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鼓励建设“未来社区”“健康住宅”

时事新闻2023-11-17 18:49:00无忧百科

广州鼓励建设“未来社区”“健康住宅”

新快报讯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了优化营商环境惠企利民主题线调研活动,介绍了惠企利民三批措施的有关情况。记者从中了解到,广州鼓励住宅项目配置主景观阳台等半开敞空间。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聚焦企业群众需求,先后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2023年7月出台三批75条惠企利民措施。措施着眼建设项目审批、出让金计收、不动产登记、健康住宅设计等企业群众密切关注的领域,在“快”“省”“优”三个方面抓实效。

“快”字体现在快审批,快落地,促进项目“交地即开工”。供地前主动提供用地红线矢量文件和设计方案审查服务。用地意向单位在供地前可获取用地红线矢量文件,提前开展地块设计方案编制,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提供审查服务出具技术审查意见,待企业拿地并完善用地手续后在3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将拿地前的“等待期”变成项目推进的“加速期”,实现“拿地即开工”。

供地后直接核发“两证”。地块成交后,主动提供地形图、地下管线图,直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不动产权证》,简化办理流程,缩短企业拿证时间。同时,推行“五证联办”。一次性并联完成项目开工条件审批,为项目依法尽快开工提供保障。目前,各区均有推进项目实施、实现“交地即开工”的实践案例。如增城区中南高科项目实现立案当日核发“五证”,比承诺办结时限提速83%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跑出“广州加速度”,白云、番禺等区也有成功案例。


“五证”照片

“省”是省成本,减负担,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地下空间各层的土地出让金计收比例和缴交流程。明确了地下空间负一层、负二层、负三层及以下的具体比例。地下空间不再一刀切要求一次性计收土地出让金,用地单位可以根据项目开发建设进度和确权登记需求,按单个或多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意见书》核定的地下空间建筑面积计收土地出让金。

“优”为优服务,惠民生,提升服务效能。广州实现不动产跨境抵押业务一次性申办、“零出关”办理。推动落实一手房、二手房“带押过户”,降低企业筹资还贷压力,提升不动产交易效率。如番禺区办理全市首宗 “一手房带押过户”,涉及交易金额1.95亿元,既偿还了1.1亿贷款,也解决了企业8000万元债务,并缴交了600万税费,实现多方共赢。

广州鼓励建设“未来社区”“健康住宅”。对符合条件的新出让用地,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在规划条件中鼓励住宅项目配置主景观阳台等半开敞空间,将半开敞空间的半计容面积上限由住宅套内建筑面积的15%提升至20%,满足开敞率不低于50%的主景观阳台不限制进深。11月9日《广州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办法》正式印发实施,通过规范性文件明确满足开敞率不低于40%的主景观阳台不限制进深并细化措施内容,将使用范围扩大至未办理规划条件核实工程项目。

目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在市区两级设立“惠企利民专窗”“惠企利民热线”及“惠企利民信箱”,畅通企业群众咨询、建议及沟通渠道。同时,也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民企工作机制,为精准服务民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机制保障。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继续聚焦企业群众亟需解决的共性问题,推出新的改革举措,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杨喜茵

摄影:新快报记者林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