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上市”后股价疲软,员工期权价值大幅缩水?极氪回应

时事新闻2024-05-25 22:49:07无忧百科

“最快上市”后股价疲软,员工期权价值大幅缩水?极氪回应

路特斯之后,李书福手上又一张“王牌”登陆美股市场。5月10日,吉利控股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极氪于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ZK”。这是吉利系第九家上市公司,也是当前最快上市的新能源车企,用时37个月(3年零1个月),领先于“蔚小理”等一众新势力。

然而,当行业震惊于“极氪速度”的同时,一种微妙的气氛却在极氪内部弥散开来。一方面,仅一年时间,极氪的估值便惨遭腰斩;另一方面,有员工在社交平台抱怨称,股票发行价较当初公司承诺的期权价值缩水至1.5折。

5月25日,极氪方面答复南都·湾财社记者称,员工期权每股100元、极氪上市后员工年包工资缩水等情况都不存在,“都是谣言”。

另一边,“最快上市”后极氪股价表现也较为疲软。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上市以来十一个交易日里,极氪跌多于涨,市场活力不足,换手率连续8个交易日低于1%。截至当地时间5月24日收盘,极氪报收23.38美元/股,跌9.8%。



而极氪成立至今,虽营收、交付规模逐年指数级攀升,但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且现金储备有限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基本面仍存薄弱的极氪,是否能说服资本市场为前景买单还存在未知数。

37个月!最快上市新势力车企

在新势力的赛道上,极氪这个名字已经冲出了无人问津的时期。作为一颗年轻的种子选手,其后发之势却如疾风骤雨,迅猛追赶着前人的步伐。

创立于2021年3月,极氪次月便推出了品牌首款产品猎装车极氪001。而该产品经过不断的升级换代,已发展成为撑起极氪全品牌销量的顶梁柱。

2022年11月,极氪第二款产品、纯电MPV极氪009正式上市。2023年4月,极氪第三款产品、紧凑SUV极氪X上市。今年2月,极氪001焕新发布。4月,极氪基于全新浩瀚-M架构的首款产品极氪MIX亮相北京车展。



随着当家产品愈发完善、产品矩阵不断扩充,极氪的交付量亦逐年稳步攀升。2021年,极氪交付超6000辆,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翻倍至7.19万辆,而到了2023年,年度交付已达到11.87万辆,2024年1-4月,极氪累计交付近5万辆。成立至今累计交付突破24万辆。据官方口径,从0到10万辆,极氪耗时18个月的时间,而从10万到20万辆这个区间,极氪耗时8个月,领先不少友商。

而在资本赋能上,创立至今,极氪共收到过两笔创投融资。2021年8月,极氪经历了Pre-A轮融资,注入了来自英特尔投资、博裕资本、哔哩哔哩、宁德时代和鸿商集团的5亿美元。

2023年2月,宁德时代、宁波通商基金、越秀产业基金、衢州金控旗下合伙企业以及个人投资者Amnon Shashua发起A轮融资,投入极氪7.5亿美元。

今年5月10日,极氪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再次募资4.41亿美元。若承销商行使其超额配售权,则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415万股ADS,募资将达到约5.07亿美元。

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极氪上市之夜激动表示,“37个月,极氪刷新了新能源汽车品牌从发布到IPO的最快纪录”。在此之前,蔚来上市的最快成绩是4年,而小鹏、零跑、理想分别是5年、近7年和7年。

员工期权价值缩水至原来的1.5折?

极氪回应:谣言

值得注意的是,企查查显示,A轮融资后的极氪估值高达130亿美元,但极氪在IPO前的市场估值仅为51.3亿美元。一年时间,估值腰斩,巨大的落差不容忽视。

“私募阶段的估值只是一个少数人群体之间的价格博弈,没有任何市场公开的支持与验证。”谈及极氪估值腰斩,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湾财社记者分析道,过度乐观的泡沫随着市场增速放缓、各品牌亏损发展的压力下,后续投资者对估值的可实现性有着更苛刻的要求。

不过,沈萌认为,造车终究是为了上市积累财富的手段,所以即使是估值腰斩,对于初创期的创业者和投资者也会有不菲的回报。

据“易简财经”分析,按极氪首日收盘时69亿美元的市值来计算,第二轮的投资者们的亏损降至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平摊下来,每家亏损约5亿元。而截至当地时间5月24日收盘,极氪市值已经下滑到不足58亿美元,投资者们的亏损将进一步扩大。

除了令投资者心碎,来自社交平台信息显示,极氪的上市也让一部分手握期权的员工有苦难言。

据悉,极氪以每股21美元发行了210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每份ADS对应10股普通股,照此计算,一股普通股的价值约为15人民币。



然而,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极氪上市后不久,有自称极氪员工的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中发帖表示,当初入职公司给出的期权价值为一普通股100元人民币,这也就意味着,如今手中股票价值打了1.5折。

在该帖下方,不少网友对此发表评论。有人科普称,很多员工工资的总包价格包括期权价值,因此期权价值缩水直接影响到实际年薪。也有人透露,“(极氪)内部已经炸了,拿着几千块钱套牢员工好几年。”而针对该帖,有11名网友认为“言辞过激”,9名网友认为“符合事实”。

目前,上述帖子已无法查找,湾财社记者曾尝试联系发帖人但也未获进展。有自称知情人士表示,极氪内部已不让讨论此事。

5月25日,极氪方面答复南都·湾财社记者称,员工期权每股100元、极氪上市后员工年包工资缩水等情况都不存在,“都是谣言”。

不过在同平台过往(上市前)有关极氪的入职讨论中,湾财社记者留意到多个网友提到过HR谈薪时“股票是按100一股算”之类的表述。

极氪脆弱的基本面

在2023年的市场洗牌中,众多品牌历经激烈的价格战洗礼,部分品牌已黯然失色。

但极氪汽车却凭借强劲的市场表现,在这场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据极氪招股书披露,该公司近三年的营业总收入从2021年的65.28亿元猛增至2023年的516.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1.4%。

然而,随着“价格战”成为2024年汽车行业的常态,各车企在成本和利润上均面临双向挤压。极氪汽车虽然营收激增,但净亏损也在逐年扩大。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3年,极氪的净亏损分别达到43.63亿元、79.34亿元和83.47亿元,累计亏损超过200亿元。这也显示出,尽管极氪在市场份额上有所斩获,但其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仍面临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极氪汽车在今年2月底正式发布了全新极氪001,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800V高压系统,却“加量不加价”,较现款最初指导价有所下调,但与当前官方优惠价持平。这也大概率是极氪在面对小米等强劲对手不得已采取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极氪在营收上取得了显著增长,但其财务状况却不容乐观。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至2023年,极氪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价值分别为38.94亿元、35.62亿元和32.61亿元,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低于同期零跑、“蔚小理”等友商水平。

与此同时,极氪的负债逐年攀升,这三年分别负债110.11亿元、254.5亿元和357.96亿元。这也导致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分别为92.22%、130.67%和132.00%。

基本面的薄弱成了资本市场踌躇不定的理由。继首日开盘股价涨超30%后,极氪上市以来已有十一个交易日,却跌多于涨,换手率连续8个交易日低于1%,截至当地时间5月24日收盘,极氪报收23.38美元/股,总市值57.89亿美元,跌9.8%。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镜安

本文标签: 极氪  期权  上市  股价  股票  普通股  股东大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