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则信息,讲的是北师大研究团队的研究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和37万初中教师过剩。也就是说,十一年后,全国范围内会“富余”约187万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
1)
“未来将有180余万中小学教师过剩”,这样大的“过剩规模”,给人们以巨大的心理冲击力,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资料显示,近二十年来,全国新生儿数量最多的两年是2016年和2017年,这两年新生人口数量均在1700万以上。而后新生儿数量就越来越少,到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总数下降到1062万人;2022年,全国新生儿总数跌破千万大关,仅为956万人,只有高峰期人数的一半左右;预计2023年全年新生儿总人数在800万到900万之间,继续创新低。
新生儿人数下降了,适龄学生人数就会下降。以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为例,全国会在2024年达到高峰,之后会呈现加速下降趋势。
了解基础教育体系的人都知道,中小学教师编制是根据学生人数来核定的,高中教职工人数与学生比例为1:12.5;初中教职工人数与学生比例为1:13.5;小学教职工人数与学生比例为1:19。倘若学生人数下降,教师编制数量就会同比例减少,所以教师就过剩了。
不过,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小学教师就过剩180余万,这是很多人根本想不到的。180多万在职教师过剩,就意味着180多万教师将不得不离开一线教学岗位。当然,我们可以适时启动“小班制”教学,把原本有四十到五十位学生的班级数缩减至二十到三十人,这样就能让“富余”的教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可是,地方财政会因此承受很大的压力,因此各地能不能下定决心,是存在很大变数的。
2)
如果从2025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开始下滑;那最迟从2028年开始,高中阶段学生人数就会同步下滑;从2031年开始,高校学生人数也会越来越少。于是,中小学教师的过剩就会演变为整个教师群体的“系统性过剩”,部分高校教师也将会面临“无生可教”的局面。
简而言之,只要不实行“小班制”,未来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会存在“教师过剩”的现象。那么,“过剩”的教师该如何安置呢?
可能有人会说,应该实行“教师退出机制”,清退“过剩”的教师,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地方的财政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的活力。因为“清退”意味着“竞争”,相关部门肯定会拟定一个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一线教师才会被清退。
但问题是,教师的工作很难被量化,我们又不能完全以成绩论英雄,这种情况下清退“过剩”的教师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况且,公办学校在职教师是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只要没有消极怠工,没有违法乱纪,就没办法给“清退”,只能给予转岗。
鉴于此,又有人提出“取消教师编制”了。他们认为取消了教师编制,教师就可以跟私企员工一样,“自由进出”了。
确实,没有编制的束缚,学校就可以根据学生人数的变化调整教师岗位数量,教师不够就面向社会招聘,教师过剩了就让一部分教师走人。现在有不少高校,新录教师是没有编制的,这些新录教师跟单位签合同,合同期满,学校需要他们才会继续聘用。
可是中小学不能这样操作,公办中小学一旦取消了教师编制,就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并且系统内的优秀人才也会流失。于是教师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由此导致基础教育水平下降。
现在有许多名校毕业生愿意加盟中小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编制,岗位稳定”。如果编制没有了,教师岗位不稳定了,那很多人就会去民办学校、培训机构,或者辞职干别的收入较高的工作。
因此,短期内教师编制应该不会被取消。至于“教师过剩”的问题怎么解决,就看相关部门如何智慧地处理了。
今日话题:你觉得未来十年中小学教师会出现严重过剩的现象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王轶老师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