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跨国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和战略地位

时事新闻2024-03-09 05:57:22无忧百科

程实:跨国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和战略地位

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张弘顼系工银国际资深经济学家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备受市场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开放的力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这些积极的举措受到外界广泛好评。此外,报告还提出,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

近日,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外资企业会密切关注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动向,包括减少外资准入限制的领域和措施。

在程实看来,受全球经济形势、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以及中国政策环境的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跨国企业和产业链巨头对中国市场的态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尽管如此,“许多跨国公司仍然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和战略地位”。

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1世纪》: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在举行。通常来说,你会重点关注哪些话题和指标?与往年相比,今年有什么格外关注的话题?

程实:全国两会对于研判中国经济形势和洞察中国宏观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全国两会期间会发布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报告,将阐明政府对未来一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政策取向。例如,年度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对分析中国经济走向、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全国两会也是政府宣布重大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的重要时机,或将涉及税制、金融、社会保障、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而且也将会讨论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民生的措施,如医疗保健、教育、就业、住房和环境保护等。

通常来说,我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话题和指标:一是GDP增长目标。这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预期的重要指标。二是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目标和解决就业难的措施,特别是青年就业情况。三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预算安排、税收政策、货币供应量的调整等。四是重点行业和技术发展。特别是对于新能源、人工智能、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五是环保和气候变化。环保目标、绿色发展和碳中和承诺的具体措施。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特别关注的话题有以下几个: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和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减少对外部关键技术的依赖,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借助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中国经济可以实现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并朝着更加创新、高效且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目前,中国经济依旧处于复苏阶段,内生动力仍有提高空间,有效需求有待提振。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韧性、潜力以及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稳预期、扩内需、强信心、促发展等一揽子政策继续落地显效,依托于宏微观的持续努力,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将渐进夯实内生增长动能,呈现出“消费为主、投资趋稳、出口恢复”的趋势特征。

从“三驾马车”的角度来看,消费和投资将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而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优化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平衡,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与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消费和投资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将有望实现以内循环合力对冲潜在的外需收缩压力。一方面,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并通过减税、增加公共支出等手段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同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引导和激发有效益的投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确保经济增长的多元驱动。

预计全年分别降息、降准1-2次

《21世纪》:2月20日,央行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维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下调25个基点,创下史上最大的调整幅度。你如何看待这次央行大手笔的降息?为何选在这个时间点?传递出了怎样的信号?有望起到怎样的效果?今年货币政策会否进一步放松?

程实:LPR下调有利于降低企业及个人的融资成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2月的调整意味着长期贷款的利率降低,尤其影响到个人住房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成本,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特别是对房地产市场有一个稳定和刺激的作用。对企业而言,降低融资成本有助于激发中长期投资意愿,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此次调整采取的是非对称降息的策略,即只下调5年期以上LPR而保持1年期LPR不变。这一策略反映了央行在支持经济增长和维持金融稳定之间的平衡之道。一方面,通过降低长期贷款利率,有助于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另一方面,保持短期利率不变有助于保护银行的净息差,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和盈利能力,从而在更长远的视角中支持经济增长。

未来,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以促进经济进一步复苏。综合考虑经济增速目标与内外部形势,在经济内生动能仍有提振空间与货币政策的海外约束减弱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增加,政策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未来还存在一定调整空间。2024年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仍有降息的空间。预计2024年全年分别降息、降准1-2次。

春节消费数据何以超预期?

《21世纪》:今年春季,今年春节长假消费、出行相关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假期消费数据缘何超预期?春节消费数据显示哪些新趋势?这个势头能否延续下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目前,影响消费者信心恢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是否需要更多的政策刺激?

程实: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消费和出行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反映了几个关键因素和趋势,以及对未来消费势头的一些启示。随着经济复苏不断推进,公众出行和消费意愿显著提高。春节假期提供了一个释放这些积压需求的机会。同时,各地政府及商家推出了多元化的优惠政策和促销活动,进一步刺激了消费热情。

春节消费数据显示了一些新趋势:一是线上与线下消费结合。虽然线下消费明显回暖,但在线购物和线上服务(如线上旅游预订、电影票购买)仍然受到欢迎,显示了一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模式。二是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文化体验和旅游消费成为春节期间的热点,反映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体验的追求。三是地方特色和乡村旅游。地方特色商品和乡村旅游成为消费新亮点,说明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差异化产品的需求在增加。

经济增长前景和就业市场的稳定性是消费者信心的关键,居民收入增长与否直接影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春节期间消费和出行数据的超预期反映了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为了维持这一势头,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施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增强消费者信心,并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为了确保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特别是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支持直接刺激措施,以及鼓励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长期措施。政策细化和定向支持,针对不同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的定制化政策,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消费持续增长。

预计全年CPI同比增加1.5%

《21世纪》:你如何判断今年中国物价的走势?全年CPI和PPI分别在多少?如何解释当前的低通胀?是疫情后的暂时现象,还是反映了一些长期的变化?应该采取哪些政策来应对?

程实:我们判断,今年中国物价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预计全年CPI同比增加1.5%,PPI同比增加0.5%。当前低通胀问题的关键仍旧是总需求相对偏弱,所以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合力点需要持续聚焦于营造适宜的消费环境、提振市场信心、增强政策发力,最终实现有效恢复和扩大内需。只要总需求持续恢复、经济稳步增长,通缩风险就会随之缓释。

我认为今年的政策将一方面立足于“宽财政”,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维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显著增强,预计2024年积极财政有望加力显效,财政赤字率或将继续扩大,从而释放财政政策弹性,进一步打开财政空间,维护经济稳定。另一方面立足于“稳货币”,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维“稳”、精准发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强化货币政策对于通胀目标、汇率目标以及经济增长目标等的预期引导,从预期入手,或者参考欧美央行的通胀目标制或价格目标制,强化货币政策对通胀目标的指引,将有利于长期实现较稳定的通胀环境。

中国具有吸引外资的强大潜力

《21世纪》:德国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投资比重升至10.3%,2014年以来首次超过10%。在新的经贸形势下,中国能否继续成为吸引外资的热土?对外资而言,中国的吸引力何在?

程实:尽管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凭借其市场潜力、政策环境、产业升级、完善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外资的潜力。然而,要持续吸引和利用外资,中国也需要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反映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持续吸引力。即使在新的经贸形势下,中国仍有望继续成为吸引外资的热土,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随着中产阶级的快速增长,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会。

其次,政策支持和市场开放。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更广泛的市场开放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投资。包括降低外资准入限制、扩大自贸试验区、建立更透明的法规体系和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等。

再者,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新能源、高科技、生物科技、信息技术和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新的投资领域。这些领域往往是政府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盈利前景。

再次,供应链完整和基础设施先进。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和制造体系,以及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物流系统。这为外资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生产和运营条件,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效率。

最后,人力资源丰富。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日益提升的劳动力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相对于技能水平的合理性,为外资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此外,区域经济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协定,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些合作提高了中国与其他亚洲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连通性,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

跨国企业和产业链巨头密切关注全国两会

《21世纪》:跨国企业、产业链巨头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年全国两会上,哪些话题可能是外企关注的重点?新年伊始,中国多地就在吸引外资上掀起一波激烈比拼。你怎么看各地政府为吸引外资出台的政策,对此有何建议?

程实:跨国企业和产业链巨头对中国市场的态度近年来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形势、中美贸易摩擦、疫情影响以及中国政策环境的变化等。尽管面临挑战,许多跨国公司仍然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和战略地位。

今年全国两会上,跨国企业和产业链巨头可能关注以下话题:一是政策环境和市场准入。外资企业会密切关注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动向,包括减少外资准入限制的领域和措施。二是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将是外资企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高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三是财税激励和支持政策。财税优惠政策,特别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活动的支持措施,是吸引外资重点关注的内容。四是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政策。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相关政策和目标,比如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将受到企业的关注。

各地政府为吸引外资推出的激烈政策比拼,反映了中国继续开放市场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这些政策通常包括提供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供资金支持和人才引进等措施。如精准定位与差异化发展。各地应根据自身产业特色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的招商引资策略,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简化行政程序,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政策。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为外资企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持。持续改进开放环境。不仅要吸引外资进入,还要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外资企业在华长期发展。

股市筑底反弹的走势已经形成

《21世纪》:春节之后,A股市场暖意频传,而在春节假期期间,港股市场同样表现亮眼。你对今年A股和H股的前景有怎样的判断?

程实:短期来看,A股及港股在连续上涨之后,存在一定调整需求,但整体筑底反弹的走势已经形成,调整的时间及幅度相对有限。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在目前较低的市场预期下,会有更多机会产生超预期的结构性机会,带动A股及港股在波动中继续反弹,进一步增加反弹斜率。投资者在上涨之后的回调可积极买入。

全年来看,目前中国股市的主要矛盾,似乎不是在全球流动性,而是在中国经济。但随着下半年海外有机会进入实质性降息,中国经济的短期压力也会大大下降。一旦走出周期性的因素,中国经济结构性的因素将有更多的时间来应对,经济稳增长政策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经济底线更加牢固。A股及港股全年或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人民币国际化拥有三重优势,金砖扩员带来利好

《21世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月22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报告称,2024年1月,按价值计算,人民币仍以4.51%的份额位居全球支付最活跃货币的第四位。你怎么看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和机遇?人民币是否有望取代美元成为主要的贸易结算货币?金砖组织扩员是否有利于加快这一进程?

程实: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报告,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地位已经显著提升,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积极信号。尽管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从金融市场开放度、资本项目可兑换、法律和监管框架完善等方面的挑战,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扩大以及国际金融合作的深化,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是乐观的,但这一过程将充满挑战,需要时间和持续努力。

从机遇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拥有三重优势。一是贸易和投资驱动的机会优势。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更多的国际交易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减少汇率风险,提高交易效率。二是金融市场的开放优势。中国逐步放宽对外国投资者的资本市场准入限制,吸引外资参与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投资,增加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三是国际合作的战略优势。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互换协议,中国加强了人民币的国际流通能力,提升了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进展,但要成为如美元一样的全球“硬通货”仍有距离。

关于金砖组织扩员,我们认为,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及其扩员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积极影响。扩员有助于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增加成员国之间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和投资的可能性。通过加强这种多边合作框架,可以提升人民币在成员国乃至更广泛地区的使用率,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本文标签: 程实  外资  金融  明朝  跨国企业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