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切走的蛋糕,该还给华为了?

时事新闻2024-05-29 01:57:50无忧百科

苹果切走的蛋糕,该还给华为了?



题图|视觉中国

最近,iPhone 15又降价了。

自去年10月以来,iPhone 15系列机型的价格就已发生调整,但促销行为只限于第三方渠道。这次不一样——降价的是官方旗舰店。

最新价格显示,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iPhone 15全系售价创下新低,基础版售价仅为4599元,与主流购物平台的第三方店铺持平。

当官方价格与第三方渠道持平,苹果等于正式宣告,它已经走上了“价格战”之路。

“价格战”三个字的意味,连最不熟悉商业的消费者都清楚——它意味着没有其他牌能打了,于是品牌为了保销量只能降价。

这一切事出有因,最明显的证据来自销量端。

曾经作为“高端手机”代名词的苹果,去年以来一直受到强劲对手的挑战,销量一降再降,连最懂苹果的分析师郭明錤也无法坚持看多iPhone,转而把目光转向了苹果的其他产品,试图通过新产品寻找全新的成长空间。

成长空间在哪暂且不论,但当下有个确凿的事实不容忽视:曾经属于iPhone的高端智能机的江山正在从它手里溜走,并被华为拿下

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1170万台,市场份额高达17%,而苹果出货量1000万台,份额15%,位居中国市场第五,出货量同比罕见下降高达25%。



这不是华为第一次战胜苹果。上一次发生这样的局面在4年前。但华为的这次胜利却是极为重要、不可撤销的一次,因为相比4年前,现在的一切都不同了。

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品牌能够永远坐在功劳簿上,但不断创造“新功劳”的品牌可以

iPhone荣光淡去

2020年,在华为因为外部原因“跌倒”之前,它曾是唯一一个曾经在高端市场上打败过苹果的中国品牌。2020上半年,600美元以上价位段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以44.1%的份额略超苹果,两家几乎平分了国内高端手机市场。



2021年,华为跌倒之后,苹果迅速扳回一局,并在之后几年稳居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当时业内盛传“跌倒华为,吃饱苹果”,其中的不甘与落寞可想而知。

但“跌倒”的华为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反倒是苹果最后的“荣光”在“吃饱”之后渐渐淡去。

没有创新成效的苹果,在2022年迎回了老对手华为,躺着赚钱的好日子几近结束。那一年,华为带着迟到的Mate 50系列归来,重新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也让苦等华为已久的用户等到了华为翻身。

2023年的Mate 60系列的发布点燃了市场情绪,用户重新看到高端市场上的国产曙光,也正式拉开高端战役再次对决的帷幕。

2024年4月,华为Pura 70到来,在和Mate 60系列组成“双旗舰”的情况下,华为终于重夺高端市场“冠军”,而苹果也不得不无力地面对当下,开始以降价挽回市场。

降价的背后,是坐在“功劳簿”上的苹果,已经耽于“运营”和“商业”太久,忘记自己的起家之道正是突破式创新,而自己的品牌力与粉丝文化,也同样来自于“创新“。

这或许不算太冤枉,回顾一下这几年间的主要产品就可略知一二。

2021年的iPhone 13,把摄像头从竖放变成了斜放、缩小了“刘海”;2022年的iPhone 14用13的同款芯片,1200万像素主摄镜头,用户后知后觉得出结论“13香”;2023年的iPhone 15号称“近几年最大幅度的升级”,但看完测评博主的介绍后,连果粉也开始犹豫换不换iPhone 15了。

在三代产品的蹉跎之下,苹果曾经用“创新”为自己打造的“品牌力”已经消耗殆尽

用户记得住的创新远在2007年的那场发布会。那时乔布斯把手机带入了iPhone时代,之后的每次发布会堪称科技界春晚,引起无数果粉熬夜等待。但后来,就只有万年不变的“后iPhone”时代,越来越失望的粉丝只能枯坐屏幕前创作关于无趣iPhone的梗图。

当“Think Different”不复存在,苹果的品牌哲学便躺在功劳簿上愈发保守。而反观华为的这几年,每款手机都带来了曾经只有苹果才能创造的“突破”。

2021年的华为P50系列是首款出厂预装鸿蒙系统的手机;2022年的华为Mate 50系列,华为首次使用了“昆仑玻璃”,将手机的抗摔性能提升10倍,并首次加入北斗卫星消息功能;2023年的华为Mate 60,将卫星消息升级为天通卫星通话功能。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卫星,华为的创新力,现在或许只有仰望星空的马斯克可与之一战。

而2024年发布的华为Pura 70更是王炸,外观更新了摄像头模组,卫星通信能发图了,摄像第一次增加了一英寸镜头,还可伸缩旋转——可以说从设计到影像能力再到芯片,Pura 70系列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用户告诉笔者,他2021年买过一次苹果实在是出于无奈,而现在对这些用户来说,是回到华为怀抱的时刻了。

因此,与其说华为在市场份额上的胜利属于它自己,不如说也属于消费者:在华为与消费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市场终于不再只认苹果的“功劳簿”,而回到了智能手机最初的焦点上来:创新

华为艰难求存

创新的背后是华为过去几年中艰苦卓绝的付出,这是如今手机业务日渐式微的苹果不可比的。

一直以来,苹果的“低研发率”就饱受诟病。从公开数据来看,苹果近5年时间的研发费用率一直在5%-6%左右徘徊,不说和华为比了,硅谷其他的巨头比如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科技巨头的研发费率都超过10%。

研发费用率低,成果也不够。对于苹果这些研发投入产生的成果,马斯克曾有一句锐评:“性价比实在不高”。

就算我们将苹果乏善可陈的手机暂且放到一边,只看它今年终端的最大王炸——5月发布的最新M4芯片,也并没有多少惊喜。因为GPU核心与M3的GPU核心数量一样多,M4被测评家们普遍认为“没有亮点”。

更底层技术来看,库克任期内上一个推出的计算平台还是2014年披露的Apple Watch,而这一产品的主导者也不是库克,而是苹果前任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

后者如今已经离职,这正是其创新力下降的另外一个表征。近期苹果离职的核心人员多到库克必须着手组建一个新团队,已经有媒体开始研究它未来可能的组织架构了。

而反观华为,其在2023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64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3.4%,10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11万亿元。



从成果上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PCT申请量在全球位居榜首,在2023年公布了6494件PCT申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



来源:PCT通讯

而且与苹果那样顺风顺水的成长史不同,华为的研发和成果产生于极端困苦的条件之下。

2021年时,无“芯”可用的华为陷入困境,终端业务收入接近腰斩到2434亿元,接近2017年的水平(2404亿元)。也正是在那一年,苹果趁机吞下了华为留出的市场份额,开始在高端市场一家独大。

但面对困难,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态度是:“我们不会把手机业务关闭掉,也不会卖掉。否则的话,我们辛辛苦苦打造的这个品牌,说没了就没了,我们这么努力求生存,有什么价值呢?”

苹果市场份额高歌猛进,但研发与产品端却陷入停滞。大洋此端痛苦的华为选择了埋头修炼内功,一边收缩业务一边高压研发,最后造就了一套可以自我造血的研发产品体系。

这些研发成果中有一部分是来自被动的。比如芯片,其实早从2004年开始,华为就成立了海思半导体,立志在硬件上实现“不求人”。此后更是在封锁的禁区中加大芯片投入力度,并于2023年正式实现突破与量产。

又比如操作系统,当时华为面临“失去安卓系统的使用权”可能性,一位华为高管曾表示:“我们愿意继续使用谷歌和微软,但没有办法。”最终华为转而选择自主研发操作系统进行自救,接着鸿蒙系统便正式诞生并于2021年首次在手机上搭载。

当然,更多的突破则来自主动的探索,比如长期钻研卫星通信最终让Mate 50系列成为行业首个获得天通和北斗卫星通信性能双五星等级认证的大众智能手机;2022年发布的华为影像XMAGE则承载着华为在移动影像领域多年的积累,从光学系统、机械结构、成像技术、图像处理等四个维度,构建起了华为移动影像未来发展的技术范式。

最终,在Mate 60系列手机上,华为实现了销量突破。据Counterpoint数据,2023年全年华为手机销量同比实现了52.1%的增长,同期苹果下滑1.9%。

而今年备受追捧的华为Pura70系列背后,更是耗费了无数的心血与辛劳,也在带领华为见证更为厚重的成功。

Pura 70绝地反击

如果说华为Mate 60系列的销量碾压背后有用户对华为的需求被压抑之后的市场情绪因素,那么,到了2024年,当华为和苹果把品牌力的“老本儿”重新拉回起跑线之后,华为Pura 70系列的成功是华为真正用技术和产品实力发起的一次硬核大反攻。

今年4月,华为Pura 70 Ultra和华为Pura 70 Pro两款手机在上架1分钟内,就已显示售罄,用销量证实了华为技术和产品力带来的号召力。



华为Pura系列由P系列升级而来,全面对齐Mate系列,组成华为的“双旗舰”。从产品力来看,华为Pura 70系列也的确从各个维度重新定义了这个系列,无论是影像,还是信号、卫星通信、屏幕等,现场体验之后只能说,是iPhone用户不敢想的效果。

此外,极具辨识度的镜头模组和旋转可伸缩的摄像头更是炸翻全场,提前预定近年来最大的设计突破。

对比之下,iPhone 15系列显得无比乏力,因为超大杯Pro Max使用的潜望长焦镜头还是华为2019年发布的P30就有的,设计更是乏善可陈。

当最后的“设计”壁垒也被突破,只能令旁观者感叹一句:苹果危矣

当然,可能还会有人担心:2019年华为也实现过一次这样的成就,但随后就“跌倒”了,那以后呢?

一个简单的事实可以消除这个疑问,也最能验证本次成功的历史性重大意义:华为如今已经完成了1.3万颗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华为Pura 70更是实现了产业链90%的国产化率

那些曾经可能被“拿捏”的部分,如今再也不是掣肘

分析机构 TechInsights发布报告预测,在华为Pura 70与华为Mate 60双旗舰的带领之下,2024年,华为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5000万部,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12%大幅提高至2024年的19%,并重新夺回中国市场榜首位置。

“苹果在中国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TechInsights的高级总监隋倩说。

写在最后

曾经为乔布斯作传的沃尔特·艾萨克森在其所著的另外一本书《创新者》中说:

所谓的创造性飞跃(灵光一闪的瞬间)其实是一个渐进过程的结果,当思想、概念、技术和工程手段都成熟的时候,创新就会随之出现。

如今伴随着创新力与销量双双下滑,这个最高的评价可能给不了苹果和库克了,因为功劳簿上出不了创新。

而回头看华为这四年,那些“渐进的过程”华为已经在倒下又逆袭的时间里悄然经历,伴随着华为Pura 70系列的成功和市场份额的回归,也许是时候大胆说一句:

现在是属于华为的“飞跃”时刻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