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京东等科技企业去年花费近90亿拿地

时事新闻2024-01-06 00:12:33无忧百科

华为、京东等科技企业去年花费近90亿拿地

与多数开发商审慎拿地相比,过去的2023年,互联网大佬们拿地频率依旧不低。

据蓝鲸财经不完全统计,2023年,华为、京东、阿里巴巴等多家科技互联网企业均有拿地动作,拿地金额近9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拿地同时,部分企业搬进自建楼宇办公或因业务调整退租,导致市场化写字楼将"腾出",对市场空置率带来了巨大影响。

以北京为例,据高力国际发布的数据,2021年,头部互联网公司为北京市场带来了147万平方米去化,但在2022至2023年,头部互联网企业累计退租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未来半年内待退面积约23万平方米,几乎将此前所消化的面积全部腾出。

不仅仅是北京,在深圳,前海总部基地也有大量企业自建写字楼,"基本上建完了,企业都会搬回到自己的楼宇,市场化项目就会空着,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位办公楼领域资深人士向蓝鲸财经表示。

科技大佬拿地靠前

纵观2023年拿产业用地企业中,科技大佬仍是主力。

其中,2023年华为分别以2946万元、2.916亿元、2432万元、1.22亿元,在南昌、东莞、安徽、太原拿地;京东今年2月以31.12亿元在北京拿下一宗商住用地;阿里及其关联公司蚂蚁集团在今年2月、10月,分别以3289万元、15.4亿元的价格,拿下杭州两宗地。

此外,2023年,比亚迪在深圳及深汕合作区拿了5宗产业用地,拿地金额超20亿元。

除头部互联网企业外,部分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在2023年也有多次拿地记录。

2023年12月29日,知名化妆师毛戈平创立的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5.93亿元底价获得杭州上城区望江一处商业商务用地,该地块位于杭州婺江路站地铁口,紧邻K11;2023年10月,游戏公司米哈游以10.77亿元拿下上海徐汇区虹梅街道一宗科研设计用地。

在拿地同时,部分企业早前拿下的地也已陆续竣工交付使用。具体来看,2023年底,阿里巴巴北京总部园区通过竣工验收,今年将有超一万名员工入驻办公。阿里北京总部位于中关村朝阳园北区,总用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由12栋单体组成。

腾讯在上海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的华东总部大厦也已落成,大厦由一座29层高150米的办公塔楼及一座4层高的裙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0.89万平方米。

而早在2015年,京东便启用在北京亦庄的总部大楼,这些年也在持续扩建,并陆续将其他市场化写字楼中的员工迁回总部。

未来拿地盖总部是否会成为企业普遍的选择?前述人士向蓝鲸财经表示,这取决于企业各自的选择,大型企业基本上会倾向于自建写字楼,但拿地成本一定要非常便宜,真正能花钱在市场中买地买楼的还是那些经营业绩比较优质的企业。

"如果有想法且有足够的现金流,盖楼或许能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办公享受,带来更好的工作氛围与效率。此外,自建资产还能够放进报表的固定资产中。"上述人士说道。

自建楼宇冲击写字楼市场

企业搬进自建楼宇办公或因业务调整退租后,对写字楼市场的空置率带来显著影响。

典型案例是阿里巴巴今年的退租情况。据蓝鲸财经了解,此前阿里在北京的办公区域主要在望京区域,约为当地市场带来了20万至30万平方米去化。

一位知情人士向蓝鲸财经透露,若员工搬进北京总部园区,叠加此前裁员带来的退租及后续可能的退租行为,阿里将退租望京区域约15万至20万平方米面积。

"当前整个望京区域甲级写字楼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阿里退租,市场一下就空出15%—20%的面积,冲击非常大。"上述知情人士说道。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知情人士还指出,入驻自建总部只是互联网企业退租的原因之一,核心原因还是ToC业务红利触顶,叠加过去两年监管趋严,企业进行战略转型收缩,出于降本增效的需求,"不得不退"。

"这两年,北京市场尤其是北部市场,影响非常大,但同时市场中有一些非常好的企业站出来,2023年在北京写字楼市场贡献最大的是国央企背景企业。"据高力国际中国区办公楼研究负责人兼华北区研究董事陆明介绍,硬科技企业,航空航天类企业,以及新能源、金融相关企业目前在扩租。

但这些企业的需求量仍旧不足以支撑企业退租所带来的空白,叠加市场新增供应量,北京写字楼市场2024年仍旧承压。

在陆明看来,北京办公楼市场预计将长期面临需求不足、价格不振的问题,只要市场空置率维持在20%的高位,市场平均租金将不会出现触底反弹的可能性。同时,高空置率持续的时间越长,租金下行的压力就越大。

其进一步指出,2024年租金市场下行期对于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参与者需要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响应,以可持续的低价策略来抢占市场优质存量资源,不断依靠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