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便作为石油计价货币,从而垄断了包括石油在内的整个大宗市场交易的交易货币。然而最新数据显示,美元在大宗商品的霸权地位正持续受到挑战。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非美元结算大宗商品合约就高达12份,不仅超过了2022年的7份合约,相比2015-2021年6年间仅有两份非美元结算合约更是翻了十倍。
对此,摩根大通的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Natasha Kaneva表示:“在大宗商品市场,美元正在面临一些竞争的压力,目前全球石油交易中已有20%的交易采用了非美元结算”。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非美元结算的交易中,除了中国,俄罗斯,伊朗,印度等国外,包括巴西,阿联酋,甚至全球最大产油国沙特也开始采取措施为去美元化贸易进行铺垫。
而除了大宗商品贸易领域,在全球贸易领域美元的支付份额也在持续下降,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2023年11月美元在全球支付中所占份额从47.25%降至47.08%。
俄罗斯、伊朗成为去美元化先锋
随着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大量制裁,不仅将其逐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清算体系,将俄罗斯金融机构剥离出美元支付系统,同时还针对石油交易本身设定了俄罗斯石油出口最高限价。
对此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在去年12月27日表示,西方制裁导致俄罗斯对欧盟的石油出口减少至过去水平的十分之一。俄罗斯对欧盟出口在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中的比重从俄乌冲突前的40%到45%减少至目前的4%到5%。
对欧美出口的锐减并未影响俄罗斯石油出口的总量,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其他地区买家填补了欧洲客户们的市场需求。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俄罗斯日均出口了810万桶原油,数量创下了2020年以来的新高。8月,俄罗斯时隔两年向巴西出口石油,11月俄罗斯出口土耳其的石油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根据IEA估计,俄罗斯今年1-11月每月平均出口石油月152亿美元,其中11月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突破了180亿美元,由于被逐出了美元支付体系,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仅有10%左右由美元和欧元支付,人民币,港元,印度卢比,阿联酋迪拉姆均成为了美元的替代品,用以支付俄罗斯原油货款。
除了俄罗斯以外,伊朗也是石油去美元化的重要推手。
伊朗官方在去年5月就表示,其原油产量已经从2018年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制裁时的每日250万桶产量增长至每日300万桶产量,而伊朗在23年1季度就从石油出口中赚取了等值280亿美元,是21年同期的四倍。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提及,今年官宣的12份大宗商品交易合约中,绝大部分都是俄罗斯作为卖家签订的,而俄罗斯全球第二石油出口国,加上伊朗这个全球第七大石油出口国,当他们出口的石油采用非美元计价时,显著影响了石油美元的霸权。
亚洲买家齐出手
对于能源进口国而言,用本国货币而不是美元支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相比美国及其他中东国家,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价格也更具有性价比。受双重因素影响,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成为了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大买家。
而S&PGlobal的数据显示,俄罗斯会于2023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每天的原油销量超过200万桶。
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总裁尼古拉∙托卡列夫12月20日表示,俄罗斯预计在2023年向中国出口1亿吨石油,而2023年全年石油出口总量约为2.5亿吨。这意味着,2023年俄罗斯出口的石油中有40%以人民币结算。
而石油数据分析公司Refinitiv Eikon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平均每天直接进口35.9万桶伊朗石油,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且考虑到伊朗可能通过亚洲和其他中东国家转运,实际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可能远超这个数字。
除了中国外,亚洲另外一个重要俄罗斯石油买家印度,也正在偷偷地去石油美元化。
继2022年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数量暴增4倍后,2023年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印度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客户之一。印度石油公司高管称,购买俄罗斯石油将通过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和印度卢比支付。
除了俄罗斯石油外,印度也在进一步拓展本币而非美元支付的可能性。今年夏天,阿联酋和印度签署了一项以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的协议,一家印度炼油商购买了一批阿联酋石油,并以印度卢比支付。
而除了中国和印度,巴基斯坦今年开始用人民币支付俄罗斯石油运输费用,印尼等国也在积极考虑采用本币购买石油。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升温
如果说俄罗斯和伊朗等国在石油美元的霸权上撬开了一个缝隙,那作为石油美元的创立者,沙特近年来的举动则有可能改变石油美元持续近50年的基石。
2023年1月,沙特阿拉伯财政部长穆罕默德·贾丹周二接受采访时表示 ,沙特阿拉伯愿意以各种货币(特别是欧元和沙特里亚尔)而不是美元进行贸易,包括涉及石油的贸易。
就在4年前的2019年,沙特官方曾经公开表态,没有考虑过非美元石油贸易,本次沙特态度的180度转变引发了世界的热议,也让全球开始重新审视石油美元的现状和未来。
而在石油领域外,中国正在和俄罗斯推进的非美元贸易结算也给了全世界一个观察的窗口。
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切尔内申科在12月27日接受俄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今年俄中贸易关系中的本币结算比例已经接近92%。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2月7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前11个月,中俄两国的贸易额达到2181.76亿美元,首次突破了2000亿美元。
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去美元化支付的尝试。
去年12月,伊朗和俄罗斯央行已经签署协议,在双边贸易中避免使用美元,转向使用自己的本币。另外,印度政府也已经允许当地进口商开设海外银行账户以方便以本币向贸易伙伴支付货款,而印尼则成立了特别工作组以扩大印尼盾在对外贸易中的使用量。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发布的《人民币追踪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到2023年1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排名第四,占比为4.61%,已经超过日元,仅次于美元、欧元和英镑。
而根据同期发布的另一份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支付中所占份额从47.25%降至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