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收入下降 专家:需警惕垄断经营者操纵市场 司乘纠纷频发,网约车市场结构亟待优化

时事新闻2023-11-18 12:05:35无忧百科

网约车司机收入下降  专家:需警惕垄断经营者操纵市场  司乘纠纷频发,网约车市场结构亟待优化

11月16日,“聚力·行远——共享出行创新发展研讨会”活动于江西成功举办。本次座谈会邀请了经济、交通、法律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研讨,旨在深入探讨新经济形势下共享出行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近年来,出行市场高速发展。网约车在增加出行服务供给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差异化出行需求。但快速发展之余,出行市场可谓是“硝烟弥漫”——在用补贴抢市场的竞争中,广泛的出行企业败给了巨头,出现了垄断现象。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蓝皮书主编纪雪洪指出,近几年网约车市场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走向平稳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提供出行服务的企业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即便如此,一家独大的格局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今年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网约车司机的收入明显下降。” 纪雪洪称,司机为了维持原来的收入不得不增加工作时间,这对司机的健康以及乘客的安全都有隐患。出现这个问题,网约车巨头对市场的强主导性是重要因素。如果网约车巨头过于关注短期市场效益,很可能对出行生态造成破坏。

座谈会上,深圳大学中国交通经济研究所所长韩彪表示,近一年来司乘矛盾引发的冲突、纠纷频频发生,网约车作为个性化出行的服务质量劣化,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近年来,网约车订单量稳步增长,但头部网约车平台向行业引入大量司机,稀释合规司机收入,导致司机群体需要持续增加工作时长维持收入。韩彪认为,垄断经营有很多弊端,利益使垄断经营者具有强劲的操纵市场的内在动力。如今大多数网约车司机抱怨生存状况,但主要经营者却大幅度改变了盈利状况,需要警觉是否有操纵市场的行为存在,当市场进入垄断,最终将伤害消费者。“出行行业要避免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他说。

另一个潜在的风险在于城市的出行管理,当提到网约车市场所面临的问题时,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涂龙峰指出,当垄断企业占有市场后,也就拥有了市场的议价权,若没有合理的规则制约或控制,任由一家网约车平台服务一座城市的打车出行,会提升城市出行的管理风险。涂龙峰提到,垄断、资源浪费、数据安全都会造成市场的监管压力。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行业发展利益共享,一个人可以更好,但不要让别人更坏,这是法律上的基本原则,还是要保护弱者。”江西省新联会理事、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耀民在座谈会上表示,出行行业垄断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高度集中的出行市场格局,韩彪指出,出行市场需要有能够与网约车巨头制衡的力量,优化市场结构。“当每个区域市场都能涌现具备一定优势的竞争对手,制衡的力量也就出现了,”他说。

座谈会上,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张春莲同样认为,垄断必然损害社会福利,制衡力量的出现能够带来帕累托改进。

“应构建以人为本、繁荣共生、多方共赢的出行生态。”涂龙峰建议,共享出行应围绕人本身来构建一种安全、便捷、绿色、可持续的生态,为乘客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出行服务;市场主体方面,应避免出现马太效应的局面,让各类企业在有序的市场上聚焦乘客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营造出繁荣稳定的市场环境;出行企业市场主体应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最终增加用户的黏性;乘客通过享受优质便捷的出行服务,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同时可以降低出行成本,提高出行效率;司机通过劳动付出获取合理的收入报酬,实现劳有所得。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态。

江西省高铁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万谧宇指出,健康的出行生态一定是所有参与方多赢的生态。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本文标签: 垄断  韩彪  出行  司乘纠纷  网约车平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