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光恒任职资格获批,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一肩挑!新一轮高管调整来临?

时事新闻2023-11-17 16:38:39无忧百科

冀光恒任职资格获批,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一肩挑!新一轮高管调整来临?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嘉祥


以党委书记身份掌舵平安银行(000001.SZ)5个多月后,冀光恒的行长任职资格获批。

11月16日,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平安银行冀光恒任职资格的批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冀光恒平安银行行长、董事的任职资格。

6月8日,平安银行公告称,原行长胡跃飞因年龄原因辞去相关职务,聘任时任平安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冀光恒为平安银行行长,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任职资格后生效。而此前,中共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决定任命冀光恒为平安银行党委书记;中国平安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不再兼任银行党委书记职务。

与前行长胡跃飞不同的是,冀光恒掌舵平安银行,实现了党委书记、行长“一肩挑”的模式。

冀光恒银行业老将,具有丰富的银行管理经验。在加入中国平安前,他曾出任宝能集团副董事长、联席总裁;曾任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上海浦发银行总行副行长、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等职务。

他于2020年4月加入中国平安,任陆金所控股联席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执委会主任;2022年3月,冀光恒升任中国平安副总经理、中国平安上海管理总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同年8月,冀光恒不再兼任陆金所控股董事长一职。

如今再度回归银行体系,冀光恒直言“深感亲切也倍感压力”,他到平安银行后,进行了密集调研、广泛讨论及深入思考。

冀光恒在8月24日举办的平安银行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新班子成立后,承前启后、迭代升级是平安银行的发展战略及转型方向,将持续推动零售转型,进一步做大做强;对公方面持续做精做专,与零售更好地互相支持补位、发挥协同赋能作用;同时,继续深化全面数字化,重塑资产负债结构,保持资产质量的健康稳定。

在冀光恒看来,当前虽然经济整体回升,但仍存在国内需求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诸多因素,银行业的经营压力比较大,面对净息差收窄、不良抬升、ROE走低,营收和利润增速面临考验等诸多挑战。

“成本管理包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更多是要关注效益,而对规模的追求可能要更为冷静一点。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不仅讲规模、拼价格,更要讲效率、拼服务。”冀光恒说。

冀光恒上任之后,平安银行持续主动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持续升级零售、对公、资金同业业务经营策略,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重塑资产负债经营。

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6.34亿元,同比减少7.7%;归母净利润396.3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双降,实现营业收入390.24亿元,同比下降15.6%;归母净利润142.48亿元,同比下降2.2%。

平安银行解释,2023年1月-9月,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同时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适度加大低风险业务和优质客群的信贷投放,净息差及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平安银行主动降低风险偏好,优化客群结构,持续压降以信用卡、新一贷、车贷为代表的消费类信贷规模,更多信贷资源往低风险业务的按揭及持证抵押类贷款等优质客群倾斜。

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4%,较去年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零售贷款不良率下行2bp,主要由于汽车贷和信用卡不良率明显下行;逾期贷款余额及占比较去年年末实现双降;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分别为0.80和0.66;拨备覆盖率282.62%,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尽管平安银行当前主动压降高定价零售贷款会牺牲眼下的息差,但筑牢风险底线,将为未来的低信用成本下的稳健发展打下重要基础,在当前宏观经济压力仍存的背景下,是非常必要的经营策略。”中信建投在研报中称。

在冀光恒的行长、董事任职资格获批之际,市场也传出平安银行进行了新一轮高管调整。

相关消息称,11月13日的平安银行党委会通过了部分高管人事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副行长兼深圳分行行长杨志群、行长助理兼上海分行行长张朝晖回归总行,两人拟分别掌管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广州分行行长王军拟任深圳分行行长,接替杨志群空缺。

对此,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称,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此前,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分管零售条线。而在11月6日举办的中国平安投资者开放日上,蔡新发以平安集团个人客户综合金融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身份出席。

接下来,在冀光恒掌舵下,平安银行高管将如何重新排兵布阵,拭目以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