到降低到36个月以下;
2)新房去化周期在18-36个月的城市,地方政府严格限制卖地,卖掉多少房子,才能卖多少的地;
具体政策很多文章已经详细地解读过了,我今天着重来讲讲这件事后续的影响和房地产整体市场的调控思路。
我在今年两会后就发文章说过,今年仍然会是房地产救市大年,但不同于过去的做法,现在的救市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
从去年2023年房地产救市开始,政府的主要手段是:需求端发力。
不管是房票机制、城中村改造、放松限购限售、放松社保、商品房以旧换新,无一例外,这些都是从需求端发力,寄希望于通过改善型需求的入市带来房地产整体的回暖。
这样有什么好处,很明显,就是只需刺激需求,而无需从供应端动刀子,也就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可以继续维持。
高层一直强调“先立后破”,没有找到新的财政收入来源前,要谨慎破除旧有的财政增长方式,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把这个称为房地产救市的第一阶段,核心就是:刺激需求,而土地财政继续搞。
但是没奏效,原因有两点:
1)市场预期没有发生改变,土地一直在供应,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一直在加剧,房地产整体库存居高不下。
2)过去一直致力于保持房价平稳,错误地认为“保房价”就是保银行、保房企,但反而给银行和房企造成了更大的伤害,中间环节(房企和银行)的持续承压会让房企债务危机持续爆发,所以我们能看到去年以来超过30家房企接连暴雷,三好学生也难以独善其身。
所以刺激需求上各地政府花招频出,但是房地产市场就是一副好死不死的模样,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今年的房地产救市大年,将会进入第二阶段:从供应端发力。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目前高层对房地产就两项任务:一是保交楼,二是去库存。
之前高层最为看中的“先立后破”的地方土地财政,被放到了更靠后更低的位置。
去库存的常规方式很多:控制土地供应、控制房地产开发节奏、控制楼盘上市节奏等等都是。
从目前来看,高层甚至已经默许了通过“房价下跌”来实现楼市去库存的方式,这一点我们可以从430政治局会议略窥一二:
430会议通稿中,房地产篇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过去经常提到的“防控房价过度调整”的相关表述,已经被删除了。
也就是说,房地产“以价换量”的去库存模式,真正的要来了,以前是全力保房价,现在是全力去库存。
自然资源部是贯彻中央意图最果决的部委:宣布各地的卖地节奏要盯住库存去化周期,本质就是控制房地产的供应,避免过度供大于求。
而各地政府也是心领神会,比如广东肇庆,宣布取消公摊面积,按照套内面积进行房地产销售。
我看不少人解读说,取消的公摊面积最后还是会通过涨价转移到买房者身上。
这就一厢情愿了,这种“转移”在房价上涨阶段容易实现,但是在现在的环境下,是很难实现的。
而更可能的情况是:以前有公摊,75%的得房率,现在取消公摊,变成75折买房了。对购房人其实是大利好,因为本质是房价下跌来去库存。
比如北上广深,这两天也在加紧取消限购措施,本质也是在去化库存。
所以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风向,就是:
中国历史上第二轮房地产去库存周期也正式来临。
那么这个有什么巨大影响呢?要知道,这背后可是无数人的财富变动。
请大家关注明天的文章,我会具体聊一聊。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关注趋势与财富。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马江博的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