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低聚糖“闸门”开启,新一轮奶粉配方大战打响

母婴育儿2023-10-11 12:08:39无忧百科

母乳低聚糖“闸门”开启,新一轮奶粉配方大战打响

随着两种HMO(母乳低聚糖)原料获批国内应用,奶粉行业新一轮配方大战已经打响。

近日,国家卫健委批准2'-岩藻糖基乳糖(2’FL)、乳糖-N-新四糖(LNnT)可作为营养强化剂应用于婴幼儿奶粉等产品。“闸门”刚刚开启,伊利、飞鹤、君乐宝、宜品等奶粉品牌就宣布推出HMO儿童奶粉新品,蒙牛集团参股的虹摩生物还成为首轮唯一获批的HMO中国生产企业。

国内应用落地之前,HMO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在国内奶粉企业等待政策“闸门”放开的几年里,雀巢、惠氏、美赞臣、菲仕兰、雅培等外资巨头已利用跨境购渠道将HMO奶粉卖到中国市场,国产奶粉企业则在等待过程中完成了技术、研发和产品储备,并在今年陆续落地相关团体标准和行业共识。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HMO已成为划分高端奶粉标准的新标尺,国产奶粉在这一品类上与外资奶粉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目前,内外资奶粉企业HMO技术均已成熟,不存在所谓的市场先机或竞争优势,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实质影响。

政策落地

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的两种HMO原料:2'-岩藻糖基乳糖(2’FL)、乳糖-N-新四糖(LNnT),可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应用于儿童调制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其中,2'-岩藻糖基乳糖限制使用量为0.7g/L—2.4g/L(以纯品计),乳糖-N-新四糖限制使用量为0.2g/L—0.6g/L(以纯品计)。

消息一出,婴幼儿奶粉行业率先行动,伊利、飞鹤、君乐宝、宜品均宣布推出HMO儿童奶粉新品,行业新一轮奶粉配方大战悄然打响。

资料显示,HMO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的第三大营养物质,具有增强自护力、促进益生菌生长、抑制有害菌黏附、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调节机体免疫等多项功能。此次获批的两种原料仅是200多种不同结构HMO中的两个分支。

尽管HMO作为新食品材料在国内首次获准应用,但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已等待多年。

据国家卫健委公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多方解读,HMO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或上市使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上述两种原料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类别。

另据新京报记者从行业人士处了解到,作为进口婴幼儿奶粉头部品牌,惠氏早在30多年前就依托母公司雀巢开展了一系列针对HMO的研究,目前有相关专利超过80项,并在20多个国家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此外,雀巢2017年于欧洲市场推出HMO奶粉,达能也已推出高剂量的2'-岩藻糖基乳糖奶粉,这使得欧洲上市的HMO奶粉数量位居全球之最。此外,美国婴幼儿奶粉巨头雅培也较早布局了该品类。

此前进口HMO奶粉已通过跨境购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2018年,雅培HMO婴配粉进入中国香港,时任雅培营养品业务北亚区总裁对外表示,雅培第一个拿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并于2016年上市HMO配方奶粉。除雅培外,达能、雀巢、惠氏、美赞臣、菲仕兰均针对中国市场在官方跨境购平台上架港版或海外版HMO婴幼儿奶粉。


部分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的HMO奶粉。 电商平台截图

争相布局

在中国飞鹤看来,HMO应用“闸门”开启,对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来说是一次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会。各大企业都已为此提前布局。

飞鹤于两年前开展HMO定量探索,同时牵头制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7种母乳低聚糖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团体标准,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发了HMO国家标准物质和中国计量院标准物质。

飞鹤方面告诉新京报记者,HMO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价值已成为行业共识,但检测方法却是全球性难题。飞鹤已建立1次进样分离7种HMO的检测方法,不仅成本低效率高,且易于普及。在此之前,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研制的检测方法只覆盖了其中的6种。

今年7月,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起草,飞鹤、蒙牛、伊利、君乐宝、健合集团、雀巢中国、菲仕兰等国内外奶粉企业共同参与的《母乳低聚糖(HMOs)的科学共识》发布。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当时表示,希望通过共识,为母乳低聚糖的审批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其应用和研究,同时为消费者科学认知母乳低聚糖提供权威指导。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三新食品”公告中已列出两种HMO的适用范围、限定用量以及检验方法。飞鹤认为,按照现有规定要求,HMO在国内产品的应用不仅落在纸面上,也可以真正实现产品落地。

伊利方面认为,HMO的获批表明中国婴配粉行业的母乳研究及产业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接下来,随着母乳营养奥秘逐步揭开,这个领域会进一步细分,科研实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掌握的专利不断加速技术壁垒的形成,也意味着产品的差异化更加显著。

除在产品研发、标准制定上发力,头部企业已将目光投向HMO供应链。据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首批获准在国内生产销售HMO原料的企业仅有3家,即美国国际香精香料公司IFF、帝斯曼、虹摩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其中,IFF、帝斯曼为国际巨头,虹摩生物是唯一的中国本土企业,由蒙牛持股51%。

蒙牛方面告诉新京报记者,一直以来,HMO产业化技术牢牢抓在欧美巨头手里,成为中国乳企研发精准营养的“卡脖子”问题。如何获取“母乳同款”并实现产业化,是所有中国乳品企业的一致目标。虹摩生物HMO原料投产后不仅可为集团内部所用,还可为其他婴幼儿奶粉企业提供支持。

影响有限

由于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实行配方注册制,添加HMO新成分意味着产品需要重新递交配方注册申请,因此各大国产奶粉品牌率先在儿童奶粉品类发力。

一位奶粉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相较于海外市场和外资品牌而言,国内HMO奶粉起步已经落后。从行业角度看,眼下出生率下降,市场竞争激烈,众多奶粉企业急需寻找新概念、新卖点来维持销售增长,HMO也被视为继OPO结构脂(结构化脂肪)之后划定高端、超高端婴幼儿奶粉的新成分标尺。此前,国产高端婴幼儿奶粉主要打的是OPO、乳铁蛋白、益生菌等成分概念。

在某跨境购平台,目前一罐港版美赞臣HMO智睿奶粉(1段)售价约为224元,惠氏港版金装HMO奶粉(1段)售价为182元,皇家美素佳儿港版HMO奶粉(1段)售价为346元,雅培港版心美力HMO(1段)奶粉售价为297.8元。

现阶段还尚未能搜索到几大国产儿童HMO奶粉的身影。有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由于HMO原料应用刚刚获批,各家进口原料尚处于等待清关阶段,“产品研发已储备完毕,一旦原料到位,会第一时间安排生产。”另一家国产奶粉企业称,其HMO儿童奶粉新品计划售价在200元以上。


部分国产奶粉品牌HMO儿童奶粉即将上市。 网络截图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HMO有助于提升奶粉品质,使产品进一步接近母乳,但相关应用门槛并不高。HMO的国内应用虽然刚刚获批,但也给各大企业留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国内外企业技术都已成熟,均会按照要求进行添加,因此不存在所谓的市场先机或竞争优势,只不过现在可以公开对这一成分概念进行宣传,增加产品卖点,并不会导致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从国内乳企此次对HMO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到,国产奶粉创新和原料供应链建设均在加快,对跨境购HMO奶粉销售将产生一定影响。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本文标签: 奶粉  母乳  雅培  乳粉  雀巢  婴幼儿  益生菌  美赞臣  低聚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