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特许5年收回?都不是好欺负的主啊

时事新闻2024-05-25 03:16:24无忧百科

30年特许5年收回?都不是好欺负的主啊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投了3亿,签了30年的特许经营权,结果不到5年,就没了。

事情得从2018年说起。

江苏商人张老板得知甘肃岷县在进行供热项目招商后,就比较心动,考察了一圈,确定了投资意向,于是当年5月份就成立了岷县宏源热力公司,拿到了岷县供热的30年特许经营权。

30年,独家经营,这项目前期投资不小,但后期可以说是稳赚。

于是乎,张老板就开干了。

当地招商引资也给了不少优惠,老张花了1500万拿到了109亩地,就盖起了供热厂。

建厂房、买设备,这得花不少钱,岷县还有不少老小区,设备老化比较严重,得更新城区的管网、换热站,又是一大笔。

根据张老板的说法,这些投资总共花了3.7亿

熬过了3年疫情,熬过了动力煤的大涨价,公司亏损了1个多亿,在张老板以为终于能赚钱的时候,变故来了,2023年6月份,张老板特许经营权就被解除了。

咋解除的呢?一封律师函。



根据律师函的说法,被解除特许经营,是因为张老板的宏源热力公司,不太行,原因有以下几点:

1、涉诉、负债已经让宏源热力公司资不抵债了,不少资产都被查封;

2、资金困难,公司运营都成问题;

3、设备维护、安全管理都不到位,不能诚信经营;

4、拖欠农民工工资,群众投诉量大…….

于是,30年的特许经营权被解除,宏源热力公司也被接管,这张老板肯定不干啊,说这是侵吞民企资产,场面一度很难看

好好的招商引资,怎么这么快就闹翻了呢?



张老板说,他投了3亿多,2019年开始,他也确实是甩开膀子干了,各项工程啥的,都是紧锣密鼓。要说张老板也不容易,搞工程的钱很多都没付,被人家一路官司天天追债。

比如,宏源热力公司从天津的一家公司买了保温管,总共花了1800多万,但是到了该付款的时候,只付了430多万,欠了1376万;再比如引电工程,70万的工程款,只付了一半



而土建的部分更复杂,本来由河南的一家建筑公司承包,后来双方因为工程款打起了官司,换了一家宁夏的公司,结果和新的承包公司也闹掰了,又为1000多万的工程款打起了官司

最惨的是,宏源热力还牵连了一家上市公司。

宏源热力从上市公司南华生物采购了不少供暖锅炉等设备,但是从第一笔合作就不太顺利,2019年,宏源热力买了台锅炉,价值2400多万,它只付了700万。



前前后后,宏源热力差了南华生物7009万,本来坏账率20%,现在特许经营权没了,坏账率就可能得到50%,因此,南华生物还被深交所下达过问询函。

这期间,从供应商到客户,从施工方到物业公司,张老板的官司一场接一场,相关金额累计高达1.25亿,被执行金额6600多万,终本案件金额3500多万

这中间,公司的股权、30年特许经营权,都曾被张老板质押或者抵押,宏源热力和张老板的限制消费令高达28个

赌就赌管网建成,躺平挣钱。

结果,特许经营解除,岷县的供热,由城投平台接盘

城投平台在这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也挺有意思。

2018年之前,岷县的供热就是由城投平台旗下公司来负责,当然,口碑也一般,2017年的时候,就有用户发帖,“前前后后停暖,粗略一段竟有月余不曾供暖”。



这大概也是岷县想换供暖公司的原因,2018年,张老板入局了。

虽然是特许经营,但是,城投平台始终没放弃供暖这块。

根据张老板的说法,2020年的时候,自己已经建了俩锅炉了,结果呢,岷县通过城投发专项债,又搞了俩锅炉的“备份”

搞了备份不算,2021年7月,城投和南华生物子公司城光节能商量要搞个合资公司,也是搞供热,也是特许经营,结果,城投公司说好的出资也没出钱,于是地方开会,同意城光节能虽然没证,但也可以先收费了



这就有点乱了,相当于啥呢?特许经营权给了宏源公司,但城投找了个备份,虽然他没有特许经营权,但政府允许他先收费

张老板为啥同意呢?他不是欠着城光节能母公司南华生物的钱吗?

现在城光节能也想供热,但他没有管网,只能租宏源的,每年的费用3600万,这么一来,宏源跟南华生物的债务不也能解决嘛。

但后来,很多事就不太对了,2022年,岷县建了二号热源厂,投资建设主体,就都是城投公司了。

一个县城需要这么多供暖公司吗?其实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城投为啥要这么做呢?

主要说是宏源供热的温度不达标,投诉太多了,2019年这事还上过央视,所以地方很不满意。

要说宏源为什么供热不达标呢,看完前面大家就都明白了,这公司一直被人追债,动力煤价格还涨了好几倍,钱肯定不够的

现在经营权一被拿走,他可不完全抓瞎了吗。

不管咋说吧,民生项目的招商引资,审核应该很严格,谈好的事情,人家前期想方设法把基础搞完了,现在因为供暖不达标、诉讼多这样的原因就直接收回经营权,人家的投入也不提给不给补偿,你说未来谁还敢跟你做这样的业务啊?

现在煤价又下来了,之后接盘方,可以说是直接摘桃了。

一场招商引资,变成一地鸡毛。

还是等最终的法律判决吧。

本文标签: 城投  宏源  供暖  特许  张老板  经营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