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行为,千万不要和孩子做交易

母婴育儿2023-09-18 18:08:16无忧百科

这些行为,千万不要和孩子做交易

微信推送规则改版了,未被星标的公众号文章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错过。为防走丢,小伙伴们都加个星标吧,步骤如下~

“宝宝,把这个吃完给你玩半小时手机。”
“乖,不哭了,我们吃糖糖。”

上面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用好吃的、好玩的来和宝宝做交易,是很多家长常用的哄娃秘诀。

但是,家长很快又会发现,这招只能用一两次,下次还想孩子听话,就得拿出更大的诚意。与日渐加码的奖励相对的,是孩子越发敷衍的态度。到最后给出再大的奖励,孩子都不为所动了。

不仅如此,用物质奖励和孩子做交易,还潜藏着长远的安全风险。


交易换来的听话

会削弱孩子内在动机

当家长企图用物质奖励来“驯化”孩子时,结局就已注定会失败。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对一件本身有内在回报的事情给予外在奖励时,反而会削弱这个人做这件事的内在动机。原因是他会开始变得注重外在奖励,而不再专注于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甚至会开始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就是为了获得奖励,如果没有奖励,那就没必要做了。

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理由效应,衍生自社会心理学家L.Festinger的相关理论,后经Edward L. Deci等社会心理学家实验证实存在。套用到育儿场景中,就变成了大家都熟悉的那一幕。

例如孩子本来挺喜欢弹钢琴,可若你以零花钱为饵,要求孩子每天练习1小时,那弹琴这件事情就从兴趣变成了一个任务。


孩子开始无法享受从指尖跃出音符的快感,反而越来越不耐烦一首曲子重复千百遍的枯燥。


做得好可以奖励

“做完”不适合奖励

我并不反对用适当的外在奖励激励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比如说向孩子许诺这次考试有进步我们就去野餐,这样的奖励我认为是合理的。

奖励的目标应该是“做好”而非“做完”。物质奖励应该用来帮助建立对自身进步的渴望,而不是获得达成家长要求的报酬。

一项发表在美国心理学会期刊网站的研究发现,当外在强化依赖于做好某件事,那么这件事受过度理由效应的影响就会减少,孩子因学习表现良好而获得奖励,并不会减少他自己对学习的内在动力。


简而言之,不是不让家长奖励孩子,而是别把奖励当成筹码,要求孩子完成某项无实质意义的指令。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家长和孩子都进入“走物不走心”的恶性循环。



危险的潜意识

可能将孩子拉入深渊

很多家长没注意到,有时动不动和孩子“做交易”,可能会给孩子传达一种潜意识——你给我想要的,那我也给你想要的。而当这个“你”从父母替换到不怀好意的人,孩子很可能会滑向危险的深渊。


“想要和猫猫玩吗?来跟阿姨回家,阿姨家有好多可爱猫猫。”
“乖,给叔叔亲一口,带你去吃好吃的,别告诉爸爸妈妈哦。”


如此令人头皮发麻的言语,存在于现实中一个个拐卖、性胁迫案件里。这也是我一直强调安全教育、性教育的原因。当诱惑摆在眼前,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不劳而获,不是每个单纯的孩子都能保持清醒。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的一项研究统计了2000-2013年媒体公开报道的133个儿童拐卖案例,发现其中共有4例是孩童被哄骗后拐卖,12例是被亲戚和熟人朋友卖出。


图源:李春雷,任韧,张晓旭.我国被拐卖儿童救助保护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基于对近年133个公开报道案例的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06):16-25.

2021年6月四川某小区举行了一次儿童走失演练活动,“脱离”家长视线的两个小朋友,在短短5分钟内就被扮演“人贩子”的大学生志愿者“拐走”。


图源:红星新闻《儿童走失演练:不到5分钟 2个孩子就被“人贩子”拐走了》

想让孩子对这样的话提高警惕,家长自己先不要“明知故犯”。


医生妈妈说在最后

育儿是陪伴、引导、呵护,而不是和孩子斗智斗勇,更不是用孩子的听话来交换家长的满意。

对孩子爱的鼓励,不要变成了和孩子的交易。

end

参考文献:

1.Levy A, DeLeon IG, Martinez CK, et al.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s in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J Appl Behav Anal. 2017;50(2):206‐221. doi:10.1002/jaba.359

2.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he science of motivation.

3.Cerasoli CP, Nicklin JM, Ford MT.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trinsic incentives jointly predict performance: a 40-year meta-analysis. Psychol Bull. 2014;140(4):980-1008. DOI:10.1037/a0035661

4.李春雷,任韧,张晓旭.我国被拐卖儿童救助保护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基于对近年133个公开报道案例的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06):16-25.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1年8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图片来源pexels。

本文标签: 拐卖  交易  育儿  人贩子  性教育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