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3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致力推动商务楼宇和产业园区脱“房”向“产”,被赋予“产业基础设施”新定义。
聚焦新周期楼宇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楼宇经济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创新模式成为关注话题。同时,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委和社会各界对商务楼宇和产业园区给予关注和政策引导。
商务楼宇、产业园区提升到“产业基础设施”新高度
目前,中国的楼宇经济正在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从大建设时代步入大运营时代,从市场主体单打独斗的2.0时代步入政企联动的3.0时代。楼宇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整体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存量文章,如何重塑空间价值,如何从众多的存量资产中脱颖而出,这是政府端、市场端都面临的新挑战,亟须探索楼宇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动能。
在此次论坛上,世界贸易网点联盟主席布鲁诺表示,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当下,楼宇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联盟将积极利用遍布全球的贸易网点等国际化资源,进一步推动中国楼宇经济与国际接轨,共同挖掘中国楼宇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
对于楼宇经济,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商务楼宇和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载体和产业空间,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不仅不能缺位,还要提升站位,提升到“产业基础设施”的新高度,发挥基础性作用,主动参与、积极融入、深度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升级,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出行业应有的贡献。
魏建国指出,市场主体通过招商招租引进企业获得租金收益的同时,为政府带来了税收贡献、产业贡献和就业贡献,尤其是自持经营的商务楼宇和产业园区有很强的产业属性和公共属性,不应与房地产混淆,理应给予关注和政策扶持。
魏建国认为,产业基础设施既包括产业园、写字楼等产业载体,还包括算力中心、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孵化器加速器等新型产业要素,很多产业服务体系、产业公共平台都是依附于产业载体而存在,产业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土壤和阳光。
楼宇、产业园区都应“向产而生,因产而荣”
北京商务中心区管委会主任陈黛介绍,CBD始终将楼宇经济作为撬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最重要的支点,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朝阳区已经成为北京市商务楼宇最密集、规模体量最大、高品质写字楼数量最多的一个区域。去年,朝阳区楼宇经济贡献占全区总量已经超过七成。
“商业楼宇是CBD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承载空间,楼宇经济已经成为CBD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形态。多年来,我们始终持续坚持着向空间要发展,向楼宇要效益。CBD楼宇经济正在持续巩固,也成为国内楼宇经济发展的时代先锋和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高地。”陈黛如是说。
在论坛上,集群智库院长匡洪广提到,当前,楼宇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供需之变、格局之变、模式之变、诉求之变、主体之变。为此,就要拓展楼宇运营的新内涵、引进业界共治新理念、建立楼宇经济新机制、破解创新产业社区新模式、构建高位发展新平台。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主题楼宇打造应该有定位,聚合产业生态,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产业价值,撬动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营造空间场景,每个产业需要的空间场景不一样,另外要持续运营赋能。”匡洪广如此表示。
在匡洪广看来,无论是楼宇,还是产业园区,都应该是向产而生,因产而荣,将来评价楼宇有没有价值,不是看幕墙、大师设计和造价,而是看其有多少家总部企业,有多少家独角兽,有没有产业生态,有没有创新的生态。目前,产业园在这方面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楼宇也会朝这个方向过渡,叫作楼宇的产业化。
另外,新京报记者从论坛获悉,经过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批准,由写字楼产业园行业知名企业共同发起,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楼宇经济和产业园区分会即将正式成立,协会的成立将填补行业组织长期缺位的空白,引导行业从无序发展到良性发展。
新京的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武新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