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苹果公司发布最新一季财报,披露了2023年四季度的业绩数据,总体来说,苹果公司录得正向增长。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北美、欧洲乃至三星的"老家"韩国,均取得良好表现的同时,其长期看重的大中华区收入却有所下滑。
专家观点指出,苹果之所以唯独在华"折戟",除了老生常谈的国产品牌瓜分高端市场外,相比其他地区,苹果的出货渠道也略显单薄,若想扭转现状,不仅需要继续提升产品力,在经营管理上也要因地制宜。
在华"折戟"
据苹果披露数据显示,其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195.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171.54亿美元增长2%,运营利润为403.7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60.16亿美元增长12.1%;净利339.1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00亿美元增长13%。
然而,苹果在大中华区的"折戟"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此前华尔街一众分析师预测,该部分收入约为235亿美元,但实际上,其间苹果来自大中华区的收入为208.1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39亿美元下跌12.9%,对于下滑原因,苹果首席财务官直言,"中国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在业内观点看来,竞争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高端市场格局变化,另一个是AI端侧大模型带来的颠覆。从品牌格局看,2023年下半年,不仅有华为Mate 60问世,小米14 Pro也抢走了苹果在高端市场的部分份额,而荣耀等品牌凭借近年来在折叠屏上的发力,也成了售价800美元以上手机中的有力竞争者。
AI带来的颠覆则更加鲜明,在一众国产品牌你追我赶之时,苹果在AI上的更新,最快也要在今年年中亮相。对此,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手机端侧大模型在应用方面仍存在局限,而且在云端大模型方兴未艾之际,第三方App即便满足了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削弱了端侧大模型的光环。不过从品牌形象上讲,当端侧大模型成为必备,在AI上缺席的手机,也自然会在消费者心中减分。
专家认为,苹果手机的高昂售价、大规模销售额的背后,是以其品牌形象做支撑,如果在技术指标上逊色于国产品牌,其高价策略自然难以维持,虽然现在苹果也为iPhone分化出不同产品条件,但无论是高端、平价产品,相比目前的安卓手机均体现不出性价比优势。
有待因地制宜
在专家观点看来,如果仅把苹果在中国的折戟归结于国产品牌蚕食,仍有失偏颇。纵观2023年世界手机品牌格局,三星、苹果两家难分轩轾,但是在三星的老家韩国,iPhone的销售势头依旧良好。
从数据上来看,据市场追踪机构Atlas Research and Consulting统计,自去年10月13日iPhone 15系列在韩国正式发售之后,首月销量较上年iPhone 14系列同期增长了41.9%。 其中,iPhone 15基本款的销量更是翻了一番多,而iPhone 15 Pro Max的销量也增长了42.3%。
除此之外,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苹果均取得正向增长,苹果最大市场美洲地区收入504.3亿美元,同比增长2.3%,环比增近26%;第二大市场欧洲的收入304亿美元,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35%;日本收入7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41%。业内专家指出,苹果在不同市场表现的差异,不仅取决于产品受欢迎程度,更在于经营的方式与渠道。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分析认为,在北美、日本等市场,苹果和当地通信运营商的合作非常深,其在韩国的增长,也有赖于运营商给出更多的优惠。具体而言,运营商会搭配通话套餐销售iPhone,并提供诸如分期付款、每月保底消费享受购机折扣等优惠,尤其从iPhone 14开始,苹果逐渐用eSIM取代SIM卡,即将传统SIM卡嵌入到手机芯片上,这样一来,苹果与运营商之间的捆绑便更加紧密。
运营商的存在,无疑为苹果在实体店、经销商之外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但在中国市场,由于消费习惯、安全性以及法律法规等原因, iPhone难以和经销商配合无间地捆绑出货。
专家观点指出,苹果在大中华区的经营,尤其是iPhone的销售,还没有完全做到因地制宜,例如苹果与电商平台的合作还可以更深入,从而使其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在市场分化的情况下,苹果的经营渠道也有必要变得更加灵活、细化。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