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从0到1的突破后,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位于上海的外高桥造船厂建造中,目前已完成了18个总段的建设,将于2026年年底前通过试航。
人形机器人是当前业界瞩目的产业“核爆点”,近日,该领域国家首个公共平台在上海揭牌成立。这个由国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将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平台支撑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同时加快开源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研发。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城的上海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近日,第一财经集中走访中发现,在国产大型邮轮、人形机器人等为代表的高端、前沿产业创新突破的背后,渐现了这座城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因地制宜形成的“上海路径”。
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苏楠对第一财经表示,近年来,上海通过三个层面的“聚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强动能。在宏观层面,集合“五大中心”的功能定位,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之间相互赋能,实现协同效应。在中观层面,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效能。在微观层面,大力集聚和整合更高能级科技创新要素,推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产业转型升级早,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早,目前已经形成了“(2+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所谓“2+2”,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融合、推动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两转型,这是上海产业的发展方向;“3+6”是上海正在全力推进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 4+5”是上海加快布局落地的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和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
当前,上海依托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提升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大型邮轮项目总建造师周琦告诉第一财经,被称为“2号”的邮轮和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相比,船身更长、总吨位更重,拥有更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在建造效率上,从下坞到交付的工期将压缩8个月左右。
停泊在上海吴淞国际客运码头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新华社图。
大型邮轮制造的突破,让中国造船业摘取了“三大明珠”的最后一颗,也跻身邮轮制造的全球顶级俱乐部。同时,这也对应着技术和流程的进步,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里面有多达2500万个零件、100多个船舶动力系统,以及与乘客相关的餐饮、公共服务区域和娱乐系统等多种子系统集成,验证了中国邮轮供应链初步形成,也是国际合作的最终结果。”周琦说。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海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以“应用牵引、场景驱动”为导向,支持人形机器人本体、具身智能大模型、灵巧手等关键技术攻关;深化工业制造、服务等领域人形机器人应用,争取三年内实现1000台规模化应用示范。同时加快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推动万台智能机器人进智能工厂,2025年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500台/万人。
不同产业、不同要素之间的交叉、耦合,以及相互赋能,也成为上海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一大特点。
商汤科技打造了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模型及研发体系,引领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其中,金融、医疗等诸多领域正在加快大模型的场景应用。
商汤科技高级总监段琦表示,商汤科技研发的医疗健康大语言模型,聚焦健康管理、患者服务、临床诊疗辅助以及医学科研四大领域,已经覆盖智能自诊、体检咨询、用药咨询等20余个细分医疗场景。
智能工厂建设是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关键之一。
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副处长吴春平此前告诉第一财经,上海的智能工厂建设今年要实现“3个70”,也就是分级分类建设70家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测评率达70%、新建L3级以上智能工厂覆盖率达70%。“分级方面,产业大脑包括产业级、行业级、企业级、工厂级、终端级,分类指的是每一个产业会有不同大脑,比如有汽车、船舶、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领域。L3级更适合的是企业级的大脑,L4级就比较适合做产业级的大脑。”吴春平说。
不仅是本土企业,得益于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作为外资来华的第一站,大量外资企业也成为上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
安波福亚太区运营总监徐晓莹在上海安亭的智能化工厂告诉第一财经,这是集团在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家工厂,不管是运营效率还是信息的透明度,都在全球领先。这套完全在中国本土化研发的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正在加快输出到韩国、印度等全球市场。
上海嘉定安波福智能化工厂生产车间。新华社图
从科技创新策源到产业创新
我国很多产业链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卡脖子”技术问题,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前端的科技创新力量。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在“大零号湾”成长起来的科创企业,节卡机器人常务副总裁常莉表示,节卡机器人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离不开“大零号湾”在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方面的建设作用,这里不仅汇聚了交大、华师大两所“双一流”高校、10多所科研院所,以及近200家国家级、市级研发机构,还聚焦工业机器人、AI+生物医药、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输送人才的活水,共享产业链集聚的资源优势。
苏楠认为,上海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已经构筑集群性优势,从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角度看,已经形成闭环效应。一方面,新科技驱动产业发展,以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导技术催生新产业,并支撑上海各类实体经济发展,“很多机器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上海汽车、船舶、港口设备等产业大量应用,推动了下游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产业向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为科技提供不断创新和迭代的新空间和新场景,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倒逼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持续创新和升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由于很多新技术、新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领域各国的基础和水平还比较接近,为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提供了便利。
10年前启动的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厚积薄发,推动上海的科技创新的高度、浓度、速度持续提升,也为上海今后持续掌握产业的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地位提供了支撑。
数据显示,2014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5433家,2023年已达到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猛增,为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提供了土壤。截至今年4月,上海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共91家,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二;总市值超1.2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的又一大优势在于,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和外资研发中心。
5月15日,作为“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上海光源目前有34条束线、46个实验站服务用户实验,已经进入满负荷运行的黄金期。未来5~10年将更有力地支撑前沿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赵振堂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光源开放十五周年学术论坛”上表示。
“未来5~10年,上海应启动新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建设。”赵振堂说,目前国内外同步辐射光源已经进入第四代快速发展时期,国际上已经建成3台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此外还有10台在建,5台计划建设。“面向未来,上海新一代同步辐射装置需要进行重大的策源创新”。
同样位于上海张江的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下称“李所”),正聚焦探索宇宙中最难解的奥秘。
5月27日的采访中,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李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对第一财经介绍,李所在第一个五年建设期,形成了天文与天体物理、粒子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三大研究方向,组建了各研究方向的科研队伍。
目前,李所正发挥大科学研究范式的优势,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全所围绕‘极端宇宙条件下物质的起源与演化’进行全方位深入探索,以期实现重大突破。”张杰说,李所希望用三个5年的时间,形成基础研究的 “上海学派”,到2035年建成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基础科学研究所。
从2021年在全国首设“基础研究特区”,上海基础研究越来越向前沿、向无人区拓展。与此同时,上海完备的金融市场、庞大的人才队伍,也推动上海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数据显示,上海全市人才规模达到675万人,仅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人才数量就超过80万人。
在苏楠看来,发展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此,上海要在已有聚合优质科创资源和主体的基础上,前瞻性地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新能源等前沿领域,进一步完善人才考核评价和企业市场激励等相关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和潜能,争取在五大未来产业方向上取得引领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