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一名父亲发视频称,9岁儿子在玩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游戏时,在10分钟内往游戏里充值了6000多元,几天花了一两万。说完后,他声称“管不住自己儿子,对不起所有人”,随后开始自扇耳光。在稍晚发出的另一个视频中,他还说,网络游戏害了自己孩子,孩子“已经报废掉了”,并来到游戏运营方门口讨要说法。
视频发出,引发了不少父母的共鸣,他们对这个父亲表达了同情和理解,并对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大加鞭挞;但也有不少评论认为,网络游戏是合法合规运营的,小孩子偷玩游戏还瞒着父母大额充值,这更多是家长教育的责任,不应该让游戏运营商背锅。各执一词,众说纷纭。
有法可依,为何依然屡禁不止?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及充值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都发布过非常明确的规定。然而,在实际运营中,这方面的案例却屡见不鲜。前文提到的《蛋仔派对》就发生过不止一次的类似情况。
据央广网的报道,在2023年11月,一位湖南的10岁孩童就在玩《蛋仔派对》的时候,在几天之内充值了15000多元。更可怕的是,当家长询问孩子的时候,孩子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点一下就自动充值了。无独有偶,山东一位9岁小孩也在两天之内在《蛋仔派对》上充值9900多元。这两个案例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事后记者多方查证,发现游戏平台虽然按照相应法规做了不少“防沉迷”措施,但实际上漏洞重重。比如要求玩家“实名认证”这件事,小孩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成年人代替认证来避开监管,从而逃脱游戏平台针对未成年人的种种限制;而在充值问题上呢,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多设备共用账号、面容支付等手段来避开家长,从而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不需要输入密码即可完成充值;而游戏厂商设立的所谓“家长关爱平台”,更像是一件摆设,不仅操作起来非常麻烦,里面的各种管控手段也形同虚设。
所以,只要稍微动点心思,未成年人就可以绕开种种限制,像成年玩家一样玩网游,甚至充值。
除了游戏平台的问题,家长观念和社会氛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家长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日常的娱乐需求,就会扔给他一个手机或者平板,让他玩游戏,一开始是单机,后来孩子大了,自然就去玩了更有趣、更带劲的网游,并为了在游戏里“玩得更好”,开始充值,从此愈走愈远;另有一些家庭,在家里能严格禁止孩子玩游戏,但孩子禁不住同学、朋友的推荐和怂恿,瞒着家里开始玩,而且这种偷偷摸摸地玩有时还更有刺激感,更容易上瘾,于是便渐渐走上一条不归路。
成瘾机制:网游的“原罪”
照这么说,未成年人玩网游的事情是不是压根就管不住?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网络游戏的“本质”。
游戏厂商开发网游当然不是为了搞公益,而是为了盈利。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游戏要盈利,自然要想方设法吸引玩家充值,而要吸引玩家充值,自然要提高用户黏性——提高他们的在线时长,恨不能让他们时时刻刻都留在游戏里,即便不在玩游戏,也要让他们脑子里记挂着游戏。最后的结果就是培养一大波“成瘾”的游戏玩家。
简而言之,网络游戏的产品设计本质就是在塑造一种“成瘾机制”。虽然法规规定了各种防沉迷措施,但依然无法改变网游这一核心底层逻辑。
注意,这一套“成瘾机制”组合拳,针对的是成年人。如果把对付成年人的方法用在未成年人身上,结果会如何?
网游的“成瘾机制”,说白了就是在发掘并放大人性中的弱点,这一套组合拳打下去,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无法抵抗,更何况孩子!
所以,网络游戏这头巨兽,真的管不住。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游戏厂商责任不可推卸。
就像文章开头这位父亲在视频里说的那样,相比于金钱的损失,他更担心孩子因为玩游戏上瘾“被废掉”、被带坏,从而毁了刚刚开始的人生。
对成瘾品的管控,再严厉都不为过
我这么说,估计很多人会为游戏厂商抱不平。他们会说,游戏厂商已经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在防未成年人沉迷这件事上做了很多工作了,目前这个局面,主要还是家长的责任。
而我认为,游戏厂商做得远远不够,相关法规的严厉程度,也远远不够。
请注意,我们在讨论的是一个危害极大的“成瘾品”。现在的法规依然把网络游戏当作一个普通产品在管理,远远没有上升到“危害社会的成瘾品”这个层面。
我们可以把对网游的管制要求拿出来和其他成瘾品的管制要求做一下对比。比如成瘾品中最古老的酒精饮品,我们国家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饮酒年龄,但对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类产品的行为作出了非常严格的禁止要求,同时还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在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一旦违法,代价非常高昂。
而在执法方面,酒类产品的销售,零售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这其实大大提高了监管难度。而网游管理呢?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一方面,网游市场本身就是寡头市场,主要运营商就那么几个,数量很少;另一方面,网游本身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也更容易进行监管。这种情况下,网游依然管不好,无非两个原因:违法成本不够高,网游运营商不够给力。
中国人数千年来嗜好的酒类管控尚且如此,莫要提成瘾危害更大的毒品了。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网游的成瘾度和危害,更像是酒类,还是更像鸦片、海洛因这样的毒品?
所以,我认为,在防止网游成瘾这件事上,法规再为严厉都不为过,而考虑到执法可行性,游戏厂商必然是最大的抓手。
为了孩子,游戏厂商吃点亏,值得。
参考资料:
《“男孩玩游戏充上万元,父亲自扇耳光”,网易:全额退款》,澎湃新闻
《9岁男童两天充值近1万!独家揭秘《蛋仔派对》诱导充值乱象》,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