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等发起成立“物流智能联盟”,大模型助力物流行业增效降本

时事新闻2024-03-11 18:57:46无忧百科

阿里云等发起成立“物流智能联盟”,大模型助力物流行业增效降本



文|王崭

编辑|斯问

3月7日,2024数智物流峰会在杭州召开,会上,物流行业内首个专注于大模型应用研究与实践的联盟“物流智能联盟”成立。

大模型,成为了这次数智物流峰会的讨论重点。



回看2023年,大模型是绕不开的焦点,也被认为是新时代能够重塑多个行业的革命级生产力工具,物流产业自然也不例外。从2023年开始,就有多家物流平台和企业探索“物流+大模型”模式,寻找落地应用,实现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

“科技是新时代物流最大的生产力,增效降本的‘利器’。”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表示。

目前,80%以上的中国物流、快递和货运平台都在使用阿里云的云服务。阿里云希望成为AI时代,一朵最开放的云。这次“物流智能联盟”的成立,能够加速大模型在物流行业的落地,进而为物流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优化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让物流变得更加智能高效。

从电子面单到大模型

物流是什么,大多数人很难说清楚。

但打开熟悉的网购平台,动动手指下单,在等待快递包裹送到手上的时候,“物流信息”一栏,会时刻提醒着你包裹的状态,告诉你购买的商品到了哪里。

一件物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过程,其实就是物流。网购下单后收到的快递,线下超市购买的商品,水果店里买到的新鲜水果,背后都有着物流的身影。

物流已经成为了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中,也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3月1日,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快递送上门让电商物流进入“服务战”。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等与物流行业相关的内容。


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

“精打细算”的快递物流企业如何实现降本?刘伟光认为更多是把业务规模做大,实现边际效益的提升,提升机器、设备、IoT和边缘计算的投入,才能逐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先增效,才能实现降本。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过去14年,网络零售业务量增长57倍,从2009年的268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5万亿,与之相对的,是快递行业业务量飞速增长,由2009年的18.6亿件增长至2023年的1320.7亿件,扩大71倍。

变化背后,是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2014年,菜鸟联合14家主流快递公司,推出标准化电子面单系统,次年逐渐成为快递行业的基础建设,掀起一场电子面单革命,将原本手动的环节电子化,也让行业从“马克笔”时代一跃进入数字化时代,在3年内将快递的数字化率从5%提升到了80%以上。



电子面单解决了数据采集问题,也让数据应用有了落地的可能。由电子面单衍生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实时追踪包裹信息、智能客服解决方案、信息保护等技术落地,支撑起了业务增长,快递交付时效从周到天,并且不断降低交付成本,现在快递的平均单价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科技是新时代物流最大的生产力,增效降本的‘利器’。”刘伟光表示,物流行业正在向数据化、AI驱动的智能化物流演进,它既是数据密集型、计算密集型的产业,也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价值高地。新一代人工智能AGI一定会重塑智慧物流,多元算力一定会成为物流行业数智化的必备能力。

电子面单让物流行业进入数字化时代,大模型正在让物流行业进入人工智能化时代。

2024年,圆通开始从数字化时代迈向全面人工智能化的时代,圆通速递总裁潘水苗介绍,目前圆通的YTO-GPT加盟门店的日活已超过80%,“我们与阿里云一直紧密合作,也希望在大模型领域互相协同,共同打造更适合物流行业的大模型”。

10倍效率的提升

作为一家公路领域技术领先的SaaS服务公司,G7易流目前已经覆盖了行业内82%的大型货主和物流企业,服务了超过3万家中小货运经营者。

在今年过年前,G7易流在特定用户群范围内,在上游和下游对接环节上应用了“智能接单”技术。



G7易流首席科学家王守崑

G7易流首席科学家王守崑透露,这个小范围测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100%,“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物流中信息流的核心,就是预订单和订单,而不同物流企业的订单格式、规则非常复杂,使用传统小模型技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沟通成本、研发成本等都很高。

应用大模型技术的“智能接单”,在某些环节下能提升10倍的效率,和传统小模型相比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同时,传统小模型只能适应一个单一的产品,但运用了大模型的“智能接单”,适用的场景非常多。

王守崑认为,在行业上、在应用上面还有不少突破点,他们也需要依托比较大的基础设施,包括像阿里云这样的基础设施去进行大模型的落地。

商流的变化,会带来物流行业的变化。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9.6%。今年2月1日,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源自中国的跨境电商进口额同比激增121.2%,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跨境电商进口来源国。

跨境贸易的火热,也影响着作为其重要配套产业的物流。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以贸易吨计,当前中国海运进出口贸易占全球海运贸易总量已超过30%。不断发展的跨境贸易,也对物流提出新需求,需要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降本增效。



中远海运研发创新中心总工程师王敏表示,目前AI大模型在整个航运物流方面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AI大模型可以在智能航线的规划,包括货运的装载和船舶的调度方面,提供很好的分析能力,帮助客户提高运营效率;第二,船舶在航行当中可能会受到恶劣天气、运价等因素的影响,而AI大模型的预测能力能帮助降低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第三,在客户服务方面,大模型能够利用智能能力提升客户的体验。

大模型在物流行业有着天然的应用土壤。如何将大模型落地应用,和实际场景相结合,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则是整个物流行业和相关平台、企业的挑战。

“大模型说的是数据+算法+算力,算力是基础设施。”阿里云智能副总裁、交通物流行业总经理张磊表示,如何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很关键。

从阿里云的角度,云厂商希望把公共云上面的触手可及的算力,以非常简单的方式提供给大量中小企业用户,进而去解决基础设施问题。

而在算法层面,阿里云一方面提升通义系列的技术大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用好开源,不断把最优秀的技术大模型以开源方式投入到社区。

大模型落地所需要的大量高质量的行业数据,就需要通过“物流智能联盟”联盟,和行业内细分领域最头部的企业形成合作,进而让整个物流行业享受到技术落地的红利。

更低成本的改变

借助大模型这个革命性的生产力工具,实现整个物流行业的变革,是无数物流平台和公司的共同诉求,也被视作未来的必经之路。

往常,大模型训练与使用的门槛较高。不论是训练专属大模型,还是基于开放大模型打造相关应用,只有头部公司或平台能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去投入其中。

如何降低头部公司和平台的成本投入,同时让行业内有意向的中小微企业也能参与其中,解决算力这个基础建设问题,进而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物流+大模型”改革升级,降本增效?

2月29日,阿里云宣布全线下调云产品官网售价,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降幅达55%。

这是阿里云史上最大力度的一次降价,涉及100多款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目前,80%以上的中国物流、快递和货运平台都在使用阿里云的云服务。

王守崑认为,曾经做一个系统需要有系统化和规模化的投入,需要做很多抽象和安全性的投入,导致成本上升,但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很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能力可能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提升,而阿里云在这个方面有很大的机会。

更低成本的云服务,有利于大模型在物流行业的落地,低成本实现AI创新,也在某一程度上实现了“科技平权”。



阿里云智能副总裁、交通物流行业总经理张磊

张磊表示,“希望科技更易用,更易得,进一步降低物流行业企业和平台使用云计算、大数据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成本,把技术红利释放给物流行业,包括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

在AI时代,阿里云在算力、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服务上的开放能力,正在加速大模型在物流行业的落地,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推动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让物流变得更智能高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