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行贿“被留置”87天后刘晓东归来,百润股份下一步将往何处去?

时事新闻2024-05-29 03:48:42无忧百科

涉嫌行贿“被留置”87天后刘晓东归来,百润股份下一步将往何处去?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从公告被实施留置到解除,整整87天后,百润股份董事长刘晓东归来。

自2月27日公司“官宣”董事长被留置后,刘晓东及百润股份的近况近来备受关注。在5月21日的业绩会上,这也是关注焦点,在屡屡追问之下,彼时公司董秘耿涛透露“董事长可以指示工作、签署审阅文件”。直至5月23日,公司再次“官宣”刘晓东被解除留置。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百润股份董事长刘晓东因涉嫌行贿被实施留置的事件,无疑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会导致公司的管理层出现不稳定因素,影响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战略执行,对公司的声誉和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等。

其执掌的百润股份,也同样经历了不平静的87天。5月16日公司宣布一项巨额定增计划终止。此外,公司发布财报,其存货期末价值增至历史新高,存货周转速度显著放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减少四成。

如今更受关注的是,下一步百润股份将往何处去。

刘晓东“被留置”的87天

5月23日晚间百润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收到汉中市南郑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解除留置通知书》,汉中市南郑区监察委员已解除对刘晓东的留置措施。

此前的5月21日百润股份业绩会一开始,投资者就密集追问董事长刘晓东被留置的最新进展。彼时公司董秘耿涛回应道,“董事长可以指示工作、签署审阅文件。如有相关进展公司将及时公告。”

对此,百润股份并未披露更多细节,只是在消息发布当天表示,公司生产经营及管理情况正常,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立案调查并留置,意味着被调查对象因涉嫌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且监察机关已掌握部分违法事实及证据,但需要进一步调查重要问题。

2月27日公司披露《关于重大事项的公告》,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刘晓东被实施留置。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刘晓东个人因涉嫌行贿而被立案调查并留置。

两则公告之间相距整整87天。

资料显示,百润股份成立于1997年,起初以香精香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2003年开始进军预调鸡尾酒市场,成立子公司巴克斯酒业,推出RIO(锐澳)牌预调酒。

知名品牌定位专家与危机公关专家詹军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高层被留置通常会引起市场信心与股价波动,会影响到企业的决策效率与执行力、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品牌形象与声誉、内部管理与员工士气。

然而,从公司董秘耿涛的回应来看,刘晓东虽然被留置,但仍可以指示工作、签署审阅文件,受访者认为,这表明公司的日常运营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但长期留置及其后续影响仍需密切关注,应积极通过透明沟通和稳定运营来减轻这些潜在影响。

巨额募资终止

在刘晓东被留置期间,百润股份还于5月16日晚间发布关于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公告。去年8月份,公司曾发布定增预案,计划募资不超过20.25亿元,用于建设产能扩建项目及研发检测中心等。

时隔9个月,百润股份的定增计划终止。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8月,百润股份曾发布定增预案,计划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约3.15亿股(含),募资不超过20.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投资于巴克斯酒业江苏、天津、佛山、成都等多个产能扩建项目,以及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巴克斯酒业(成都)研发检测中心项目等。其中,产能扩建项目投资金额为20.4亿元,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投资金额为9382万元,巴克斯酒业(成都)研发检测中心项目投入资金为1.98亿元。

对于上述定增计划终止,百润股份方面表示,自公司披露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以来,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相关中介机构一直积极推进本次发行的各项工作。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及公司自身项目建设进度,经与各方充分沟通、审慎分析后,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百润股份还表示,公司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是公司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及公司自身项目建设进度等诸多因素后作出的决定,公司目前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进行,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与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存货期末价值增至历史新高

除此之外,在刘晓东被留置期间,百润股份发布的业绩数据也暴露出隐忧。根据财报,2023年百润股份营收、利润双双创纪录,但多项财务数据值得警惕。去年末和今年一季度末,其存货期末价值增至历史新高,存货周转速度显著放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减少四成。

根据财报,公司2023年全年营收首次突破30亿元,归母净利润超过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近26%和55%,双双再创新高。在原材料成本下行和产品结构升级带动下,预调鸡尾酒和食用香精两大主业的毛利率都提升至67%以上。系列亮眼数据可谓成就了百润股份的高光时刻。

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马良在5月21日举行的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3年毛利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产品结构的优化、规模效应的释放、部分原材料价格的降低。

但公司经营现金流却大幅回调。2023年末,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9.0345亿元大幅下滑至今年的5.62亿元,下降近38%。

对此,公司方面解释称,主要是支付的烈酒原材料采购款、税费增加及去年同期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综合所致。

同时,2023年末公司存货期末账面价值接近7.8亿元,同比大涨46%,占总资产的比例首次超过10%。今年一季度末存货期末账面价值8.64亿元,同比大涨45%。存货中增长最多的是自制半成品,从年初的2.68亿元增长至年末的近6亿元,大幅增长124%。

对此,马良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存货增长主要由威士忌熟成项目存货增加所致,截至目前威士忌存货占公司总存货的比重为80%左右。

袁帅认为,存货周转速度放缓,公司存货期末价值增至历史新高,存货周转速度显著放缓,可能导致资金占用增加,影响现金流净额。威士忌业务投入增加,公司近年来大力投入威士忌业务,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时间进行熟成和品牌建设,这可能也是导致现金流净额下降的原因之一。

威士忌布局前景未知

事实上,威士忌业务成为上述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询问的焦点。百润股份2016年决定加码烈酒业务,于2021年正式建成崃州蒸馏厂用来生产威士忌、伏特加、金酒等烈酒品类。

公司方面在上述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其威士忌成品酒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发布。威士忌成品酒中,公司将重点做好麦芽威士忌、调和威士忌的品牌孵化和产品开发;预调鸡尾酒的系列产品中,公司后续会有以威士忌为基酒的新产品推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2019年以后,中国的高端啤酒格局发生了变化,百威一枝独秀局面已经被打破。那么百润要想打破它自身发展的天花板,增加营收利润以及提振股市,就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威士忌业务在中国整体发展非常不错,国内是RIO在做推进,现在尚未形成国内国外两个阵营。

那么布局威士忌到底前景如何?百润股份能否借助威士忌从而找到第二增长曲线打破营收瓶颈,目前来看仍未知。

目前整体而言,“威士忌还是以苏格兰为主体的外资的格局。”朱丹蓬坦言。

国内威士忌八成左右的市场常年被海外企业占据,这从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2022年威士忌累计进口量3282万升,而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2—2023中国威士忌产业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国产威士忌总产量仅约为2.2万千升。不仅是百润股份,整个国产威士忌品牌要想在国外成熟品牌手中分得一杯羹,都面临极大挑战。

国产威士忌与国外威士忌品牌目前还不可同日而语。詹军豪认为,主要是消费者心智认知及文化历史所导致。从历史与文化来看,国外尤其是苏格兰、爱尔兰等地的威士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国产威士忌难以短期追赶的。从品牌认知角度而言,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高认知度和忠诚度是国产威士忌需要时间积累的。而国产威士忌在消费者认知方面仍有待加强。部分消费者可能仍对国产威士忌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品质不如国外品牌。

朱丹蓬认为,国产威士忌关键是没有品牌的必要性,工艺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整体看并不是太好,未来随着新生代人口红利不断叠加,威士忌跟洋酒、烈酒以及鸡尾酒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际巨头在中国的基地相继落成,也会带动国产的氛围,但国产威士忌只是一个补充型的产品定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