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
插画 | 谢嘉颖
旁人眼中的“怪咖”
凡人无法理解这类人的脑回路,当回顾马斯克的成功轨迹时,你会发现,他始终都是走在世代前列的那个“怪咖”。在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他果断转去钻研电子支付平台,又在其市值大增后,将视野转向太空科技与新能源汽车。
这类“怪咖”,往往集追捧与争议于一身。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以及疯狂的科技达人,横跨卫星服务、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三界的罗斯布拉特在某种程度上都与之相近。
时间管理狂人
在2023年《华尔街日报》CEO理事会论坛上接受采访时,马斯克谈到了自己的日程安排,他说自己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凌晨2点才会休息。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工作狂之一,他每周要工作80—90个小时,这也就意味着,他每天的工作时长在12个小时以上。
这是众多马斯克主义者的共性:任正非在华为初创的那几年,几乎每天睡在办公室;库克每天早上4点30分开始工作,经常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董明珠28年未休过假……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想成为马斯克主义者,先要成为工作狂。
典型理工男
在马斯克的世界中,大部分问题皆可通过技术解决。他往往能将抽象、复杂的概念与商业计划结合在一起,无论是SpaceX还是特斯拉,总能以科技为名,为其带来丰厚的回报。
在这点上,马克·扎克伯格也许有着高度的认同。作为企业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他创建社交媒体Facebook,就是基于“技术改变世界”的理念。雷军则同样秉持此观念,在多次尝到成功的滋味后,建立起了庞大的小米产品“国度”。
科幻小说狂热分子
出自《银河系漫游指南》的“Don't Panic!”(莫慌!)、出自伊恩·班克斯的作品《游戏玩家》的“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我当然还爱着你)和“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请阅读使用说明),这些科幻小说中的名句都曾出现在马斯克的事业当中,他也直言自己是个科幻迷。
杰夫·贝索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以及比尔·盖茨都曾公开表示过,他们喜欢读科幻小说。也许在这些人心中,与其读科幻小说畅想未来,不如自己亲手创造未来。
“X”代号迷恋者
在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马斯克对字母“X”情有独钟。马斯克任职的首批企业中,就有“X.com”。尔后,他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叫“SpaceX”,著名的特斯拉公司的热销产品是“Model X”。不久前收购的Twitter,也被“X”的名字所取代。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XÆ A-Xii”,虽然州政府的规则不允许,但也抵挡不住他对“X”的迷恋。
在这点上,马斯克独一无二,纵使商业大鳄有所偏好,但如他一样对某个字母保持迷恋的,却寥寥无几。不过在喜欢冒险和探索未知方面,商业巨擘们从未止步,譬如,王石迷恋挑战珠峰。对马斯克主义者来说,冒险带来的巨大刺激,永远让人着迷。
天才型选手
12岁那年,当别的同学还在为期末考试而挣扎的时候,马斯克已自学编程,并成功开发了一款游戏,高价卖给了大公司。24岁时,他所开发的Zip2,已经为他狂揽几千万美元。
众多成功人士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孙正义18岁便在校园内靠卖电子游戏获利100万美元,19岁时靠卖专利又赚得第二桶金;比尔·盖茨19岁创建微软。当一个人拿到“天才剧本”,在生命早期就实现经济自由后,“跨界”“冒险”似乎已是他们日后的必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