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芯片”未本土化 “土芯片”低效濒危 中国种猪需加速雄起!

三农助农2023-04-10 12:12:17佚名

“洋芯片”未本土化 “土芯片”低效濒危 中国种猪需加速雄起!

  全国政协委员、新盼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今年在两会中提案,完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项目研发和推广后补助政策,对核心育种场、保种场提供非洲猪瘟防控用地支持,鼓励种业企业多形式、跨行业跨国“引技”“引智”,解决当前“猪芯片”问题。

  我国在“猪芯片”这个问题上,确实没有话语权,我国本土种猪基本上处于面临灭亡的状态,甚至有的已经绝种。而且我们也应该明白,无论现在我们的复产工作取得了多么优秀的成果,只要“猪芯片”问题不解决,生猪养殖行业是永远无法拥有安全感的。

  现在我国的种猪问题非常严重:育种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符合条件的现代化育种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新技术应用滞后、技术人才短缺、种猪测定基础薄弱、单个项目规模小、疾病威胁严重、地方猪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

  进口种猪数量近年来明显上升,然而我们除了进口并未对其加以利用,最终造成了“洋芯片”没有本土化,而“土芯片”又低效濒危。

  可以说,曾曾祖代种猪长期依靠进口,直接影响了我国在非洲猪瘟冲击后产能恢复的质量、速度和效益,也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猪产业的发展,更是与中国生猪养殖消费第一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下一步,应该继续提高对“猪芯片”的重视和投入。国家应完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项目研发和推广后补助政策,同时发挥好现代种业国家发展专项基金的作用。对核心育种场、保种场提供非瘟防控用地支持,保障祖代种猪场的生物安全和运营能力。

  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建立真正可商业化推广、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种猪”选育-扩繁-推广产业体系。

  其实,这两年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科技智能化加持,行业高调的转型,好像给我们的感觉是养猪这个行业非常健康,可事实上,很多根部上的问题甚至属于传统范畴内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本文标签: 洋芯片  本土化  土芯片  低效  濒危  中国  种猪  加速  雄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