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费尽心机把孩子弄到所谓的“尖子班”,结果孩子成绩反而下降更快,情绪也一落千丈,为什么?且看两位老师的分析:
01
一线教师,这种情况要区别对待。
如果是基础不行导致的成绩差,不建议进尖子生班,因为重点班老师在讲课时的重点更偏向于基础知识之上的扩展区域。
基础不好的学生进了重点班会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感到压抑、自卑,以至学习于越来越跟不上,成绩越来越差。
如果孩子基础可以,只是为懒惰或者学习没有动力导致成绩差,建议孩子进重点班。
主要原因是:重点班受重视的程度相对于普通班要高,学校要成绩,配的师资力量肯定优先考虑。尖子班的授课老师学习纪律抓得紧,课堂以外学习氛围也很浓。
尖子班整体学习能力要更高,班级学习氛围好。尖子生和尖子生在一块,就会形成1+1>2的效果。尖子生喜欢学习,在这个班级当中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状态。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习,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会更高。
我见过很多基础好脑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或者马虎,分数原本不高的学生,进入重点班后,不到一个学期,考试成绩名次蹭蹭往上提,后来甚至超过了原来在重点班的学生。
重点班主动要求去普通班的学生也见过。
我的一名学生在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尖子班生活后,感觉自己不适应尖子班的学习节奏,因为他习惯把课堂所教授的知识,找时间自己慢慢吸收,而在重点班,学习的节奏基本都是在课堂上,而自习课,老师又会布置新的学习任务,这让他没有了自己慢慢琢磨的时间。
后来转到普通班后,他能很快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腾出大把的时间去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后来这名学生的成绩在全年级位列前茅,甚至比尖子班大部分人成绩还要好。
所以说让不让孩子进重点班,这是要区别对待的。不要觉得孩子成绩好就一定要进重点班,也不要认为孩子成绩差就不配进重点班。
这个成绩在小生初时,迷惑性更大。
02
不是适得其反,是伤害,一个真实的例子,孩子小学学习习惯不太好,家长利用各种手段,把孩子安排进一所心仪的学校,结果,那所学校 名靠前,主抓成绩。孩子住校说话了,被家长接回家教育一周;孩子作业没有完成,被家长接回去教育一周;孩子去寝室的时候洗漱时间长了,被家长接回去教育一周;等等等等。差不多一个学期了,孩子几乎没有住成校,这样经常性被家长接回去教育,孩子的对学校的畏惧感消失了,有些纪律公然不遵守了,学习下滑是小事,不想上学才是令家长头疼的。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反倒是一些普通的学校,校长能够正视排名,也就不给老师超强的压力,老师压力相对小的情况下,是有精力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这一点太重要了,普通学校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各种分析,各种批评;一些单纯追求分数的学校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一个电话,家长带回去自己教育去。老师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一个非常聪明的男生,在学校的重点班,他会因为上课一个莫名其妙的笑容被叫家长,被叫家长的次数多了,同学们都孤立他,觉得他不被老师喜欢,同学们当然也不喜欢他,他生气就欺负同学,他的班主任就说他有心理问题。后来,这个男生真的有了心理问题,疫情在家里学习成绩提高很多,一到学校,直线下降,直到不能去学校,一到学校门口,不是拉肚子 是发烧,反正立马有病。
他妈妈气的快要疯了,后来,建议她妈妈把孩子调到普通班级,换个老师。调班之后,这个孩子一切都很正常,一个多学期后中招,顺利考上了一所省重点高中。
尖子学校,尖子班老师们的心理压力超级大,老师们的心理压力会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加入无法摆脱的心理压力之下,最后顺延给家长,特别是家庭中的母亲。到了这种程度,孩子在班里学习环境一点儿也不安全,到了家里想要放松一下,结果家里的氛围更是一点就着。失去安全的学习环境,学生需要超级强大的抗压力能力才能完成学习。稍微弱一些的孩子,基本上都会被不安全的学习环境打垮。
家长只看到学生的分数,完全忽视了不安全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的伤害,在他们的生命中,这样的伤害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 遇到刺激性事件,就有可能被点燃。
另一方面,进尖子学校,进尖子班,家长需要花费不小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花的时候家长非常大方,花了之后心中就有了一个结,想买孩子的好成绩,一旦看不到这个结果,家长的情绪会变化成各种花样施加给孩子,这种打击的伤害性也非常强。
不如陪孩子一起学习,现在的很多家长知识水平都非常高,利用工作之余把孩子的教材读通读懂,分类分析 彻之后,再研究一下孩子的测试题,接下来和孩子一起学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话,完全可以放心的把孩子送进一个按照政策就近分配的学校,省出接送孩子的时间,多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老师一起努力,说不定能够培养一个班级的好学生呢。
南阳家长汇综合自知乎网小眼睛、宝丫妈咪
长按识别加入南阳家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