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梁励
直至今年,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已是10年。
这10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传统媒体不断摆脱“传统”,不断改变渠道,扩展平台,创新形式。
如今,互联网技术再次为行业带来颠覆性改革,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媒体圈的好奇与围观。一系列技术革新的浪潮之下,媒体的发展再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对包括纸媒在内的传统媒体而言,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从业者在思维和内容生产上的固有模式,同时也对产品样式、传播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理性地对待人工智能,虽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
图源:图虫创意
接下来,媒体该如何适应新的技术?未来会不会出现新的媒体形态?人工智能对传统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而言意味着什么,AI会代替记者吗,媒体会消失吗?
出于好奇,我们与AI对话,从它的视角看待“媒体是否会消失”的议题。同时,我们还与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广东时代传媒集团董事长孙波展开了一场对话,尝试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问题上交一份时代的答卷。
Q:媒体融合进入第10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逐步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向移动化、视频化发展。如果说这是媒体融合1.0时代,那迈入2.0时代,媒体如何迎接新的技术挑战?
孙波:技术发展对媒体变革的影响十分深刻,已经做到了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甚至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宏大的影响,可以说是重塑了传媒行业的生态格局。因此,技术挑战是媒体转型过程的一道必答题,回答好这个问题,也是媒体转型的“加速键”。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持开放态度,深入了解新的技术挑战,积极拥抱前沿科技,探索更多可能性,由此创新业务模式,从新闻生产主体的扩展,到传播渠道的演变,再到读者用户接收资讯,借助大数据技术更好地提高内容质量、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从而提供精准的内容服务。
AI:媒体融合进入第10年,我们已经看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明显趋势,全媒体传播格局正在形成,并向移动化和视频化方向发展。这标志着媒体融合已经进入了2.0时代。
在新的媒体融合2.0时代,媒体可能面临着一些新的技术挑战和机遇,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区块链技术、5G和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面对这些挑战,媒体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他们的生产和分发过程中。其次,他们需要注重用户体验,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最后,他们需要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和保护,以确保用户的数据和隐私不受侵犯。
图源:图虫创意
Q:很多人已经在数字化媒介生态中形成了独特的媒介使用习惯,譬如通过手机、iPad等智能化移动终端获取信息。与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介生态相比,数字化信息生态发生了何种根本性的变化,如何影响媒体?
孙波:媒体融合进入下半场,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有了新的变化。读者的目光从线下的纸质版迁移到了互联网端,从以前的送报上门,到现在的网络订阅。其实媒介的形式一直都在更迭,但是媒体和读者的关系是不会变的,是永远存在的。
如何适应大环境、适应读者的新习惯,都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此前已有一些国内外新闻机构在尝试,将包括人工智能、推荐算法等技术,应用到传统媒体的产品生产线中,如信息搜索、数据核验、受众分析、用户画像、报道反馈等。
以广东时代传媒集团为例,以前我们主要依靠报纸的发行,现在的内容产品更加多元化、更创新,增加了视频新闻、数据新闻、直播新闻、图片新闻等。发布流程和渠道也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除了我们自己的客户端,还会在社交媒体、音频平台、视频平台发布,以扩大受众覆盖范围和增加内容曝光度。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技术支持,推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内容生产分发的赋能。
现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落地,对传媒行业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应用场景也将更具有想象空间。我们有信心拥抱新技术变革,任何行业都是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提高,传媒行业也应顺势而为,勇敢面对。
AI:数字化信息生态相比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介生态,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变化及其对媒体的影响:媒介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信息来源的泛在化、信息内容的个性化、信息监管的复杂性。
这些变化对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媒体需要适应数字化信息生态的变化,通过多样化的数字平台和个性化的推荐算法提高信息传播的效果和受众黏性。其次,媒体需要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和参与,及时回应受众的反馈和意见,提高受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此外,媒体还需要加强对自身内容的审核和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Q:媒体智能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在你看来,AI是天使还是魔鬼?面对AI,媒体和媒体人应该怎么应对?
孙波:AI既是天使,也是魔鬼,这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AI的语言模型是不区分学科的,是从人类所有书籍和数据训练所得出来的,这意味着AIGC具备跨学科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样的能力将会无限扩大新闻报道的边界。如何应用好这样的AI,是我们媒体和媒体人应该学习的,借助AI调用它的全学科知识和资源,让其服务于内容生产。
但AI也有魔鬼的一面。AI始终是机器,不是人。因此,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是否会让媒体人有了思维偏见,出现“回声室”效应?会不会过于依赖AI,导致无法对报道内容进行深度和全面的分析?
这些问题都需要媒体和媒体人来思考。同时,当我们在使用AI技术时,还需要关注伦理和道德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被采访者或其他相关人士的隐私和权益。
图源:图虫创意
AI:AI在媒体行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既有可能成为天使,也有可能成为魔鬼。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AI可以成为媒体行业的强大工具。然而,AI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有些媒体可能会过度依赖AI技术,导致内容质量下降或者原创性缺失。此外,AI技术可能会导致部分人失去工作,这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
因此,面对AI,媒体和媒体人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需要了解并掌握AI技术,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为内容创作和传播服务,还需要注重内容的质量和原创性,避免过度依赖AI技术。
总的来说,AI在媒体行业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需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媒体和媒体人需要积极应对,适应智能化转型的趋势,同时也要关注社会问题,确保AI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Q:AI可以代替写稿,但不能代替思考。在技术赋能媒体建设过程中,最终都会落在一个点上,那就是内容生产。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内容生产的能力,体现媒体的专业性,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
孙波:AI能够辅助写稿,它的作用是能将记者、编辑从繁琐重复、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有深度和温度的新闻报道,而非替代新闻工作者。这也是提高内容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
对于如何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方面,真实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新闻媒体行业应坚守的职业底线。
媒体和媒体人,依赖AI处理复杂问题和庞大数据的同时,更需要重视新闻伦理、考虑内容安全、虚假数据等问题。不排查清楚这些问题,很可能会产生不公平带有偏见的报道,导致新闻失实,对公众和舆论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真”以外,还有一个是媒体一直强调的理念,就是守正创新。
守正是放在前面的,是创新的前提,越是要创新,就越要强调守正。媒体融合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新的形式、新的架构,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绝对不能改变的,是媒体人的责任感和基本功。
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内容生产能力、增强媒体专业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这些都是提升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必不可少的。
AI: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内容生产的能力、体现媒体的专业性、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是媒体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坚持高质量的内容创作,提高内容生产的能力,注重内容的深度、广度、创新性和实用性,注重内容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提供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内容来吸引和留住读者。
二、加强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媒体人才,包括优秀的编辑、记者、评论员、主持人等,不断提高媒体人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技术的运用和创新,可以提高媒体的效率和竞争力。
四、建立品牌意识和品牌形象,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栏目、品牌频道和品牌报道,通过提供独特的价值和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留住读者。
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互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和互动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
图源:图虫创意
Q:数智时代,移动化、音频化、视频化已经成为风口。未来,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拥抱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智能化转型?
孙波: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新闻和媒体行业是以人为核心建立的,人是生产和传播的行为主体。未来,媒体核心的竞争力还是人,特别是能运用好各种智能技术的全媒体人才、专业化人才。
“万众皆媒”的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传播者和受众的边界也日益模糊。因此,新闻工作者继续发挥人的主体性,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优化新闻价值标准,提升专业水准,深化伦理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无论对媒体还是对媒体人来说,都极为重要。
而媒体想要进一步智能化转型,离不开这些新的智能技术,利用它们做好精准化、分众化、垂直化的工作,精准内容定位,再加上优秀的策划能力,更多渠道的传播能力和用户运营能力,都是走向“智媒时代“必不可少的。
AI:未来,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质内容创作能力、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力、全媒体运营能力。
为了实现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智能化转型,媒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智能化技术团队,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自主创新,不断提升媒体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内容生产创新,不断创新内容生产方式,探索新的内容形式和表达方式。优化用户体验,更加注重用户体验,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调研等方式了解用户需求和习惯,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加强合作与联动,共同开发优质内容和技术应用,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培养全媒体人才,通过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媒体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Q:当前,媒体融合正在向纵深推进,改革进入“深水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下一个10年,媒体如何突围,从哪些方面破局?
孙波:人机共创,很可能会是媒体未来的突破点。
这里的“机“不仅仅是指大数据和AI,甚至可能会包括元宇宙、虚拟现实、物联网。海量的信息内容进入互联网空间,人们在更多场景中穿梭,去中心化传播等等,这些最终都可能会带来内容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
前沿技术就像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充满新意、令人兴奋的同时,又会引发人们的焦虑和疑惑。
当下,我们必须保持思考和判断的足够定力,一要配合国家战略,加快融合发展,创新技术应用;二要顺应前沿技术发展,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流动整合;三要积极应对,积极引导从业者及时调整能力及角色定位;四要加强行业合作及资源共享。
AI:下一个10年,媒体突围和破局需要从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能力、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全媒体运营能力、国际化发展道路、媒体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图源:图虫创意
Q:10年前可能很难想象,今天的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媒介中”。你有想象过,10年之后,媒体会变成什么样?
孙波:可能会更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可能会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崛起,也可能会是人工智能催生出的新应用场景。
不断创新产品形式、更新生产模式、扩展分发平台、改变传播渠道,未来可能一切都会改变,但唯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内容为王,依然会是媒体行业的黄金法则。高质量的内容和独特的观点角度,依然会是吸引和留住读者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成功关键。
AI:未来10年媒体行业将会发生许多变化,智能化、社交化、内容付费、跨界融合、数据驱动和全球化等趋势将可能成为主流。同时,媒体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