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转手睿蓝股权,换电模式还能跑通吗?

时事新闻2024-02-23 23:58:02无忧百科

吉利汽车转手睿蓝股权,换电模式还能跑通吗?


(文/潘昱辰 编辑/张广凯)2月20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披露公告称,该公司的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与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吉利启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吉利启征)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吉利启征以人民币5.04亿元的价格购买浙江吉润所持有的重庆睿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睿蓝汽车)45%的股权。

出售完成后,睿蓝汽车将由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力帆科技)及吉利启征分别持股55%及45%。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将不再拥有睿蓝汽车任何股权,且预计通过此次出售获得约1.17亿元的收益。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还表示,交易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作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将大部分资源集中投放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增长及出售换电业务,可提升集团的竞争力。

同日,睿蓝汽车的另一大股东力帆科技也披露公告称,子公司睿蓝汽车的少数股东吉润汽车,将其持有的睿蓝汽车45%股权转让给其关联方吉利启征。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转让睿蓝股权的行为引起了外部舆论的热议。对此,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则通过微博回应称,这只是吉利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将睿蓝汽车股份转让给了吉利汽车集团(非上市公司),吉利将继续与力帆一道支持睿蓝发展,并加大在换电领域的布局和投入。


实际上,吉利启征为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因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转让睿蓝股权的行为,被视作集团内部“左手倒右手”的一种体现。

不过对于吉利汽车而言,睿蓝汽车近年来由于业绩不佳,在吉利汽车内部的地位也变得颇为微妙。

天眼查数据显示,睿蓝汽车由力帆科技和宁波吉利汽车实业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成立。双方股东各自出资3亿元,当时的持股比例为50%:50%。

2023年6月,睿蓝汽车再获股东方增资8.5亿元,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14.5亿元。另一股东则由宁波吉利变为浙江吉润,力帆系与吉利系对睿蓝汽车的持股比例变为55%:45%。

睿蓝汽车在创立之初定位为换电汽车品牌,推出的换电车型以面向B端网约车为主,如枫叶80V、枫叶60S等车型。按照官方的规划,睿蓝计划到2025年建设超过5000座极速换电站、覆盖100个以上核心城市。

2023年起,睿蓝汽车开始将业务拓展到C端市场,先后推出睿蓝9、睿蓝7等紧凑型SUV车型,售价区间在10万-20万元之间。

然而,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加之近一两年来汽车价格战对市场的不断颠覆,睿蓝汽车所处的B端网约车及10万-20万元C端主流消费市场赛道极为拥挤,而睿蓝汽车自身影响力不及一线品牌。从中突围难度不言而喻。

此外,尽管获得中国头部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的投资,但由于吉利内部品牌林立,与睿蓝汽车定位有重合者,如吉利、几何、银河等品牌、系列颇多。睿蓝汽车作为合资公司,也未能从吉利处获得主力推动的大量资源。

根据吉利汽车发布的数据,尽管同年有睿蓝9、睿蓝7等新车型上市,但2023年睿蓝汽车累计销量不增反降,仅3.8万辆,同比下降32%,是吉利汽车旗下唯一同期销量下滑的品牌。


睿蓝7

而在吉利汽车披露的2024年1月销量数据中,睿蓝汽车的具体数据已不再被单列。

销量的持续低迷,也使得睿蓝汽车的业绩出现大幅度滑坡。根据吉利汽车和力帆科技披露的财务数据,睿蓝汽车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34.83亿元,同比下降40.35%;净亏损高达6.22亿元,而上年同期尚且盈利1558.84万元。

实际上,睿蓝汽车的多数股东力帆科技业绩表现同样不佳。据力帆科技此前披露的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67亿元左右,同比减少23%左右;净利润为2300万元左右,同比减少85%左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则净亏损6100万元左右,而上年同期扣非仍有6113万元的净利润。

对于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力帆科技直言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销量不达预期,从而影响当期收入及利润。

而对于子公司睿蓝汽车的前景,力帆科技曾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作为新生品牌,睿蓝汽车在C端市场品牌推广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且可选车型较少,并未采取大幅降价手段充分参与价格竞争,承受较大压力,同时B端新能源市场的萎靡不振,也导致睿蓝汽车整体销量受到较大影响。

对于该品牌的未来规划,力帆科技方面表示将在2024年加快拓展国内及海外渠道,积极优化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睿蓝品牌产品矩阵,多线并行全维度打造睿蓝品牌,促进未来销售。

吉利汽车也在公告中表示,目前睿蓝汽车的换电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预期主要资源及持续的资金投资将用于发展换电生态及相关基础建设。

因而国联证券研报认为,本次交易完成后睿蓝汽车将从上市公司体系中剥离,有助于上市公司业绩进一步提升。

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则认为,吉利汽车对睿蓝汽车的换手行为,可能是将这一亏损业务最终出售的前兆。“作为上市公司,吉利汽车直接将睿蓝汽车出售可能较为困难。”张翔称,但如果将业务先转手给同集团另一家体量较小的公司,再将业务在合适的时机出售便会容易一些,“毕竟把这块业绩放在上市公司财报上不太好看。”

而睿蓝汽车的现实处境,也令外界对吉利汽车如何跑通换电业务议论纷纷。

但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看来,换电模式是新能源汽车重要补能方式之一,它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行业各方携手、共同推进。吉利易易换电在全国多个城市的运营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继续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正持续发布政策,鼓励并规范换电模式的发展:

2021年4月,工信部等部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同年10月《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加强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持续推动换电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公共领域车辆换电模式试点,支持城市公交场站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加快推进换电站建设。

因此杨学良也称,换电赛道的创新合作空间还很大,吉利一定会成为头部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接手睿蓝汽车的吉利汽车子公司吉利启征,同时也是是吉利换电生态公司——易易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


易易互联换电站

天眼查数据显示,易易互联成立于2016年,是吉利启征的全资子公司。其主要服务于营运车换电市场,目前在国内等30多个城市布局和运营超过300座换电站。其服务对象包括曹操60、枫叶80v、枫叶60s、睿蓝9、睿蓝7、英伦TX5等“吉利系”可换电车型,售价为10万元级。

但易易互联也曾表示,未来将有更多的汽车品牌加入易易互联换电体系。根据规划,易易互联未来3年将在全国运营换电站2000座,即平均一年要新增超过560座换电站。

因而有观点认为,将睿蓝汽车与易易互联置于同一非上市公司下,既能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对吉利汽车换电业务而言也是一种新的整合。

并且,吉利汽车换电业务的载体并非只有睿蓝汽车一家。

2023年11月29日,吉利控股集团与蔚来汽车签署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通过“共投、共建、共享、共运营”模式,打造私家车和营运车两大换电标准体系,加速推动车端、站端、电池端、运营端连通协同,扩大换电网络规模,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服务;双方还将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换电运营管理体系,合作研发适配双方换电体系的换电乘用车。


2023年11月,吉利控股与蔚来达成换电战略合作

与面向B端为主的易易互联不同,蔚来是国内最大的面向私家车用户的换电站建设运营商。截至目前,蔚来在全国建设的换电站数量已超过2200座。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换电站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蔚来在国内换电站布局总量高居第一,是第二名奥动新能源的3.3倍,而易易互联仅位列第三。

因而在扩大换电站规模,实现三年2000座换电站的大目标上,蔚来的经验对吉利换电业务是可观的助力。

不过,其所服务蔚来品牌车型平均售价均在30万元以上,与易易互联所服务的睿蓝为主的吉利系车型,在定位上有较大差距。

此外,吉利汽车与蔚来的业务合作至今尚未取得实质的进展,因而也暂未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在签订协议当日港股收盘,吉利汽车与蔚来的股价均出现超过1.5%的下跌。

因此,吉利汽车的换电业务今后将通过睿蓝、蔚来和易易互联擦出怎样的火花,睿蓝是继续成为吉利汽车换电业务发展壮大的一部分,还是如张翔所言被吉利汽车最终出售,一切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