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智商和能力都还不错的孩子,成绩却不太好,可能有很多原因。
但是对现代很多城市中产家庭的孩子来说(设定很多条件,就是为了把问题说的更明白,避免拿极端情况来说事儿),最终多半都会归结到一点上,那就是孩子的学习意愿不足,也就是内驱力不够。
我们做为家长,应该都见过孩子上课睡大觉,或者打游戏,甚至就是什么都不做只发呆的情况。
或者也听过很多例子,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课,请了很贵的一对一,但是就是不见效果。
但凡我们关注一点孩子的学习,基本都能明白,只要孩子自己本身没有学习动力,你花多少钱投入多少资源都没用。
所以,本质上来说,激发孩子的学习意愿应该是关于学习(是学习而不是教育哈,教育的范围更大)的终极话题。
因为是终极话题,所以解决的难度也就特别大。
我们家长群里隔三岔五就会有家长来问,要怎么激发孩子斗志,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而且你会发现,即便有人明确地告诉了你操作方法,你依然会经常感到无处下手,不知道怎么办。
或者,也按照步骤操作了一番,但发现作用有限。
关于内驱力的培养,有很多微观上的操作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正反馈机制,如何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来帮助孩子调整行为习惯,并逐渐养成内驱力等等。
即便同一套方法,针对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孩子特点,能够达到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样。
所以,如果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家长就意识到了培养内驱力的重要性,这些方法是没问题的。
但是,当孩子已经长大了,尤其是很多家长到了孩子青春期比较难以管教的时候,才发现大部分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内驱力不足,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都不好用了,这时候家长们该怎么办?
学校家长会一般会告诉我们,少说话多做饭,但是其实家长会也会说,初中阶段的孩子也不能完全放手,So,我们到底该执行哪一条?
我看到的现实案例都是没得办。
家长想更进一步,必然导致亲子关系失控,家里鸡飞狗跳,甚至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
这个寒假,有多少家长看不得孩子的懒散,被气得大街上暴走?
而眼睁睁看着孩子掉到坑里,也不是家长们能做出来的事儿,他们必然忍不住要出手。
所以,最终,家长们选择了改变自己。
要么给自己疯狂灌鸡汤,比如自己家的这个苹果就是晚熟,晚熟怎么啦,晚熟的苹果还更甜呢。
要么选择滚远点,眼不见心不烦,人各有命富贵在天,孩子有孩子的命,我只需要保住自己的老命。
这么一说,你看,就还是没有办法是不是?
做为一个实践派的家长,我不喜欢假装自己懂很多理论,把事情说的云里雾里,以彰显自己的神秘莫测,咱就说点实际的。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思考,我觉得内驱力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而什么样的生活算得上更好,每个人的定义不同。
有的人觉得天天打游戏就挺好,有的人觉得买双限量版球鞋就是好,还有的人觉得能够出去玩就算好。
关键是,小孩子能够理解的这些“好”,家长们都帮他们实现了。
有的是本身生活条件就那么好,导致孩子无欲无求,有的是生活没那么好,家长也要努力去做到显得那么好,孩子被保护的太好了。
昨天看到一个知乎问答,家里很穷是什么感觉?
一个从小和爷爷奶奶伯父一家以及父母住在同一套平房里的北京土著回答,家里一直很穷,但是他对此无感。
因为即便很穷,他考了好成绩需要一双很贵的球鞋的时候,父亲也会给他买,他是长大以后才知道父亲是借钱给他买的。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已经这么做了,尽己所能满足孩子所需。等到我们做了父母,条件更好了,家长们也更愿意为孩子尽力了。
不说别的,就连给孩子的人生托底这么大的工程都成为常态了。
什么给毕业不工作的孩子攒两套房,将来让他收房租呀,什么按月给他们发工资呀,哈哈哈,换我我也不去工作,工作还要看别人脸色呢,自己家的钱多好拿呀。
所以,对于到底什么才算更好的生活的理解是个关键,孩子需要有自己的定义。
如果孩子在父母身边就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好了,他必然没有上进动力。
如果他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更大的能量,不仅自己过上好生活,还能让很多人过上好生活,那种成就感会让自己感觉更好,他才有可能去为之努力。
但是,我们大部分中产家长,人到中年,自己深知社会险恶,费劲巴力得来的中产位置,一次失业一场大病就会烟消云散。
这种恐惧必然会渗入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法相信生活必然会变得更好,甚至没法相信我们可以保住现有生活,我们怎么给孩子画饼?现在你听了“为中华崛起”读书是什么反应?
不要说创造更多价值带动社会发展这种层次了,就连为个人能够摆脱社会NPC的状况,获得更自由一点的人生都几无可能,你说咱怎么让孩子相信除了物质丰富一点,精神上能够更富足,甚至还能追求更大的人生成就?
相信很重要,如果我们自己不相信,那我们也没法骗孩子相信。
所以,我们最终还是选择少说话多做饭,等着苹果自己长熟更好。
当然,苹果长成啥样,先天基因已经注定,后天注入的营养可以让它变大一点,但并不必然会让它更甜,甜不甜的靠机缘。
如果硬要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也有一条路,就是丰富人生经历。
经历多了眼界就开了,眼界开了,孩子自己就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只是这没法为疯狂内卷、急于出成绩的家长们所用。
而且有时还会弄巧成拙,比如王思聪上学的时候,他父母告诉他家庭条件一般,他在英国留学时过的比较穷酸,看上一个女孩,因为“穷”没有追上。
结果他后来发现自己是个富二代,感情观却变了,天天找网红小姐姐游戏人生。王健林不是也没辙?
所以,想来想去,具体操作方法上可以尽力,但是源头上分析,也能明白,为啥现在的小孩儿普遍缺乏内驱力。
人家生在了好时代,有时代红利,有父母庇佑,而且这是一个无限宠娃的时代,不管孩子有什么问题,家长们都要先问问自己有没有问题。
现在的孩子不仅不必为了全家人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而去头悬梁锥刺股,甚至拿命去搏一个出路,他们也不需要太费力就能得到很多超出预期的东西。
然而,这却违反了人类成长规律,导致现在的人越来越脆弱了,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所以,整体而言,我们大概的选择就是消停吧,孩儿大不由娘,孩子啥样随他去,自己先管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