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肺炎支原体
背景
近期,全国多地医院儿科出现较多的发热、咳嗽就诊的儿童。从小婴儿到学龄童,各年龄段都有,其中不少孩子中招导致发热不退。“肺炎支原体”一词持续登上热搜。那么“肺炎支原体”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今年感染的儿童这么多?为什么咳嗽、发热这么严重?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MP)一种常见的病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小的致病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从密切接触的亲属及人员密集的幼儿园、学校等环境开始流行,潜伏期2-3周,潜伏期内到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症状出现1周内传染性最强,各年龄段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儿童是最易感人群,高峰发病年龄是5岁以上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但目前研究表明发病年龄有逐步低龄化趋势。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有哪些症状?
感染肺炎支原体,不但可以引起支原体肺炎,也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首先经过2~3周的潜伏期。继而出现临床感染表现,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患儿一般存在发热,多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重症患儿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部分患儿发热时间较长,可持续2~3周,体温正常后仍可遗留咳嗽症状。
01重要提示
肺炎支原体感染就一定是肺炎吗?NoNoNo!不用害怕。儿童和青少年易感肺炎支原体,但它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
今年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年”,即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持续时间长,且症状重。截至国庆节后,各种儿童呼吸道感染来势汹汹,其中约20%-30%是感染了肺炎支原体。本轮感染症状更具多样性,且重症率更高、并发症更多。很多肺炎支原体肺炎存在肺实变。患儿高热不退,有相当一部分合并胸腔积液,甚至是大叶性肺炎,病灶累及到多个肺叶。今年很多样本都检出核糖体23SrRNA结构域靶位点2063基因突变。这一突变往往会导致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若考虑耐药存在,或者病情进展,则考虑换药,选用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或二线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再联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02重要提示
头孢有用吗?
作用不大。因为肺炎支原体的特殊的结构,青霉素类、头孢之类的抗生素对它作用是不大的。所以不要滥用抗生素,最好查清楚,一旦确诊,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线用药,具体抗生素选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03重要提示
是否一定要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至阴性?
不一定。肺炎支原体抗体会在体内维持一段时间(参考下表),如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急性期治疗后,此后若无临床症状反复,短期内(3个月左右)不急于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或者可以不复查,若有临床症状反复可再复查。没有必要为了了解支原体抗体有无转阴而复查。
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目前尚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根据其传播特点,预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咳嗽礼仪日常咳嗽、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掩住口鼻,及时丢弃污染的纸巾。如果没有纸巾,可用上袖或肘部遮挡。
2.做好手卫生经常用洗手液并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免洗手液擦拭双手。
3.保持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在人员密集场所,务必带好口罩。最后,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产生的抗体不具备保护作用,以后仍可能再次感染。所以家长们要注意秋冬季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防止受凉;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抗病能力!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