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社会、学校和家长三方关注的新焦点。学生们的想法在信息社会里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新,而与此相对的却是学校相关教育的明显滞后。2000年9月,上海率先在全市约400多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尝试实行学生心理健康“自助”。实验运行半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的张志刚老师介绍说,在实行试点的学校,每个学生都会拿到一本《心理健康自助手册》。《手册》分小学、初中和高中3种,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设置各种辅导活动,如谈话、游戏、唱歌、绘画等。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是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会培养健康积极的自我感,发展人际(与老师、同学、父母、社会人)交往的能力,提高承受并克服挫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减负”。
最近,上海市教委对28所中学的5000名学生作了一次有关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后感到轻松了许多;95%的学生对该课程表示有兴趣;喜欢心理老师的学生占68%;另外还有54%的学生表示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除了在学生中取得良好效果外,心理辅导课的另一重要成效是,它帮助教师形成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共识。不少接受了系统培训的教师表示,心理辅导课不是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授课,也不是传统的政治课或德育活动课,教师的工作不是要使教学内容如何主题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而是要运用智慧来设计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和体会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各项指标,辅导课对教师提出了一个高要求,使教师不再当一个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而是一个平等的共同的参与者。
据悉,目前上海已在中小学全面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