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21日,路透社援引两名知情人士消息称,乌克兰政府可能将在未来几天内从网上撤下所谓的“国际战争赞助商”名单。这两人声称,乌方此举是受到了来自中国、法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等方面的压力。
报道还提到,当地时间周二(19日),乌克兰内阁宣布,应“伙伴国家”的要求,乌国家预防腐败局(NACP)将从其官网撤下“国际战争赞助商”名单。《基辅独立报》等媒体指出,多国代表在当天召开的联合会议上对名单普遍表达不满和担忧。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乌克兰政府于同年夏天推出了这份所谓“国际战争赞助商”名单,一些国际企业在冲突后仍在俄罗斯开展业务、向俄政府纳税等行为,会被乌方视作“支持俄罗斯经济”而被列入名单。这份名单由乌当局单方面制定,没有法律效力,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其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乌国家预防腐败局公布在“战争与制裁”(War and Sanctions)网站上的最新信息,名单目前包括全球范围内的50家公司和278名个人。
其中,中国有14家公司被列入其中,是“上榜”公司最多的国家,其次是美国、法国和德国,分别为9家、4家和4家。
去年12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企被列入该名单做出回应。其表示,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正义一边。中方坚决反对乌方有关机构将中方企业列入相关名单,要求乌方立即纠正错误,消除负面影响。
各国被列入名单的企业数 截图自“战争与制裁”网站
路透社21日报道称,基辅方面正受到越来越多要求其废除名单的压力。有两名知情人士透露,乌克兰最早可能会在本周五从网上撤下这份名单,并且关闭一个相关网站。
“有中国(提出废除名单),但不仅仅是中国。”其中一名据称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提到了法国。他称法方向乌方施压,要求其将法国大型连锁超市欧尚集团(Auchan)和家装建材零售集团乐华梅兰集团(Leroy Merlin)从名单中剔除。路透社2月还曾援引消息源称,中方没有对乌克兰提出任何条件,只是表达了对这份名单的看法。
另一个消息源还补充道,奥地利和匈牙利也就名单曾向基辅施压。
报道提到,2023年10月,匈牙利要求乌克兰将匈牙利国家储蓄商业银行(OTP)从名单中永久除名,否则匈方将在欧盟援乌资金议题上行使否决权。乌方随后表示已将该银行删去;去年年底,奥地利也拿在欧盟对俄第12轮制裁中的表决,就其在俄最大的西方银行奥合国际银行(RBI)向乌方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这些消息人士还表示,名单有可能将会被移交给乌克兰军事情报机构并由其负责维护。在这种情况下,目前暂不清楚这份名单是否会继续公开。
路透社指出,由于这份名单并没有法律强制执行能力,更多代表象征意义,通过“公开点名”的方式向企业及所属国施压,促使其离开俄罗斯。报道更将这份名单形容为“点名羞辱”,并称若名单取消,则表明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两年多后,基辅越来越难以维持全球对其支持,它可能不得不“软化”自身态度。
报道还提到,几天前乌克兰内阁召集政府高级官员和伙伴国家代表开会讨论这份名单所存在的问题,是名单受到越来越多压力的“第一个迹象”。
综合《基辅独立报》、《乌克兰真理报》等乌媒报道,乌克兰内阁当地时间19日宣布,在多个国家的外交代表提出关切后,乌克兰决定将从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上删除“国际战争赞助商”名单。
根据乌克兰内阁新闻处当天发布的声明,乌内阁官员就此事举行了一场长时间的会议,来自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国家安全局、国家预防腐败局、总检察长办公室的代表,以及伙伴国家驻乌克兰大使、临时代办或者大使馆代表,还有欧盟驻乌克兰使团代表共同出席这场会议。
声明称,伙伴国家的外交代表们都对该名单缺乏监管机制表示担忧,乌外交部认为这给对抗俄罗斯的关键决策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
截图自乌克兰政府网站
《基辅独立报》提到,乌司法部部长丹尼斯⋅马留西卡(Denys Maliuska)本月受访时曾指出,国际合作伙伴普遍对这份名单“非常不满”。乌司法部当天也在会议上强调,在未能首先解决立法问题的情况下,该名单就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公开传播,这是不可接受的。
乌国家预防腐败局也承认,其管理的“国际战争资助者”名单确实存在问题。声明宣布,各方达成一致,决定不再公开列出名单,而是将信息移交给执行国家制裁政策部门间工作组管理,由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声明还称,网站用户此后点击这份名单的网页时,将跳转至“国家制裁登记册”网站页面。《乌克兰真理报》报道称,乌方声称此举是为了让受乌克兰制裁实体的官方名单“保持可靠和一致”。
截至发稿前,公布所谓“国际战争赞助商”名单的“战争与制裁”网站仍能正常浏览使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