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IPO政策风云突变。先是迎来“暖春”,2023年2月,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发展,迎来全面注册制,市场包容度明显提升;去年下半年却又进入寒冬,A股震荡下行,市场情绪低迷,证监会从当前形势出发,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在监管部门动态调节下,IPO市场全链条收紧。不仅是2023年IPO数量与募资规模创近三年新低,IPO项目更是从严审核,撤否数量也创下近十年以来最大撤回潮。澎湃新闻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3年共有258家企业IPO撤否;而上一次峰值出现在2013年,共有276家企业IPO撤否。
2023年撤否IPO也与往年特征迥异。澎湃新闻注意到,除常规的“带病闯关”项目遭遇高压审查外,撤否单出现大量因行业原因而终止IPO的企业;此外,市场震荡之下,也滋生了大量“小作文”与非议项目,2023年还出现多起因引发舆情而撤单的企业。
业内人士预计,2024年,A股市场新股将会继续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常态发行。国泰君安在研报中表示,2015年后A股再未出现IPO全面暂停的现象,但在市场表现相对低迷阶段IPO节奏放缓可能持续半年到一年(如2018年),因此,国泰君安预计2024年主板及双创板块股票仍将保持相对较缓的发行节奏。
40家衣食住行IPO终止
频频撤回!2023年,衣食住行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上市“危机”。
曾有望冲击“茶叶第一股”的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八马茶业”)在2023年9月28日终止IPO;火车上知名老字号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州扒鸡”)在2023年9月25日撤回申请;争夺“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安徽老乡鸡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老娘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老娘舅”)撤回了IPO申请;网红品牌“每日坚果”背后的青岛沃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红油面皮”母公司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宽食品”)均无一例外在2023年选择撤单。
明星大众消费企业撤单并不是个例。澎湃新闻通过Wind数据梳理发现,共有40家“衣食住行”企业密集折戟在2023年。
值得注意的是,40家撤回IPO申请的“衣食住行”企业,29家均是在主板申请上市。在主板注册制落地之前,2023年初就有主板IPO红绿灯窗口指导意见流出。该份审核细则表示,产品为食品、家电、家具、服装鞋帽等相对传统、行业壁垒较低的大众消费企业,从事快消餐饮连锁业务企业,经营稳健但没有多少成长空间的为黄灯行业,上市或受限。澎湃新闻记者曾就该份窗口指导向多位投行人士求证,后被确认属实。投行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IPO阶段性收紧之后,或对相关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劝退”。
此外,2023年,全面注册制之后,A股主板尚未有严格意义上的“衣食住行”等消费企业上市。
“衣食住行”企业按下暂停键也早有迹可循。
有希望冲刺A股“燕窝第一股”的燕之屋,在2022年11月进行辅导备案后,改道冲刺港交所。燕之屋就曾在招股书中透露,由于整体A股审批程序持续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决定寻求港股IPO。
2022年,曾谋求在A股主板上市的新茶饮龙头蜜雪冰城,在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并未实现平移。2024年1月,蜜雪冰城也正式向港股递交了招股书。
不过,A股资本市场的大门并未就此关闭,北交所有望成为“衣食住行”企业上市的新路径。
澎湃新闻注意到,已有多家衣食住行企业转战北交所。2023年10月,骑士乳业(832786.BJ)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北交所乳业第一股”;2023年11月,南方乳业申请挂牌新三板基础层,并采取直联机制计划挂牌18个月内向北交所递交IPO申报材料。
38家医药公司无缘A股
不仅是衣食住行企业,2023年,医药公司(包括医药或器械相关企业,下同)通往A股资本市场大门同样虚掩。
2023年7月21日,国家卫健委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10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一场有关医药的反腐风暴逐渐席卷医药行业。
而A股的IPO发行市场,被视为监管政策的风向标,这场严查医药企业“销售费用”的监管风暴,最早可追溯到2022年10月,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倍特药业”)因在IPO过程中,存在部分业务推广费原始凭证异常,部分销售推广活动未真实开展,业务推广费相关内部控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倍特药业及保荐机构被证监会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
随着医药反腐形势逐渐明朗,2023年,医药企业IPO折戟数量高企。澎湃新闻通过大智慧VIP及Wind数据梳理发现,2023年,A股共有38家医药企业终止IPO,数量大幅超过2022年21家。
业内人士透露,销售推广费可能暗藏商业贿赂,一直是监管部门从严审核问询的重点。近期,随着医药反复风暴的白热化,上交所、北交所“不约而同”地针对医药IPO销售推广,向中介机构提出核查要点。
如在2023年8月的《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上交所围绕“医疗企业开展销售推广活动”向中介机构提出四大关注要点,要求中介机构对不同模式下销售推广活动开展的合法合规性、费用支出真实性、内控有效性、关联关系以及交易公允性等进行核查。 北交所也曾在《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表示,近期审核中存在部分企业因公司推广费核查不充分撤回申报。
Wind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47家医药企业上市。2023年,上市的医药企业仅有16家,仅是2022年的三成。
叫停多个争议IPO项目
除了部分行业整体性情况,IPO节奏放缓后,多个引发市场争议的项目出现主动撤单。
2023年9月,因存在同一资产二次上市以及发行定价较高,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国祥”)IPO引发市场热议。2023年10月7日,浙江国祥发布公告,发行人及主承销商决定暂停后续发行工作。同日,上交所回应称,自媒体反映的有关情况,上交所在审核中已予以关注,进行了专门问询。“目前,浙江国祥已暂停IPO发行程序。本着对市场负责、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上交所将针对自媒体反映情况,对浙江国祥开展一次专项核查。”
2023年10月,市场诸多声音指出,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简称“福华化学”)在提交发行上市申请前,存在向原始股东大额分红33亿元后,在募资计划中,却又募资17.58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情形,引发市场广泛质疑。2023年10月19日,深交所新闻发言人曾就福华化学相关问题进行过公开回应,表示此前发出的第一轮审核问询函中,已就相关事项,进行了重点审核问询,后续,将对公司发行上市申请进行严格审核,依法依规进行处理。2023年11月1日,福华化学撤回IPO申请。
2023年11月,因在IPO前突击高额分红并用于理财产品、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投资支出,衢州南高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高峰”)引发市场不满后,主动撤回IPO申请。
除“带病闯关”外,2023年“一查就撤”的情况同样突出。
2022年9月,深交所受理了科都电气在创业板IPO的申请。次月,中国证监会对科都电气开展了现场检查,2023年2月科都电气撤回申报材料而终止IPO审核。
2022年6月30日,清大科越向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后被抽中2022年第三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2023年2月8日收到问询函,2023年7月4日清大科越及保荐人撤回了IPO申请。
不过,“一查就撤”也难逃罚单。
如在被抽中现场检查后,福特科IPO项目、大成精密IPO项目、清大科越IPO项目、沃得农机IPO项目、科都电气IPO项目及相关中介人士均领罚单。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实现投融资两端动态平衡的关键一环,IPO市场生态健康事关整个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为此,监管层不断优化完善相关制度规则,进一步引导规范证券发行市场秩序。
例如,2023年9月28日沪深交易所发布证券发行承销违规行为监管(试行)指引,落实发行承销“全链条问责”,通过明确各环节典型违规情形及处罚标准,引导规范市场各参与主体行为;2023年10月,证监会向券商发送最新一期机构监管通报,紧盯“一查就撤”“带病闯关”等突出问题;11月,证监会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进行了修订,强化“申报即担责”,对检查后申请撤回、检查中多次出现同类问题、拒绝阻碍检查等行为实施更为严格的制度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