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结束。据教育部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同2015年到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从164.9万人上涨到474万人相比,报名人数连涨8年后首降。即便如此,今年参加统考的考研学子仍身处激烈的竞争。
相比此时煎熬等待初试成绩和准备复试的考研人来说,已有部分同学提前获得了名牌大学的“通行证”。当下,接收推免生成为各大高校招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推免比例不断提高,保研生进入名校深造的机会越来越大。
作为国内的顶尖学府,进入北京大学深造是众多考研人的奋斗目标。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校本部发布了2024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其中包括硕士1921人,直博生1566人。软科(ID:zuihaodaxue)基于北京大学2021年至2024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不包含北京大学医学部),对北大推免生源的毕业院校进行了统计。
北大生源仓
2021-2024年,北大校本部拟接收来自211所高校的12532名推免生,其中约98%来自“双一流”大学,北大本校生占38%左右。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推免生较多,4年总计人数超200人。
4年中,约2%的推免生来自83所非“双一流”高校,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3人、西南政法大学21人、华东政法大学16人、深圳大学14人、北京语言大学13人脱颖而出,上岸北大。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具有推免权的高校需具备一定的资质条件:即教学质量优秀;具有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或具有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且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连续15年(体育、艺术院校连续6年)以上等。从北大推免生源的毕业院校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一窥这些高校的学科实力和教学质量。
武汉大学一直走在中国本科教育改革前列,8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强基计划”专业、11个“拔尖计划”2.0基地、11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构建起武大 一流本科教学体系。高水平师资全员参与本科教学,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达100%。测绘学科“6位院士20年同上一门课”成为本科教育的优秀范例。
在办专业100%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入学中山大学,随手选个专业就是一流。近年来,中山大学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新举措: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不断完善辅修和转专业机制、积极探索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鼓励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风气逐渐浓厚!
本科教育教学一直是南开大学的靓丽名片。学校推行“8+4+X”(8个伯苓班+4个定制双学位班+X个新工科、新文科人才培养平台)入校“零门槛”的二次选拔机制,打造宽松灵活、特色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据统计,已有毕业生的伯苓班中,学生深造率接近百分之百,是南开大学本科生培养的标杆平台。
毕业生获“未来科学大奖”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一、本科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人数列全国高校前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多项荣誉“加身”的背后,反映出山东大学本科教育的扎实程度。
作为新中国最早的法学院校之一,西南政法大学走在法学人才培养前列。改革开放初期,西政便创造性地开发出双师同堂解析疑难案例教学法;2022年,“中华法文化传播教育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彰显西政课堂的魅力与华彩;到2023年,西政共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法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位列全国政法院校第一。
深圳大学建校以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深圳历史上首位引进院士、首位本土院士、首位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首位国家社科基金获得者出自深大,自主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数超过引进人数,彰显深圳大学人才培养实力。
“光鲜”背后的不易
考研不易,成为推免生更要经过一场“硬仗”。被北大接收者无疑凤毛麟角,其背后的努力与积淀的实力更是令人钦佩。
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檀江瑶,将导师送给自己的一句话牢记心中——“走自己的路,少空谈,多做事”,而这也是她大学时光的真实写照。课上认真做笔记,课后及时整理;专业实验课开始前,预习操作流程;实验课程后,根据结果查阅文献多加思考分析。考前一个月执行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拿到了综测、智育双第一的成绩;根据学术计划积极参加相关学术竞赛,认真完成科研实验。一步步打牢基础、积累经验,为推免之路夯实基础。
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20级物理学专业的郑新,将北大这个看似遥远的目标,化作四年间每一天的努力与定期规划。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一等奖、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赛三等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微波尿检仪的设计和制作》、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区发表一篇论文(影响因子7.4),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自强之星奖学金1次、校级一等奖学金4次,二等奖学金1次和多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的背后,是她早上六点半按时起床的闹钟,是每节课准时出现在第一排的身影,是对求知的渴望和默默自学的努力......当谈到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时,郑新表示:“请你无论路上有多艰辛,也一定要坚持下去。”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在考研这条路上,有的同学通过前期积累,成为了通往研究生独木桥上提前出圈的保研人,而有的同学,加入到统考大战,晨曦未至而起,日暮深沉不眠,日复一日在书桌的方寸之地孤独作战。但无论如何选择,成硕之路唯有脚踏实地,方能拨云见日。预祝每一位考研人都能成功上岸!
来源:软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