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来了?熊孩子偷东西被抓,家长狡辩的理由叫人背后发凉

时事新闻2024-03-24 02:21:16无忧百科

蝴蝶效应来了?熊孩子偷东西被抓,家长狡辩的理由叫人背后发凉

未成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怕犯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怕犯了错误,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生犯错,轻者被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再严重一些则要面临校规处分。要是学生触碰法律底线,根据年龄大小也要承担相应的刑罚。只有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才能避免继续犯错,也能给其他人带来教育警示作用。



蝴蝶效应来了?熊孩子偷东西被抓,家长狡辩的理由叫人背后发凉

邯郸3位不足14周岁的初中生,联手欺负同班同学并致其死亡。家长推测孩子生前可能遭遇过校园霸凌,警方初步判定可能是蓄意杀人而不是过失杀人而且手段残忍,认错悔改态度也不好。



事后三人装作无事发生一样,对自己的行为矢口否认,还撒谎串供。按照刑法规定,未成年犯罪顶格处罚也是无期徒刑,可是这样的学生毫无悔过之意,顶格处罚其结果大概率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就回归社会,到时候还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家长们更担心,若是这三名学生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可能会助长更多未成年犯罪现象。毕竟通过此事,大家都知道了未成年杀人也不会被判死刑,有些学生便会仗着年龄优势肆意妄为。事实证明,网友的担心并非多余。只是没想到,蝴蝶效应这么快就开始了。

广西一网友爆料一位小学生,店主拿着证据告知学生家长时,希望家长能好好教育一下学生。店里贴着“偷一罚十”的警告,但店主起初并没有真的想处罚学生,只是希望他能道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归还商品就行了。



没想到其家长并没有道歉,态度十分嚣张,用尖锐的声音大喊:小朋友不满14岁杀人都不判死刑。家长还指责店主这种处理方式没有常识,店主十分无奈,随后报警处理。经过民警的口头警告教育,学生也回到学校上课



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但是家长狡辩的理由让网友们不禁后背发凉,这不就是对未成年犯法监管不到位。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或个例出现,都有可能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无法预测的变化,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



年龄不应该成为钻法律空子的挡箭牌,家长更不能明知故犯

该店主的经历引发网友共鸣,另一位网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学生在店里偷窃,其父亲还是一名律师。店主并没想把事情闹大,只是告诉学生以后别再来了,没想到其父亲并没有第一时间批评女儿的错误行为,反而理直气壮的要求店主不能公开此事,还要挟店主。



这位父亲的理由也是未成年犯罪,警察来了也无济于事,顶多批评教育一下而已,没有案底也不会有不良记录。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其家长作为律师,居然利用法律漏洞纵容女儿的行为,就不怕女儿18岁以后继续为所欲为吗?



罗翔老师表示,法律的本质是惩戒,让做错事的人付出代价,而不是警示教育,期望他们改邪归正。也就是只有犯罪的代价足够大,才能约束他们的行为,对未成年也是如此。



未成年学生心智不成熟,容易冲动行事,要是对法律的不了解无意识犯罪或许可以从轻处理。可现在法律教育早就从低年级普及了,更多的学生现在是明知故犯,而且仗着年龄的优势无所忌惮,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3·10事件处理结果还未公布,当地又出现一起校园霸凌事件,虽说被欺负的学生没有受重伤,但施暴者也只是被学校和民警口头批评教育而已,校长更是将此事单纯归结为学生比较调皮而已,家长更是直呼管不了,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蝴蝶效应影响最直接的就是那些高学历家长,他们在对法律的底线有明确了解后,会在安全范围内对子女的行为进行纵容。这种教育方式,要比那些低学历家长不会教育孩子更可怕。



罗翔老师曾说过,人性绝非虚无的白纸,只有惩罚才能带来改正的效果。以前觉得对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学生进行处罚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没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若是经验证明,法律逻辑存在问题,就应该及时修正。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这种“蝴蝶效应”?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