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陈书玉
私域流量的运营正在面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困境。一批基金内容的创作者,已经感受到了寒意。
阅读量与收入双降
“现在内容越来越难做,点击量也越来越差,部分粉丝后台留言也总是攻击性很强。”A先生是一位2021年起号的“90后”基金博主,最近他对证券时报记者讲述了正在面临的困境。
2021年时,他初出茅庐切入基金内容赛道,以科普类长视频为主,最高点击量曾突破百万,作为一个新号在自己完全没有进行商业推广的情况下,接到多家行业内头部玩家的广告邀约,而最近一年多来,他不仅更新频率明显放缓,点击量也大幅下滑,最近几期视频点击量均不超过10万,广告邀约也无从谈起。
事实上,A先生的情况并非孤例。据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和了解,多数基金大V在2023年均出现了阅读量与收入的双双下降,头部玩家也未能幸免,不少中小玩家更是陷入艰难维系的状态。
“财经内容输出本质上也是个周期行业,现在市场行情不冷不热,广告收入也出现下滑,大V的输出动力自然不足。”一位自媒体从业者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行业下行,个体基本不会逆势做出多大的动作,不过,他认为熬过周期底部,市场信心仍会恢复。
“2023年我发现一个现象,凡是能火出圈的KOL(在某个领域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人)都是在晒自己亏多少钱。”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享了他的观察,他表示,自权益市场震荡加剧,多数基金赚钱效应减弱以来,许多他此前关注的知名财经大V的阅读量均出现明显下滑,而新出圈的博主多为与粉丝分享自己亏钱经历的“共情派”,如某第三方平台有博主晒出自己实盘买基金亏损达百万,经常在平台和粉丝互动分享心情,粉丝数量积攒至50余万。此后,该博主凭借粉丝基础切入直播带货领域,目前粉丝数量超过百万。
基金大V或被“收编”
目前,摆在很多像A先生一样的财经自媒体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职业生涯该何去何从?继续耕耘自媒体账号等待市场回暖,还是更换赛道去机构任职?
A先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此前曾有第三方机构向他发出邀请,他对此感到十分犹豫,目前的确面临着自媒体收入大打折扣需要重新考虑职业生涯的问题,他本人此前并非金融从业背景,很想去机构平台补充一下相关知识和背景。不过,他也在犹豫转型之后可能存在的各方面的不适应。
一位从自媒体跳槽到机构的人士表示,他入职之前,公司督察长曾和他有过一次谈话,强调了合规意识一定要摆在最前面,“进入一个行业就要接受这个行业的规则,如果连最基本的要求都不能达到,说明不适合这个行业”。
据悉,目前已有多位自媒体大V加盟基金公司,或是挂靠第三方机构。其中一位对记者表示,财经大V被“收编”可能是一个趋势。在他看来,目前有很多财经大V的商业模式是有问题的,比如做各种付费内容、卖知识星球等,因为监管越来越严格,如果不能挂靠机构,后续的展业是越来越难的,而且风险越来越大。当然,他同时表示,这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进机构,有些人可能开辟出细分赛道的新打法。
如何形成双向赋能
当然,财经自媒体人加入机构如何实现双赢,仍然需要持续探讨。
此前,大V与金融机构合作投顾仅一年就“分手”一事曾引起业界热议。在监管部门于2021年11月下发《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后,许多大V加入持牌公募、券商,完成转型,此后出现了一些短暂磨合后又“分手”的例子。
彼时有大V认为,机构可能受限于各种规定,也受限于传统资管思维,对于投顾中的“顾”缺乏一些好的做法。也有机构人士表示,机构方面存在的顾虑主要包括,担心大V的持仓策略和公司的策略并不完全一致,从而产生难以管理、兼容性难保证的问题,以及部分客户可能是冲着大V才购买的投顾服务,而非公司本身,这部分客户的留存以及如何保证客户体验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来看,两者之间的磨合仍在进行中。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招募内容人才、打造和推广自身IP是当前多家公司的打法。
“公募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一般产品,比如口红色号好看与否,是个很主观的判断,但是公募产品的业绩几乎没有主观评价,评判标准非常客观。”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客户对产品的认可程度最终还是取决于产品本身。站在他的视角来看,引入大V进入机构,更主要的是帮助公司更快地去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因为大V是真实面对过C端粉丝的,能够比较直观地去了解一些潜在客户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