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五,似乎都有关于楼市的重磅消息,今天也不例外!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文件(国发【2023】14号文,以下简称“14号文”)已经于9月1日正式印发。最新信息显示已传达到各城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属机构。
新一轮房改来了
根据“14号文”显示,接下来楼市将迎来两大重要变化:
一是针对保障性住房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焦虑,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
保障房的保障对象,重点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的引进人才等群体。
二是针对商品房市场
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从这一轮的房地产市场改革来看,能够发现市场接下来是真的要发生大变化了。
曾经的市场主要以商品房市场为主,这次改革后将成为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两条腿”走路的市场。而这也意味着接下来,保障性住房将成为楼市发展的又一个重点。
这两条政策看似走向并不搭嘎,但仔细思考之下,实际上反而是现阶段市场上相对优质的发展思路和解决方向。
一方面,大量保障房的供给能够让工薪收入群体能够不再为买房而焦虑;
另一方面,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按照市场购买需求进行市场定价,也让接下来住宅品质和档次越来越高。
解决三方面问题
通过这次的政策,也发现实际上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
01
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城市在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阶段应该怎么办?
02
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怎么办?
03
对于有更高生活、居住需求的改善群体置业该怎么办?
保障房盘活了部分区域的土地
“14号文”明确,保障房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仅支付相应的土地成本。
同时,要充分利用依法收回的已批未建土地、房地产企业破产处置商品住房和土地、闲置住房等建设筹集保障房。
并提出有条件支持利用闲置低效工业、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变更土地用途,不补缴土地价款,原划拨的土地继续保留划拨方式。
让刚需有保障、改善有供应
现阶段地价已经不再被限制,在更支持改善需求的大环境下,限价限售这类约束性政策是否会被放开?市场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刚需有保障、改善有供应。
这意味着豪宅价格会越来越高,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不用过于担心房价变化,我们有保障性住房、刚需住房(包括改善置换下来的二手住房),而当更多人不再为买房而焦虑时,工作、消费、包括结婚、生育等意愿也或许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商品房档次品质越来越高
在上周我们有说到的政策,现在看来也是在为未来市场变化进行政策铺垫。
后续随着地价上限的取消,优质区域和优质地段的地价会出现更激烈的竞争。好的区域地段土地会出现阶梯性的价格变化,未来豪宅产品和高端改善楼盘会越来越多。
当然,对于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并非意味着“炒房”,而是让商品属性更好的发挥在改善市场之中,在恢复商品属性的过程中更好的关注居住属性,这对于接下来人居发展和生活品质提升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何执行?怎么做?
回到这次房改政策来看,针对保障性住房这一未来市场发展的重点方向,将如何执行?要怎么做?这次“14号文”也有了相对明确的规定。
怎么做?
接下来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在文件中提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坚持以需定建,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率先探索实践,尤其是具备条件的城市要加快推进。
而就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城区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共35个,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东莞、西安、杭州、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郑州、昆明、大连、厦门、太原、苏州、合肥、无锡等城市。
作为人口破300万的城市之一,西安目前也在不断推进公租房、共有产权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工作。接下来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各类政策,西安预计也将加快出台。
如何执行?
对商品住房库存大的城市,可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适当改建或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和房屋,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文件要求与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结合,稳妥推进。
最后,就这次的房改政策来看,未来保障性住房的产权归属问题和未来市场土地和房源供应会出现哪些变化,仍需关注后续政策落地。
而对于更多人来说,
当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
你认为接下来市场会如何变?
房价又会如何走?
你还会买房吗?
文末留言,我们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