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促减碳,一场绿色基因与ESG的双向奔赴

时事新闻2024-05-29 00:30:50无忧百科

合成生物促减碳,一场绿色基因与ESG的双向奔赴

今年4月,沪深北交易所正式发布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对我国上市公司在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作出明确规范,有助于指导上市公司更加全面披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成果,也促进投资者可以更加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从而采取对应的投资决策。

01 合成生物战略奠定绿色基因

自今年5月1日起,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正式实施。将这一指引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标准逐一对比,可发现两者披露要求颗粒度存在差异。

如在应对气候变化层面的节能减排措施中,A股指引比GRI标准增加了“研发和提供绿色产品与服务”这一类别。GRI标准则额外要求报告主体披露节约和提效举措导致能源下降的定量数据成果。

4月30日,华熙生物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报告中,上述两项标准均有体现。

具体而言,新实施的A股指引第二十条指出,“披露主体应当积极通过改进工艺、升级生产设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生产能效、研发和提供绿色产品与服务、改进和强化管理等措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美丽中国建设。”

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高碳排、高能耗的传统产品可能会受限制,企业如果不加速转型,也会被迫退出。

华熙生物是知名的生物科技及生物材料公司,以合成生物科技为驱动,持续探索更健康、更绿色的产品,这一点已经深深烙印在其企业基因之中。


华熙生物合成生物科学馆

以其核心的生物活性物质“透明质酸”为例,早期行业主要通过动物提取法(鸡冠)获得透明质酸,200公斤鸡冠只能提取1公斤玻尿酸,不仅提取效率极低,产品纯度也只有50%-60%,且动物来源在养殖期间会产生大量资源消耗和碳排放。而公司在国内首次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透明质酸”,用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方式替代动物提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透明质酸的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及资源消耗。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华熙生物开发了合成生物学生产透明质酸的技术,已经实现透明质酸实验室发酵产率超73g/L,是原来的4倍以上。

除透明质酸外,合成生物技术正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通过生物科技可实现用生物基材料来替代传统的石化基材料,甚至是那些需要从动植物中提取的稀有或昂贵成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与当前监管层的政策引导高度契合,体现了科技与政策的双向促进。


合成生物研发设备

去年,华熙生物上市首款生物表活产品,天然生物表面活性剂Bloomsurfact-枯草菌脂肽钠。这项产品使用红糖作为碳源。红糖源自天然甘蔗,为可持续可再生资源,此举显著降低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该产品的生产过程不涉及有机溶剂合成工序,避免了有害化学试剂的使用和残留,与化石来源的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无毒且使用温和,因此直至加工生产的相关商品投向市场后,也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刺激,并因较高的生物降解性,进一步减少了对环境的长期污染。

另外两款益生菌护肤品原料微美态ME-2、ME-3采用天然可持续物料,通过工艺优化大幅减少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的添加使用,在生产过程中无需纯化精制,因此完全无废水排放。华熙生物直接利用100%发酵原液,不仅从源头避免了水污染,还极大简化了生产流程。在调配护肤品时,也无需额外添加水,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环保性能。

02 践行绿色低碳生产

原料产品处于源头环节,提升原料本身的“含绿量”对整个产业链意义深远。华熙生物积极践行绿色制造理念,持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优化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不断探索资源与能源的综合利用新途径,努力践行绿色低碳生产运营模式。

传统的动物胶原蛋白提取依赖大规模的动物(如牛、猪)养殖。2023年,华熙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上市,该胶原蛋白采用GRAS安全菌株,使用可再生碳氮源,进行细胞工厂生产,无任何动物源物料使用,显著降低了与养殖相关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在生产环节,华熙生物也将绿色理念贯彻到工厂建设和生产运营中。

目前其已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绿色工厂,并从生产自动化、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废物资源化等多个方面着手,成功建立了绿色工厂标准体系,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同时在运营中,华熙生物积极实践生产环节的能源循环再利用,如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和热能集中利用于工厂采暖、热水供给以及员工餐厅的热能消耗。此外,其还大力推进能源的综合利用,将污水处理厌氧阶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并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引入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于生产和办公,提升绿色能源占比。

反映到实际成效上,华熙生物《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其天津工厂、济南工厂建成屋顶光伏与污水沼气发电设备,年发电量合计约352.2万度,温室气体减排量约2008吨二氧化碳当量;济南工厂于报告期内引入外部生物质供热共计38283吉焦,替代原先的天然气锅炉,温室气体减排量约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物料运输环节,华熙生物优化原有存储方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料转移罐运输物料,减少聚乙烯塑料袋使用量;加强设备间的联动,减少物料的周转,从而节省包装材料使用量。

在消费环节,华熙生物正通过替换装产品、策划品牌活动等方式,鼓励消费者循环利用容器,以减少资源浪费。在产品包装中,华熙生物选用了FSC认证的纸质包装材料,以此实际行动支持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此前自2020年起,华熙生物旗下子品牌“润百颜”已连续四年开展次抛“空管回收”计划,通过发放无门槛优惠券、次抛空管兑换正品等吸引消费者参与。截至2024年1月,“空管回收”活动已累计开展14期、回收超1041万支空管,共有超11万人次参与其中。

正如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在《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致辞中说道:“我们深知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更是公司长期竞争力的体现。”华熙生物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不断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为推动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标签: 能源  化学  减碳  微生物  华熙生物  绿色基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