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泼天的流量面前,智己 L6 需要想想怎么借力打力,怎么在传播上找回自信。
(文/周盛明 编辑/张广凯)作为智己今年的首款重磅新车,主打运动和操控标签的 L6 在级别和定位上和小米 SU7 不谋而合。
在 4 月 8 日的智己 L6 发布会上,智己联席 CEO 刘涛的讲解 PPT 上也剑拔弩张——智己 L6 不仅在多个核心参数上指名道姓对标小米 SU7,甚至连 23-33 万的预售价也和 SU7 高度重叠。
不幸的是,在发布会中智己 L6 和小米 SU7 MAX 三电对比的图中,智己翻车了。
智己的图显示,在电驱控制器部分,小米 SU7 MAX 是“前 IGBT,后 SiC 功率模块”,而 L6 则是“前后双 SiC 功率模块”。而实际上,小米 SU7 MAX 也是前后均为 SiC 功率模块的配置。
从技术的角度看,SiC(碳化硅)模块的损耗小、热传递性高、绝缘性强,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提升功率密度。在小米的发布会,雷军曾花费不少时间讲解 SU7 MAX 的这项配置,借此表示小米能够实现低能耗和大功率。所以,对于智己在发布会上的纰漏,小米于昨天深夜连发数条微博“讨伐”智己:
小米的第一条微博措辞激烈,不仅指出了智己的参数错误,还火药味十足的表示“智己公司作为上汽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竟会出现如此谬误,是其专业能力缺失,还是有意造谣抹黑。”
智己联席 CEO 刘涛在个人微博上向小米汽车道歉,但小米仍态度强硬地表示:“我们不接受个人轻描淡写的非正式的道歉。”并表示:“敦促智已公司,立即公开澄清,并向被其误导的公众正式道歉!”
事情到此还未结束。半个多小时后,小米发了第三条微博督促智己以公司的名义公开道歉。小米表示,这是最后一次就此事回应,如果得不到智己的道歉,小米方面将“采取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随后,智己汽车发布《致歉函》。智己表示:“由于内审出现疏漏,造成对小米汽车的负面影响,我们深表歉意,也向所有粉丝、用户们诚挚致歉。”
对于车企的发布会而言,向公众和媒体传播的参数出错的确是一个较大的过失。但小米严厉的措辞、咄咄逼人的态度和深夜接连发微博的急促情绪还是让大家的关注度暴涨——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截止到 4 月 9 日下午 15:40,“小米公司深夜连发三文”的微博词条阅读量达到 1 亿,讨论量达到 1.6 万。
参数错误的事情随着智己公司的道歉落下尾声。但对于智己 L6 来说,这件颇具戏剧色彩的冲突反而为这台新车带来了破圈的流量。从某种角度而言,或许也是“因祸得福”。
上汽的亲儿子,碰上造车“新小子”
作为上汽押注高端新能源赛道的头号种子,智己在上汽的众多子品牌中受尽优待:高度独立的运营团队、上汽技术储备的资源倾斜以及上汽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 Momenta 的赋能。在一众传统车企的转型步伐中,上汽绝对不算犹豫,被偏爱的智己也被外界戏称为“上汽的亲儿子”。
本次发布会刘涛暗示顶配 33 万版本的 L6 将会搭载 130 kWh 的半固态电池包,续航突破 1000 km——要知道,此前极氪 001 推出的 140 度麒麟电池超长续航版售价 40 万,蔚来也曾表示自己的 150 kWh 半固态电池包“成本接近一台 ET5”,所以没办法大规模量产。
管中窥豹,能够将这么大容量的半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并且控制住成本,含着金汤勺出生的智己的确有着其他新造车很难拥有的家底。但从舆论声量来看,从宣布造车到现在短短 3 年的小米虽然是个“新小子”,但却拥有了智己难以匹敌的群众知晓度和传播能力。
看准了这一点的智己,在宣传上毫不避讳地追着小米“出狠招”。
比如,智己 L6 的“飓风电机”最高转速 21,000 转/分,百公里加速时间 2.74 秒,极速 268 km/h;小米 SU7 MAX 版本的加速时间是 2.78 秒,极速 265 km/h——能不能用上暂且不论,智己 L6 在参数上一定要压 SU7 一头的态度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再比如,智己称之为“灵蜥数字底盘”的系统给传统底盘硬件加上了统一控制的芯片,满足高度自定义和升级的需要。在这套底盘系统中,最具看点的就是“后轮转向”,这也是小米 SU7 全系都没有的配置。
传统意义上,搭载后轮转向的车在低速行驶打方向时,前后轮反方向摆动减小转弯半径;在高速行驶时可以同向摆动增加稳定性。
但加入了控制算法的智己 L6 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更多玩法:比如在低速行驶时前后轮同向摆动,在扭矩控制系统的帮助下车辆可以实现“蟹行”的能力,在侧方停车时,车辆可以横着进出车位。
最重要的一点是,刘涛表示预售价 23-33 万的 L6 会标配后轮转向。从最开始合资车企百万级车型的配置下放到 20 万出头的车型上,智己显然给了 L6 非常足够的入门硬件配置。
除了后轮转向,智己 L6 的“灵蜥数字底盘”还包括空气悬架、CDC 电磁悬架等硬件,也包括可以让硬件“团队协作”的算法。
在此基础上,智己表示在单侧残雪、积水等路面上,车辆跑偏减少约 80%;在高速紧急避险避障的场景下,「灵蜥数字底盘」比传统车响应速度快 30%。为了强调这一点,智己的说法是:“仅需 0.3 秒即可完成救车”。
在智能座舱和智驾部分,智己的“火药味”更重,下图这页 PPT 句句不提小米,但句句都在暗讽小米:
和小米针锋相对是智己目前的营销策略,落到产品上,L6 并没有小米的“人车家”生态加持,实际座舱表现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功能性上,L6 依旧会有此前 LS6 上出现过的“雨夜补盲模式”,“一键 AI 代驾”等口碑不错的功能,曾经出现在 L7 上的车载 Vlog 拍摄功能(Carlog)则算是智己在产品定义上一个不错的创新。曾经,L7 为了实现 Carlog 的功能,在车顶放置了一个突兀的摄像头模块;这一次,L6 会调用行车摄像头用于拍摄风景,系统的整合能力比以前要更优秀了。
值得一提的是,智己也和小米 SU7 一样采取标配极多的打法:L6 所有的车型都将会标配英伟达的 Orin X 芯片和 8295 座舱芯片,智己表示自己的"无图城市 NOA"第三季度量产上车,年内正式开通全国。
可以预期的是,L6 的入门版本正式上市的价格会非常接近 SU7 售价 21.59 万的标准版,高低配也是 400V 和 800V 两种平台的模式,但 L6 希望通过标配后轮转向、更高的智驾硬件等优势来达到纸面参数”高半截”的观感。
耐人寻味的是,在智驾篇幅的讲解结束,刘涛又多说了一句:
“我们讲智驾讲了 6 分钟后,小米只讲了 1 分钟。”
打在脸上的巴掌,要挨的值当
在本文撰稿时,智己汽车又发布了一条更长的致歉函。相比起今日凌晨的仓促,这一次智己的表述中明显多了几分不甘心:
如果将中国的汽车企业看成江湖,那么刚刚庆祝了 40 年诞辰的上汽无疑是汽车圈里的元老。虽然是智己在发布会上弄错参数在先,但小米咄咄逼人的态度无疑是后来的“新人”在给“老人”上压力。
虽然雷军在发布会上 90 度鞠躬恳请大家对小米汽车“嘴下留情,但正如新浪微博 CEO 王高飞(网名@来去之间)的评论那样,身经百战的小米习惯了“笑面虎”的角色,在舆论场上,几乎任何车企在舆论场前都得仔细想想自己的战斗力是否可以和小米相提并论。
但对于智己 L6 而言,这一次的风波更像是塞翁失马的故事。在一来一回的明枪暗箭之间,自带流量的小米无形之中帮助智己完成了一次效果出色的破圈传播,L6 本身出色的产品力也有可能被更多小米 SU7 的潜客看见和考虑。
但何小鹏和余承东的故事预演在前,在舆论上失利的一方或许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在泼天的流量面前,智己 L6 需要想想怎么借力打力,怎么在传播上找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