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一方向或顺序。句子解释就是叶尖都朝下在墙上铺的十分均匀,没有一片叶子重叠起来,连空隙也不留。
2、温度一天天低起来,田野的红薯快要收获了,新耕种的冬麦,也透出嫩黄的芽儿,一行行的,一顺儿朝上地生长着。走在去学校的路上,看到眼前的景象,我忽然想,地球对于新麦苗就没有吸引力了吗?为什么这新麦苗是朝上的呢?我又想,那红薯秧子,如果挂在墙上,不也成了“爬山虎”了吗?它们在地面上的时候,叶子也不是“一顺儿朝下”的啊——它们大多自然伸展,或者向上翘起,很少有向下的。看来,仅用“地球引力”来解释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向下”,是远远不够的。
3、有独无偶,改作文的时候,偶然发现一个学生这样描写松柏树:松柏树的叶子一顺儿朝上……是这样的吗?我快步下楼,看一看校园里的几棵松柏树。是的,松柏树的叶子朝上长的太多了,不过,也有少数向下的,在树叶的凹处或者有空隙的地方。看来,仅仅用“地球引力”四个字,来说明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朝下,就更值得推敲了。
4、我把上述现象给学生讲了,这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我要求他们礼拜天到家里、地里,走走、看看,然后把看到的东西写成文段。学生的文段是这样写的:我家有一棵爬山虎,是缠络在一棵树上的,那上面的叶子,最外面的,叶尖一顺儿朝下,而里面的叶子就不是这样了,叶尖朝什么方向的都有,有一些小叶子,非但叶尖不朝下,反而朝上指着。
5、红薯的叶子是深绿色的,有些已经有干枯的迹象了,有些叶面上还有小孔,是被虫子吃着了。这些叶子朝下的很少,叶尖所指的方向,如果画出一条线,大致是和地面平行的,也有叶尖向上翘起来的。
6、新生的麦苗刚刚探出小脑袋,鹅黄色,嫩得很,一行行的,新苗儿全部朝上,这是麦子在向上长。地球的吸引力把他们紧紧地锁在地面上,可他们生长的力量,使他们的初芽儿,呈现出勃勃向上的气势。
7、杨树的叶子也不全是向上的。杨树的枝条大多倾斜着指向天空,枝条下面的叶子向下的多,枝条上面的部分,叶子向上的多;枝条上又生的枝条,叶子既不向上,也不向下,而是指向枝条的旁边。
8、辣椒的果实是向下长的,有青的,有红的,它们的重量比叶子大,自然就向下了。而叶子就不同了,有向下的,也有向上的,还有卷起来的。
月季的花,都生在每一枝的顶端,有红的,有粉红的,大多面向苍天。这顶端的花朵,如果枝条上又分长出几个嫩枝,这几朵花就挤在一起,花儿也不是全向蓝天了,向东,向西的都有,只有一朵向天开放。
9、看了这些文段,我的心情微微陶醉了,我情不自禁地给他们批上了“精彩”两个字,还加上一个感叹号。我也明白了,叶圣陶先生笔下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一顺儿朝下,既是地球引力的结果,又和它们爬在墙上的位置有关系,还跟叶子的轻盈、茂密有关系。的确,我的判断没有错,如果红薯也爬上墙的话,它们的叶子也会一顺儿朝下,但是,它们长在地面上,叶子就不会一顺儿朝下了。不一样的树木,叶子的指向是不一样的,是各种树木自然生长的结果。杨树枝条上面的叶子自然向上,下面的叶子自然就向下;松柏树的叶子大多向上,和它们的生长方向以及簇拥得紧密有关。树如此,其它的植物,像麦苗、辣椒、月季花等等,不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吗?
10、我把这些文段以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他们在欣赏这些美丽而又真实的文段的同时,惊讶于大自然竟然有如此之多的不同,然而,这些司空见惯的、身边眼前的“美”,他们在这之前,竟然没有感觉出来。一个学生说:“真想不到,叶子向上向下,花朵向东向西,还有这么多的道理。”望着孩子们微笑的、若有所悟的脸,我心释然,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是一切知识、智慧产生的源泉。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解答,做更深入的探究与理解,往往会产生柳暗花明的新发现,新境界。纸上得来终觉浅。引导学生,好好读一读大自然这一本无字巨书,教学上的精彩之处自然会出现,学生们的心智当然也会悄悄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