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与BIO“决裂”背后: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影响悬而未决

时事新闻2024-03-16 02:28:24无忧百科

药明康德与BIO“决裂”背后: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影响悬而未决

文/王力 编辑/徐喆

3月15日,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在其官网更改原有的新闻内容,并宣布“药明康德已主动终止了其BIO会员资格”。

这一消息迅速在资本市场发酵,今日盘中,港股医药股普遍下跌,其中药明生物(02269.HK)跌幅近7%,药明合联(02268.HK)下跌近5%,而药明康德(603259.SH)A股和港股(02359.HK)股价更是一度下跌超过5%和10%。

令人玩味的是,就在两天前,BIO官网的该条新闻稿件内容还是“将剔除药明康德会员资格”,并终止与其合作。

在这之前,BIO一直是药明康德的重要盟友,对此前《生物安全法案》草案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警告白宫将药明康德从法案中删除将严重损害美国生物技术产业。

药明康德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其动向对整个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此次与BIO的“决裂”,无疑给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药明康德方面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但市场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已持谨慎态度。

纵观全球生物科技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竞争也日趋激烈。药明康德作为中国的生物医药领军企业,其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实力引起了国际生物科技组织的关注。而BIO作为美国生物技术行业的重要代表,其利益诉求和战略布局也与药明康德存在一定的差异。

尽管药明康德方面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但市场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仍持谨慎态度,美国《生物安全法》影响悬而未决,药明系作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动向无疑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药明康德“主动退出”BIO,公司再次出台10亿回购

3月15日,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在其官网上将3月13日发布的新闻稿件进行更改,新闻稿内,BIO表示中国的新药研发企业药明康德已主动终止了其BIO会员资格。

这一消息迅速在资本市场引起轩然大波,港股医药股普遍下跌,而就在两天前,BIO的官网消息还是“将剔除药明康德会员资格”。


(截图来自BIO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行业倡导协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自1993年成立以来,BIO一直致力于推动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会员涵盖超1400家生物技术公司。

据悉,BIO每年举办的年度国际会议会为全球的生物技术企业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借此平台进行深度的行业交流、业务拓展和合作洽谈。全球的生物技术企业,如阿斯利康、拜耳、礼来等,纷纷加入BIO。

作为BIO的会员,这些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到BIO举办的各种活动中的优惠待遇,还有机会与生物技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政策走向,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观察者网从BIO官网获悉,按照地区和国家分类,当前BIO的会员有来自超过30个国家,其中归属地为中国的仅为7个,其中还包括默沙东、罗氏等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公司。


(截图来自BIO官网)

对于药明康德来说,BIO作为国际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组织,其会员资格无疑为药明康德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拓展合作网络的重要平台。然而,药明康德此次选择退出也为其带来不小的影响。

在退出BIO的消息公布后,药明康德的股价在二级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下跌。A股股价在三个交易日内下跌超过10%,港股股价更是跌超20%。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受《生物安全法》草案影响股价下跌的药明康德,刚刚宣布了新一轮的10亿元回购计划,意图通过回购股票来提振市场信心。

3月9日,药明康德公告表示,药明康德将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为10亿元,回购完成后,这些股票将全部予以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股本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轮的10亿元回购计划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回购计划实施的短短几天内,药明康德的股价便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迹象。两市股价飘红,然而,如今退出BIO的决策使得药明康德的股价再度进入下行区间,这无疑给公司的市值管理和市场形象带来了新的挑战。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成悬而未决之困局

1月25日,美国众议院议员迈克尔·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提交了一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要求美国商务部、财政部和国防部对药明康德及子公司进行制裁。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独立组织的BIO的立场显得尤为关键。BIO的CEO雷切尔·金(Rachel King)认为应重新考虑《生物安全法案》,她表示:“这项立法将对药物开发供应链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包括目前批准的治疗方法以及市场上以及数十年来正在开发的管道。”

然而,雷切尔·金的提议在3月7日的听证会上,遭到了迈克尔·加拉格尔批评,他指责道:“BIO本来有机会和委员会合作,一起维护国家安全。但它还是和中国站在了一起。”而这位迈克尔·加拉格尔也是众议院通过“剥离Tiktok”法案的推动者。

虽力挺药明康德,但这位力挺药明康德的CEO雷切尔·金只是临时任职。3月4日,新任CEO约翰·克劳利(John F. Crowley)正式上任,在这位新CEO周三写给议员的信中,他表示BIO将支持《生物安全法案》,BIO会坚定站在国会和白宫这一边,拥护《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并提出了三条具体措施。

此后3月7日,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美国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以11:1的压倒优势通过美国《生物安全法案》。

尽管药明康德在美国拥有众多商业伙伴,并在政治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在这一关键时刻,却没有一家跨国药企愿意公开站出来为其辩护。

长期以来,药明康德凭借其高效的研发能力和成本优势,赢得了全球众多药企的青睐。然而,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和美国对生物安全的日益关注,药明康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海外药企对安全、快速、准确的交付要求越来越高,而《生物安全法案》的通过可能使这一要求变得更加苛刻。

尽管《生物安全法案》距离正式成为法律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其对药明康德的影响已经显现。

从以往财报数据来看,药明康德近八成营收来自海外,美国客户的营收贡献近年更从55%提升至66%,美国市场对药明康德来说极为重要,而若失去了这一市场,其千亿市值恐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因此,应对地缘政治的变化和海外市场的挑战,将是药明康德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如何继续维持和拓展美国市场,成为药明康德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