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很多时候原因在家长。
文 | 金姬
经过了“超长暑假”之后,家长们终于迎来了“神兽归笼”的日子。但是,开学已经三周了,有关“开学综合征”的讨论仍然不绝于耳,面对学习压力和各种困扰,家长和孩子不知如何自我调适……
闵行区颛桥镇社事办、颛桥镇文体中心以及君莲学校于9月18日下午联合举办了“颛桥镇未成年人保护大咖论坛暨新学期心理调适课”,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心理学专家和教育专家与学生家长分享了一些实用、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
01
“开学综合征”是指假期结束、开学之始,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异常表现,可能出现拒绝上学、课堂上坐不住、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记忆力或理解力下降等表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主任程文红医生在现场表示,每年开学前后一段时间的门诊,都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开学综合征”。有的孩子可能一开始以为是身体生病,比如肚子疼,家长带ta看了很多地方才发现是心因性的。
在上海社科院特聘研究员、犹太裔亲子教育专家沙拉女士的眼里,所谓的“开学综合征”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把这种焦虑传递给了孩子。
当然,如果孩子一做作业、一考试或者一去学校就觉得不舒服,家长需要引起警惕,看看是否需要学校心理老师介入。
在上海市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杨敏毅老师眼里,开学前的适当焦虑是很正常的,就好像放假前夕大家都会很放松。她特别提醒现在的家长,要接受孩子在某些领域或者某些科目“不擅长”,承认孩子可以“平庸”。而“卷”这个词,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大家应该正常、积极、适度的“卷”,而不要盲目去“卷”。
杨敏毅老师
02
很多时候,孩子的心理调试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正如程文红医生所说,“每周一次看诊时间不可能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这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
而这时,摆脱“病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家长宁愿孩子“身体病了”,而不愿去承认是“心里病了”。家长还担心带孩子去医院看心理门诊,一旦确诊,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涯。
杨敏毅老师表示,学校对于这些孩子有保密义务,并且会积极配合医院。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就诊隐私泄露,或者受到异样的眼光。程文红医生马上补充说,“我回忆了一下,还没有因为小朋友来看心理门诊而影响ta后来的求学,反而有些小朋友心理调适以后回归正常状态,后来考上了名校。”
沙拉女士建议学校给予心理出现困扰的孩子更多的宽容和包容,也希望孩子们学会接受“不完美”或“有瑕疵”。
此次大咖论坛上,颛桥镇发布了《君莲“心”计划》课程。2023年,由闵行区教育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牵线,闵行区君莲学校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一起联合打造《君莲“心”计划》课程,涵盖“绘出你的心色彩课程”与“脑科学营地”两大项目。
强化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关爱,是“家校社医”联盟的共同责任。希望“开学综合征”,今后不再成为一个话题。
推文引用“伪诗经”谐音骂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致歉了
正副国防部长全干不了了……
深挖 | 潘迪华:93岁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