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行射出“三支箭”,深圳楼市突然火了。(517楼市新政:首付最低15%;取消购房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
短短几天,深圳各大开发商纷纷传来捷报,售楼处灯火通明,中介机构报告也显示看房量和成交量均大幅上升。
这时候,市场上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些观点认为深圳楼市的繁荣只是短暂的,政策效应一旦消退,市场将再次陷入低迷。
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市场已经触底,当前的政策将有助于市场恢复,并开启新一轮增长。
相信这也是大多数持币观望者所纠结的地方,现在,到底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
我们的观点是,可以坚定看好深圳楼市。
最主要原因,是深圳房地产市场告别了“高供应时代”。
土地供应与房价之间存在直接而深刻的联系,正如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师托马斯·索维尔在其著作《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中所强调的观点:减少土地供应往往预示着房价的上涨。
以20世纪7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当时其房价迅速攀升至美国最高水平,远超全国平均值,而这一时期加州人民的收入增长、人口增长却低于美国其他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房价的飙升并非单纯由人口增长驱动,而是源于加州制定的严格限制土地使用的法律法规。
在深圳房地产市场,你能看到相似的情况,回顾过去十年深圳居住用地供应情况:
2014年居住用地成交:1宗
2015年居住用地成交:4宗
2016年居住用地成交:3宗
2017年居住用地成交:2宗
2018年居住用地成交:9宗
2019年居住用地成交:12宗
2020年居住用地成交:31宗
2021年居住用地成交:38宗
2022年居住用地成交:34宗
2023年居住用地成交:13宗
2024年,截止5月24日,居住用地成交:1宗
从2019年到2020年,深圳楼市迎来一轮快速上涨行情,还记得当时华润城润玺一期的爆火,引发深圳市场摇号代持、百万茶水费、假离婚炒房……
为了抑制楼市过热,深圳当时出台了史上最严的“715新政”,并开启了深圳楼市的“高供应时代”。
在2020年以前,深圳居住用地供应往往是1宗,4宗,3宗,2宗……
而到了2020年以后,深圳的居住用地供应大幅增长,2020年31宗,2021年38宗,2022年34宗。
在2023年,深圳楼市已经偏冷,居住用地供应也开始大幅缩减,降低至13宗。
而到了2024年,深圳真正告别了“高供应时代”,截至5月24日,深圳居住用地仅供应1宗。
在居住用地供应充足的时期,市场上的新房数量较多,购房者的选择也随之增加,形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买家通常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房价相对稳定或增长缓慢。
相对的,当政府对居住用地的供应实施限制,市场上可供开发的土地数量随之减少,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供需失衡将推高房价,使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房价上涨通常较为显著。
你现在去买房,可能感觉中介态度很好,房子也随便挑,但是当这些库存消化完毕,深圳可能再度陷入“一房难求”的局面。
坚定看好深圳楼市的另一个原因是:区别于北上广,深圳城市的开发度最高,土地空间最少。
从长远看,像2020-2023年的居住用地高供应,是不可持续的。
2015年,深圳制定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这份文件规定:到2020年深圳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不变,即划出不少于974平方公里不可开发的土地,大约占深圳1997平方公里的一半。
去掉生态控制土地,在剩余可开发的1023平方公里中,深圳建成区面积已到达927.96平方公里(2020年),意味着可新增土地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
这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还涵盖了居住、商业、产业、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种用地。
“十四五”期间,深圳计划供应居住用地不少于 15 平方公里,如果按照理想的居住用地供应占比30%来计算,“十四五”之后,深圳仅剩约15平方公里的住宅用地供应。
不仅土地资源稀缺,深圳的人口增长也是最高的,而住房自由率则是最低的。
2023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为1779.01万人,创历史新高;比上年末增加12.83万人,同比增长0.73%,增量位居北上广深之首。
从2018年到2021年,深圳常住人口的住房自有率从34%下降至23%,随着常住人口规模的扩大,住房自有率不断下降,租房人群不断扩大。
因此从本质上看,深圳自然拥有强劲的购房需求。
假设深圳进一步放开限购,并落地首付比例最低至15%,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不仅会让深圳本地的购房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也将吸引全国富裕家庭的资金流入,深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经历价格和交易量的快速上升,从而推动整个市场的繁荣。
纵观全国,2024年调整土地供应计划的有三类城市:
第一类城市,逆势而上,虽然市场不好,2024年住宅供地面积依然大幅增长。
如烟台,2024年住宅供地同比将增长61%,还有厦门,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量(面积)将同比上升53%。
第二类城市,顺势而为,大幅缩减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量。
除了深圳,还有东莞,2024年住宅供地面积同比下调了62%!
看下图,你能感受东莞有多狠,这个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住宅供地计划仅约为珠海的40%,而珠海人口仅247万。
第三类城市,各类保障房、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的供地面积为零,只供应商品房用地。
如镇江、扬州,2024年均取消了各类保障房的供应,全是商品住宅用地,因为保障房的供应会一定程度冲击商品房市场,不利于去库存。
这说明许多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不尽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地房地产市场的表现。
如深圳和东莞等经济更为健康、财政状况较好的城市,没有必要依赖销售土地来解决短期财政困难。
这些城市在房地产市场管理上可以更为灵活,例如在市场表现不佳时可以选择减少卖地,以避免过剩和价格下跌。
还有一些经济发展较慢、财政压力较大的城市,即便房地产市场表现不佳,仍需通过卖地来解决财政困境。这些城市可能将土地销售给城投公司以获取融资,用于支付地方公务员的工资等日常开支。
通过这些对比,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城市独特的市场动态,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