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局回应:教师编制已满!

时事新闻2023-11-15 20:31:12无忧百科

教体局回应:教师编制已满!

由于自带铁饭碗光环,带编的中小学教师,一直以来备受大学生青睐。但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市教师编制满员和教师聘用制度改革,一些地方教师岗位或将面临着“无编”的情况。有教师坦言,没有编制的教师岗位吸引力大不如前。

教师编制“没了”

教师编制满员:日前,河南鹿邑县教育体育局,在回答网友关于“归雁计划”开展情况的留言时提到,“目前该县教师编制,按照市编办核定的编制标准属于满编,编制没有空缺”。

此前,河南项城市官方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相关咨询下透露,由于受河南省编办和周口市编办核定的项城市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量的限制,该市没有空余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所以无法进行2022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

实行“参聘制”:今年1月,厦门市教育局人事处在回答网友咨询时,曾在官网回复,今后厦门中小学招聘的教师均将实行“参聘制”参照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管理,虽然福利待遇参照在编人员管理,但实行“参聘制”也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编制没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要选择走上教师这条路,不少大学生正在犹豫踌躇。此外由于人口新形势,近年来人们对于教师这一职业还存在另一层隐忧:入学人数减少,是否会导致教师过剩,从而出现“教师下岗潮”。

人口变化带来的冲击

据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627.55万人,小学阶段在校生1.07亿人。分别较上年减少约178万、48万人

学生在减少,专任教师人数却在增加

2022年学前教育、小学阶段专任教师分别为324.42万人、662.94万人,分别较上年增加5万、3万人

北京师范大学的乔锦忠教授团队,曾用模型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

针对“人口新形势对教师需求带来直接影响”这一话题,重庆市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向斌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其看法。他认为,未来,教师转岗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绝对数量下降或总体过剩。

北京师范大学张志勇教授则认为人口结构变动和流动性加大必然对学龄人口分布带来深刻影响,直接影响教师资源的供给和布局。针对这一形势,应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师资源供给标准、弹性和适应性。

《中国大陆学龄人口变动与师范教育规模调整研究》一文中,学者邱畅、贺芳认为学龄人口的波动及变化会影响中国大陆教育体系师资的配置、模式及专业领域布局,对整个师范教育规模产生不可抗拒的冲击。

师范类高校面临的现实困境

除了外部环境带来的冲击,师范高校自身还面临着多重现实困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长郑军,曾表示目前国家对教师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但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教师教育被高度重视的当下,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依然面临挑战:一是经费获取能力低,二是办学层次低,三是突破重大科研成果难,四是师范生就业难,五是师范院校的评估指标体系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没有体现师范专业品质。

由于地域限制,许多师范院校存在较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高校名单,全国共有200余所公办师范类院校,其中超过六成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此外,郑军表示在现有的高等教育投资体系下,地方师范院校主要由地方财政进行投入,一些财政比较宽裕的省份可能投入就多一些,而财政吃紧的省份投入就相对少。

据2023年各地发布的高校预算情况来看,在统计到的110所公办师范本科院校中,超半数2023年预算总收入不足7亿元。

从不同类型院校的预算总收入的中位数来看,在计入统计的800所公办本科院校中,师范类高校预算收入中位数为6.76亿元,低于综合类(8.24亿元)、理工类(9.94亿元)、医药类(8.59亿元)、农林类(12.84亿元)、财经类(7.71亿元)、语言类(7.74亿元)、民族类(6.90亿元)院校。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目前教育部门对师范高校的重视和支持同样是前所未有。师范院校蓬勃发展之势不可阻挡。随着2022年《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出台,师范高校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

教育部:每校1亿 支持师范院校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提到“支持50所左右师范院校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每校支持1亿元;支持部分办学历史悠久、质量优质、效益明显、地方发展急需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

随后在2023年8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赵俊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师范院校建设发展。他提到发改委将会同教育部,继续把优质师范院校建设专项组织好、实施好。后两年,计划再支持10所优质师范院校建设,每所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亿元,支持院校提升办学条件。

国家对于师范院校的支持,是资金与政策的“双管齐下”。

2020年,国家发改委在《“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上明确提出支持一批本科师范院校(含综合类院校中的师范学院)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明确表示“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将重点支持一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学科专业等建设,整体提高师范教育办学水平,为欠发达地区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为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为了提升办学质量,师范高校也在采用合并、更名、升格等方法,以期迎来更好的发展局面:

天水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宁夏师范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等更名大学,获各地政府强力支持;广西教育学院并入南宁师范大学正快速推进;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布局升本工作……

无论是合并,还是更名、升本,师范高校始终都以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为目标,最终达到做大做强师范教育的目的。期待未来在国家和教育部门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师范高校能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市场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教师过剩、高校关停,人口如何影响教育?.中国新闻周刊.2023-02-27.

[2]缺编空编并存,慎言“教师过剩”.半月谈.2023-07-20.

[3]【聚焦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郑军:不摘“师范”帽、不改“师范”性,坚定走“师范”路.中国教师报.2023-03-03.

[4]邱畅,贺芳.中国大陆学龄人口变动与师范教育规模调整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09):43-49.

[5]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

参与有奖↓

为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财务安全意识
搜狐新闻-教育联合麦可思研究发起
2023年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研究

亲爱的在校大学生
反馈仅需2分钟时间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参与反馈即有机会获得红包奖励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前请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