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味的“支教”?城里孩子花1万多旅游支教,果然钱帛动人心

时事新闻2024-01-25 14:31:28无忧百科

变了味的“支教”?城里孩子花1万多旅游支教,果然钱帛动人心

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而家长们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期望能够让学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和思维,甚至还衍生出了“鸡娃”心态,并让“内卷化”愈演愈烈。

老一辈的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主打的就是一个“无私奉献”,宁可自己苦一点,也要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而现代家长们接受着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砸锅卖铁也要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从近几年各地兴起的游学团、研学活动等,也能够看出,家长已经不满足于让学生上培训班、补课班了,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研学,旨在让学生以旅游的方式,更好的增长见识、扩宽眼界和格局,并提升综合素质等。



而这也给了部分机构可乘之机,打着“公益支教”的幌子,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短期的旅游服务,但当支教掺杂了商业化,变成一种“生意”,甚至被部分人当成“捷径”,变了味的“支教”还有意义吗?

变了味的“支教”?城里孩子花1万多旅游支教,果然钱帛动人心!

旅游,对很多家庭都并不陌生,即使没有时间出国游,但周边游也很常见,尤其是趁着学生们的假期,不少家长都抽出时间,特意陪学生来一场短期旅游,还有部分家长为学生报名研学团,或打着“支教”名义的旅游团等。



只不过,这些旅游团的报价可不低,行程多数在7天左右,但报名费却高达1万多元,地点涵盖国内落后山区、孤儿院等,比如公益助学、保护动物等,或是国外热门度假地区,比如泰国、巴厘岛等等。

只不过,城里孩子花1万多去旅游支教,到山区玩几天,回来便能够获得“参加公益支教”的好名声,还能够为自身简历加分,若是出国的话还能够“镀金”,并申请国外的学校等。



但这不就是作秀吗?打着义务的名头,本质却是一场生意,也难怪会被称为是变了味的“支教”了,而且对山区里的孩子,又有什么意义和好处呢?

他们不过把支教当成一场游玩、旅游,嘻嘻哈哈的来待上几天,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徒留下“一地鸡毛”,而站在山区孩子的角度,连人还没认熟呢,又谈何去认真听课,学习知识呢?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机构会为学生提供相关证书,罗列诸多的“好处”,言外之意便是学生通过支教活动能够为将来的升学、留学等,获得更高的履历“含金量”等,但是否真的有含金量,却是不可考证的,也是存疑的。

虽说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但当支教变成一种“生意”,也让人忍不住感慨:果然钱帛动人心呀!培训机构明明可以光明正大的挣钱,但却把好好的公益支教变成“生意”,也属实是很离谱了!



关键是还有很多家长“买账”,虽说家长们的初心和本意是好的,但若是遇上不良机构的话,那难免也会出现“花钱买罪受”的情况,说不定还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自己领着孩子去旅游,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呢!

支教旅行是否有意义?家长需擦亮双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诸多家长对学生的美好期盼,而旅游的意义自然不用多说,支教旅行也是有意义的,但前提是找到靠谱的研学机构,才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支教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将其当成“儿戏”。



家长还需保持清醒,别被机构的三言两语所混淆了思维,而当花着大价钱却毫无收获,那学生的体验感也会很差,说不定还会心生抵触、厌烦等。

而且家长还需做到“货比三家”,尽量选择更有意义的支教旅行,而不是急功近利,或是想要“走捷径”等,那多数也会“踩坑”。



家长还需为学生树立更正确的三观与思维,理解支教活动的真正含义,并从中获得更深刻的道理和体验,可别只是“走过场”。

写在最后: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很丰富,但偏远山区的教育资源却很匮乏,虽说部分机构的支教活动,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但归根究底,支教不是“生意”,可别让教育沾染上了“铜臭味”!



记得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