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钢网De-SPAC模式闯关港交所,产业互联网平台缘何逆势获资本青睐?

时事新闻2023-09-06 17:44:48无忧百科

找钢网De-SPAC模式闯关港交所,产业互联网平台缘何逆势获资本青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作为B2B赛道备受瞩目的龙头公司,找钢网再度向IPO发起冲击。

8月31日,特殊目的公司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Aquila”)发布公告,其将与钢铁数字化交易平台找钢网签署业务合并协议,找钢网计划以De-SPAC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上市)模式提交上市申请。若交易顺利完成,找钢网将成为首家通过 De-SPAC路径在港上市的公司。

找钢网在2012年由王东与王常辉、饶慧钢联合创办,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找钢网的数字化平台录得三方钢铁交易量约占中国三方线上钢铁交易市场总额的38%,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三方钢铁数字化交易平台。

在发展过程中,找钢网成为国内各传统行业产业互联网争相模仿的对象,它自身也是一级市场的宠儿。在找钢网过去完成的六轮融资中,吸引了险峰长青、真格基金、经纬中国、IDG资本、华晟资本、首钢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入局。

但找钢网的上市之路却是一波三折,2018年,找钢网申请港股IPO已经通过聆讯。但后来因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找钢网在2019年主动终止上市进程。四年之后,找钢网通过De-SPAC模式再度闯关港交所。若交易顺利完成,这将不仅意味着找钢网圆梦IPO,对港股SPAC市场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SPAC热潮兴起,找钢或成首家De-SPAC模式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复苏中的港股市场,现阶段新股发行数据并不够理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港股新增上市公司33家,同比增加19.23%;IPO募资总额178亿港元,同比下滑9.91%。其中,募资超过1亿美元的IPO项目仅6家。

受港股市场整体环境影响,不少企业和投资机构着手研究SPAC上市模式。据了解,SPAC全称为“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一般由创始人、管理团队、天使投资人、私募股权基金等具有一定公信力和威望的人士发起设立。

与传统IPO不同,SPAC上市主体并没有任何业务,只有一个有现金的壳公司,却可以通过IPO的方式募集资金,进而对未上市的实体企业进行并购、整合,使目标公司通过和SPAC合并重组完成上市。

2021年前后,SPAC在美股市场兴起。ARC集团CEO Abraham Cinta在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与传统IPO的繁复审核相比,De-SPAC的本质是反向并购交易,SEC和交易所对并购标的企业的审核会远小于直接IPO的企业。“这让一些原本打算直接IPO却仍有瑕疵,或者一些还没有营收的企业有了提前上市的机会。”

随后在2022年,港交所引入SPAC,当年就有14家SPAC递表,其中有5家成功上市。ARC集团管理合伙人张晓悦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港股市场SAPC新规无论是对SPAC发起人还是IPO投资人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对De-SAPC的要求也更为严苛。

“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2022年上半年和2021年相比,标的公司越来越有话语权。我们判断,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境外市场会全面进入De-SPAC时代,De-SAPC的数量也会逐步超过SPAC IPO的数量。”她向记者表示,虽然对于即将上市的企业来说,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但经SPAC上市的本质是反向并购交易,这也是De-SPAC过程中不需要承销商参与的原因所在。

据了解,港交所De-SPAC 要求比正常IPO更高,公司除了满足 IPO 标准,还针对性地引入了 PIPE (上市后私募投资)机制,PIPE金额需要达到公司估值的 7.5%,且目标公司投资额的至少 50%需来自于至少3名机构投资者,每家资产管理总值不低于80亿港元。

在此次采用De-SPAC路径上市的找钢网,正获得众多机构的追捧。公告显示,托克香港等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商作为找钢网的战略投资人参与投资,徐州臻心、渝隆集团、东方资产管理、四川璞信、宁海真为、许昌产业投资、上海昊远、Gold Wings Holdings Limited及郑州诚信等财务投资人、大型国有投资人参与投资,合计对此次交易投入约6亿港元PIPE融资。

合并前找钢网的投前估值超100亿港元,合并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Aquila有约10亿港元的SPAC托管账户,加上约6亿港元的PIPE融资,找钢网融资额约16亿港元,将成为2023年以来按融资规模排名第三的香港上市交易。

由重到轻转型,轻资产数字化平台释放发展潜力

在港股市场发行并不够理想的大环境下,找钢网缘何逆势获得青睐?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主要原因在于资本方对其轻资产数字化平台潜力的看好。

过往,找钢网的收益产生来自两种业务模式:一是数字化平台模式,即轻资产模式;二是自营模式,即重资产。2019年,找钢网开启了平台化转型,逐渐减少自营业务规模。2020年8月找钢网剥离出自营业务,实现国内自营业务的完全出表。由此,找钢网转型为国内钢铁电商行业的轻资产平台公司。

对于从自营业务起家到逐渐剥离自营的历程,找钢网创始人王东在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曾解释称:做自营业务,找钢网的初衷在于更好的了解行业,研究用户。通过自营业务,公司参与交易全流程,研究行业和消费者,深入了解行业痛点进而更好地用平台化解决问题。经过多年的摸索,找钢网已针对钢贸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出了众多方案,以期解决从采购到运输、仓储、定价、销售、结算、发票、售后的全生命周期难题。

“如果不做自营,我们无法理解如何订货、发货、入库、定价、结算、售后等环节存在的问题,那研发出的各种系统和数字化产品就很难触及用户‘痛点’。如今结合过往探索、总结的经验,开发的系统能有的放矢。通过尝试用数字化来解决问题,从最初发起计划到最终货物完成销售、结算,财务分析,整个过程透明化、数字化。”王东表示,目前找钢网推出了“一全七快、融资易”的服务,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自营业务也可以从找钢网“功成身退”。

自营业务剥离后,找钢网成为国内第一个完全平台化且交易全闭环的B2B平台。经过四年的转型,找钢网的业绩增长不再依赖于资本支出及上游供应商资源,并建立起一个“规模越大、协同效应越强、人效越高、现金流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的商业模式。

数据显示,找钢网数字化平台三方钢铁交易吨数由2018年的810万吨增至2022年的362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45.4%,年交易额由2018年的349亿元增至2022年的16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6.8%。

毛利率方面,随着找钢网数字化平台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其毛利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5.4%、25.5%、25.4%及32.3%。同时,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受益于2023年交易服务及交易支持服务的不断发展,找钢网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相较2022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

本文标签: 融资  找钢网  港交所  互联网  ipo  轻资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