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存量”要“增量”

时事新闻2024-01-06 16:36:01无忧百科

向“存量”要“增量”




海房投资集团位于海淀街道的1处600平方米房屋,根据属地需要,拟用于改造社区养老驿站。海淀置业集团位于八里庄地区定慧西里的一处房屋,按照区域发展要求对业态进行改造提升,用于便民早餐及老年餐桌服务,去年12月改造完成,元旦当天正式营业;位于定慧东里的一处房屋根据实际情况将用于老年餐桌等综合便民服务,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

空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城市提质扩容,工业增产增效,地区稳产增收的命脉和根本。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国资委党委积极统筹区属国企空间资源,向“存量”要“增量”,推动房产要素高效优配,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实现“寸土”生“寸金”。

找准问题

把做法“立起来”

记者了解到,海淀区属国企空间资源包括产业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等,经过多年来的经营积累和发展,空间资源禀赋优势成为区属国有企业的重要特色。如何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为海淀区创造经济效益成为区属国企的一项重要工作。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国资委党委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践行“四下基层”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区属企业空间资源作用发挥情况开展集体调研。首先是“走出去”,向市国资委、朝阳区国资委、西城区国资委等市级部门和兄弟区取经学习、咨询各项政策;其次,区国资委领导班子带队,走访了区规自委海淀分局、区住建委、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等单位,讨论政策,统管、治理、约束等内容;最后,深入区属企业、项目一线等调研15次,进一步研究区属国企以空间资源禀赋、服务区域发展的发力点和落脚点。

调研发现,近年来区属国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中,打造了中关村创业大街、中关村壹号等标志性空间品牌,但区属国企如何围绕我区科技产业发展对空间资源的实际需要,前瞻性地在产业空间整理、归集、提升上发挥作用还不够突出,还不能满足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产业空间需求;虽然在推进空间资源改造升级、城市更新工作,但是一些企业的房产空置率目前仍然较高;另外仍有区属企业还有一些老旧厂区长期处于空置状态,在重新改造利用方面还没有找到突破口……

对此,区国资委党委把找准问题、分析根源、形成解决措施作为当前的关键任务。针对“产业空间现有服务内容与周边社区和商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首先与相关街镇及社区进行对接调研,明确需求业态清单和配套设施用房需求;其次统筹企业空间,做好匹配与调度,优先做好“七有”“五性”用房保障;最后要同步加大对需要引进的新业态的招商力度,对接符合海淀发展定位的,做好同步服务。而针对“产业空间使用条件落后,需要更新改造”的问题,区国资委党委要求区属国企要统筹调研所辖产业空间进驻企业的实际需要,从需求端倒排到规划端,使之符合新业态的实际所需,利于企业的产能扩充和新设备引进、利于办公团队和部门间的高效协同;同步协调设计院所,结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定位,重新规划设计产业空间的动线、空间组合以及内外观感,不断优化空间的使用体验,利于进驻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业务开展。

挖掘存量

让空间资源“活起来”

“智源大厦现已成为重点吸引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创业服务机构及优质科技公司的创新空间。目前,奇绩创坛、红杉中国数字科技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头部创新服务平台均已入驻智源大厦。”据区国资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位于五道口商圈的智源大厦,紧邻北大、清华校区,是海淀智力资源和创新驱动最活跃的核心点位之一,原先只是一处传统商务办公楼宇,其楼内空间和功能划分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新发展的需要。区国资委深入落实海淀区规划发展战略,带领区属国企海淀置业集团从方案论证到设计方案,从成本测算到运营成效,逐一研判、优化布局,拓展智源大厦科技创新空间,提升大厦使用效能和科技服务属性。


“园区管家式服务非常给力,园区内不定期的沙龙、论坛也给我们搭建了企业‘走出去’的平台。”入驻区属国企海国投集团旗下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A区的北京志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说道。据了解,位于北清路附近的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A区原先是一处钢构厂,燕京汽车厂、稻香湖酒店的会议中心等重要建筑的钢架构皆出自这里。随着海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如何转型”成为摆在区国资委与海国投集团面前的重要课题。

“最初的想法是依托周围科技园区密集的优势,做写字楼。”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A区相关人员介绍道,期间,区国资委与海国投集团就产业定位进行了多次调研,发现钢构厂的硬件条件与生物医药器械研发及生物医药实验室的空间需求恰好吻合。一般实验设备要求都是4米以上的空间,尤其是超细实验室、无菌实验室,要求层高必须满足5.4米,钢构厂有足够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空间,同时夹层也可满足办公。


产业定位确定后,区国资委领导班子多次到改造施工现场进行项目调度、安全检查,督导工程及招商进度。据介绍,期间,区国资委通过召开银团交流会,协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取得融资支持,缓解资金压力,有力推动了钢构厂提质增效向“高、精、尖”生物医药产业园升级。

“有了这个老年餐桌,我们吃饭不用愁啦。”家住八里庄街道定慧西里社区的居民高兴地说道。记者了解到,八里庄街道定慧西里社区是一个现有居民2900余户的老小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2000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做饭难”“吃饭难”已成为困扰他们日常生活的难题。“在一次沟通会上,我们了解到该社区的用房需求后,积极组织相关企业查阅分析空间资源台账,发现海淀置业集团在社区附近恰好有所属商业空间。”区国资委产权科副科长王晓莹表示,“我们第一时间与海淀置业集团进行沟通确认并指导落实。经过多次对接协调,最终确定将一处面积153平米的餐饮用房腾出提供给定慧西里社区,改建为老年餐桌,同时新增便民早餐项目,用于填补社区服务缺口。”

除了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A区、智源大厦等,在海淀,空间资源高效利用的事例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是,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助推海淀国有资产创收创优。截至目前,区属国企空间资源共引入科技型企业211家,其中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7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解决功能用房35处,其中社区及卫生服务用房9处、便民服务用房23处,有效增加了民生领域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了企业内外部资源协同共享……这些成果的获得,离不开区国资委与区属国企推动房产要素高效优配。

创新机制

将服务“提起来”

记者了解到,为了盘活低效房产,实现区属国企房产的高效利用,区国资委在系统梳理分析区属国企空间资源家底的基础上,还积极研究出台了“企地区管”相关工作方案和办法,包括研究制定了《海淀区“企地区管”工作办法(试行)》《海淀区“企地区管”联审工作方案(试行)》《海淀区区属国有企业土地房产出租管理办法》等。此外,还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形成了“企地区管”联审机制。


“我们的‘企地区管’,主要是强化对土地房产用途的统筹管理。强调用途和业态应当符合海淀分区规划和街区指引要求,有利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支撑创新发展,有利于补齐区域功能短板和民生短板。”区国资委产权科科长黄依彦介绍称,对于用途为商业网点或社区配套的房产,区国资委要求出租时应当考虑为周边社区提供“七有”“五性”服务,如托幼、义务教育、社区卫生服务、养老服务、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育场地等服务;对于符合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发展定位的空间资源,强化对区属国企的引导管理,突出不同区域、不同楼宇的产业功能定位。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区级联审专班共受理区属国有企业租赁合同767件次,其中审核通过624件次。“对于未通过审核的租赁事项,我们联审专班会进行企业“点对点”指导,召开“企地区管”相关工作协调沟通会,帮助企业协调、完善租赁管理事项。”黄依彦表示,通过联审管理,提升了区属国企房产管理的合规化水平,加强了对区属企业所持空间资源的统筹利用,联审通过的租赁合同主要服务于产业发展服务和民生补链等功能。可以说,“企地区管”制度的严格执行,堵塞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监管漏洞,提升了资产效益,防范了经营风险和廉政风险等。

此外,在“企地区管”工作机制的加持下,海淀区属国企利用空间资源,也在积极推进高端业态的引进,助力产业聚集效益凸显。区国资委产权科科员丁晗举例道,海淀置业集团在上地区域的住宅房产,优先用于满足周边科技企业人才的住宿需求;海国投集团与上庄镇合作开发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加快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项目,助力构建全产业链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北京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会同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推进优化中关村生物医药园运营模式,着力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生物医药园对区域医药健康产业的辐射和输出能力等。

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圣朋表示,区国资委党委将逐步完善“企地区管”工作机制,建立“每月一报送、每季一例会、急事随时报”的长效沟通机制,对“统、管、用”进行实时跟进,不断夯实对区属国企空间资源的基础管理。同时,加强空间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推进“企地区管”线上系统使用,实现需求配置、审批进程的效率提升。最后,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积极与区规自委海淀分局、区住建委、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等单位对接,及时对空间需求、定位方向进行优化,形成统筹管理合力,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补齐民生短板。

记者:阚丽丽

编辑:张楚佳

本文标签: 国企  存量  增量  中关村  国资委  科学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