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龙岩市区房企销售排行榜(附CRIC解读)

时事新闻2024-01-02 22:07:47无忧百科

2023年度龙岩市区房企销售排行榜(附CRIC解读)


版权 | 克而瑞福建区域

2023年龙岩楼市继续在底部调整,市场仍处供应收缩、需求退潮阶段,楼市环境不明朗,新房成交量已不复往日。客户对楼市信心及购房预期明显降低,部分购房者对当前楼市存观望态度,放缓入市脚步。房企开发节奏同样缓慢,开发主体以国企为主,多数民企仍深陷泥潭中。对企业而言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强销售守住现金流成为众多房企“活下去”的生存要义。因此面临价格为王的混乱市场局面,买卖双方博弈现象愈发明显,房企尝试各种营销手段,除了降价促销外,以新、奇为特点的“花式卖房”层出不穷。

2023年龙岩市区商品住宅新增供应52.09万㎡,同比下跌11.0%;住宅成交37.13万㎡,同比下跌10.2%,住宅成交42.48亿元,同比下跌13.7%。数据同比均出现超10%的跌幅,且与之前高热期相比甚至不足零头。现如今的市场活跃度普低,客户购买力低位再降,以价换量成效趋低,不同板块及项目间竞争压力加剧。

龙岩榜单




榜单数据说明

1.权益榜数据口径:是以企业股权占比为口径,即:若某项目为多家房企合作,则该项目的业绩按照股权占比计入相应企业;

2.操盘榜数据口径:是以企业操盘为口径,即若某项目为多家房企合作开发,则该项目的业绩仅归入操盘企业;

3.全口径榜数据口径:指企业集团连同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所有项目业绩的累计值,不考虑权益和操盘,不包含代建;

4.单盘榜数据口径:是以成交数据为商品住宅备案数据,包含普通住宅及别墅。

5.龙岩市区区域范畴:新罗区;

6.项目属性:企业榜统计数据为商品房数据;

7.数据来源:涉及销售金额及销售面积均为签约备案数据,不包含大定和认购数据;

8.统计时间: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

榜单解读

01

地方政策松绑,托举并用降购房成本

2023年同样是利好政策频出的大年,楼市松绑政策花样百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鼓励提振楼市消费需求。从全国层面来看,救市的政策力度呈前弱后强,上半年力度多限于托而不举,多在对现行政策的优化调整上,其中LPR在上半年期间降至4.2%,房贷利率进入3.7%的时代。

下半年则是重拳出击,政策力度逐渐转向托举并用,从三四线到核心一二线反向传导,行政限制性措施几乎都已退出,先后落地“认房不认贷”、调降首付比例下限、动态调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降二套房房贷利率下限、落实存量房贷降息,众多调整陆续推出,重在减轻居民房贷成本及购房压力等方面。同时提升刚性及改善群体的购房需求释放,以望推动楼市逐渐复苏。另外续期“金融16条”、“三个不低于”、“房企白名单”等纾困措施相继提出,以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2023年龙岩市区主要楼市政策汇总


对于龙岩实际实施效果来看,在响应国家政策导向的同时,亦不断推出地方购房补贴、公积金等政策,尤其购房补贴换着花样连续推出或延长,但更多则是集中在上半年。龙岩楼市多重优惠并行,在于刺激有置业需求客群进场,提升居民购房信心,政策提振意图明显。但从实施成效来看,仅一季度在疫情放开后迎来首波集中释放期,其他时间节点均较平淡,随着需求端受到制约,房多客少成为市场常态,政策推动效果一般。

02

本土国企扛大旗,土拍回归价高者得

2023年龙岩市区共迎来五次土拍,合计成功出让12幅地块,与2022年出让数量保持一致,出让土地面积49.05万㎡,成交总建面89.77万㎡,共揽金为47.52亿。今年土地成交主要集中在8-9月份,两次土拍即出让7幅,其他三场为1-2幅地块出让。土拍市场竞争热度明显降低,全年成交平均楼面价为5293元/㎡,溢价率为5.2%,成交地块中仅三幅地块存在溢价率,分别由建发厦门安居土发拍获,其他地块则均是底价成交,民营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多为本地国企或厦门实力国企拍获。


2023年龙岩土拍市场逐步取消销售限价、土地最高限制价及摇号等限制条件,回归到价高者得的竞拍方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共出让四幅四代住宅地块,由建发、紫金山及城发(2幅)收入囊中,龙岩正式开启四代住宅的时代,其中建发缦云紫金山成均台作为首批四代住宅项目已正式入市销售。


从成交地块分布的板块来看,全年成交的12幅地块中,曹溪与龙岩大道各占据3幅、东肖与东山各2幅、红坊与小洋板块各1幅。各板块待售项目再囤积,截至目前尚有约28幅可售宅地待入市,尤其在曹溪、龙岩大道及东肖板块最为集中,三个板块合计还有14个地块待销售,未来的板块竞争格局将会愈发激烈。


目前待入市地块中有一大批掌握在城发、土发、交发、汇金等本地国企手中,另外建发、厦门安居、福能美伦、厦鑫等房企亦有待售存货,外来民企则以去库存为主,拿地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03

供求价低位再下探,低位震荡仍是主旋律

供应方面:全年商品住宅新增供应52.09万,同比下跌11.0%,共计迎来20个项目新增取证,其中仅6个项目为纯新盘,其他项目均为老盘取证加推。6月与12月是全年供应较高的月份,分别达到9.74万㎡与17.15万㎡,适逢半年度及年度时间节点,房企为实现业绩抢收,推售节奏有所提速。全年月均新增仅勉强超4万方,主要受到楼市低迷行情、地市缩量及开发节奏放缓等多重影响。尤其当下大部分地块囤积在本土国企手中,叠加各房企推售积极性一般,老盘以去库存为主,部分新盘迟迟无法入市销售,导致整体市场供应缩量明显。


成交方面:全年商品住宅成交37.13万㎡,同比下跌10.2%,月均成交量仅为3.09万㎡,同比低位再降,其中单月最高成交量为3月的11.49万㎡,主要得益于疫情全面放开后,叠加购房补贴优惠,积压的意向客户得到集中释放,迎来短暂的爆发期。最低月份下探至9月的0.59万㎡,与去年处在相同月份,传统金九在当前市场下已不复存在。另外今年1月与7月均在1万方以下,单月成交量3万方以下更是常态,甚至低于2万方的月份高达半数,足可见龙岩市场成交颓势之甚,筑底、低位震荡等成为主旋律。

全年TOP5成交合计17.09万㎡,占比高达46%,其中建发和鸣以单盘成交4.42万㎡、394套傲居首位。当下龙岩市区的房价回调基本已经见底筑稳,从城南到城北,再到东山等各片区,跌价幅度均巨大。除去龙津湖核心片区,其他区域在售盘销售价格基本都在1.2万元/㎡以下,不乏多个跌入万元以内的,尤其在价格战白热化的片区形势更甚。以价换量不断下探价格空间,市场销售价格回归理性,同时购房者愈发理性购房,各房企销售压力巨大。


另外,各房企为了顶住当下的销售压力,在营销策略上积极提振购房者信心、适应市场周期变化及时调整,只求能够促进销售去化,诸如不设层差价格任选房源、超低一口价房源任选、“7”“8”字头特价房频出、买房送车位、送高额物业费、渠道提佣及首付分期等多重手段不断加持,迎合部分首置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客群需求,部分楼盘短时间受价格刺激勉强走量,但持续性不强,竞品跟风趋势明显。

04

TOP2房企遥遥领先,业绩分化加剧

从上榜企业情况来看,TOP10房企权益榜业绩同比再下滑,上榜门槛仅为1.01亿元、1.82万㎡。上榜房企中仅建发均破10亿,其次德兴业绩尚可,其他房企权益不乏在3亿元、4万㎡以下,与头部房企差距悬殊,业绩分化明显。

建发房产包揽各大房企榜单&项目榜单冠军,主力贡献项目为和鸣云著缦云三盘,其中和鸣云著两盘住宅成交套数均超350套。权益榜金额与面积达到14.74亿元、12.34万㎡,市场占有率均超过20%。同时,建发今年在龙岩再拓储2幅地,其中四代住宅地块-建发缦云已赶在12月底入市销售,且部分成交房源已实现备案,另外一幅洋潭片区地块也已动工,这两个将成为2024年该房企的主力销售项目,同时也是保证其占据市场的关键。

德兴集团揽下所有房企榜单亚军,主力销售项目成交面积贡献值排序依次为津湖熙悦>津湖澜悦>印象铂郡>璞玉润园>时代天骄,其中后面三个项目均还有较多可售存货。该房企暂无待开发土储,接下来将以去库存房源为主导,随着龙津湖两个项目可售房源减少,业绩将会逐渐缩水。

龙岩紫金山摘得权益榜&全口径榜季军,主要得益于合作项目观樾台的业绩贡献,另外龙岩首个四代住宅-紫金山成均台入市备案后进一步加持,成均台将成为其销售主力,能不能再上榜就看后续的持销情况。

当前行业仍处在风险出清期,复苏动能不足,龙岩楼市面临的问题依旧严峻,居民经济收入预期、购房信心预期修复等方面尚需时间恢复。同时在人口进入负增长后,楼市也由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时代。

当前市场上新老盘云集,尤其在售盘内卷最为突出,卷价格、卷营销、卷产品等此起彼伏,加速去化是房企生存的重点,未来新盘迎合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差异化打造,将是同质化竞争局面下的有效出路。

龙岩如今的楼市环境,一二级市场将继续保持底部运行,购房政策有优化空间,诸多金融支持政策的落地成效有待观望。预计2024年在短期内亦难以扭转局面,本土房企仍是楼市主力军,房企与购房者双方均变得愈发理性,市场仍将面临深刻的调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