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房地产行业一定会再起来

时事新闻2023-08-31 21:04:22无忧百科

王石:房地产行业一定会再起来


8月25-27日,2023亚布力论坛第十九届夏季高峰会在深圳开幕。“聚焦大湾区,创新促发展——同心共建中国式现代化”是本届峰会的主题,万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名誉主席、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出席。

关于房地产,王石表示,将来房地产行业一定会进行结构性调整,至于商品房与其他住房的比例是多少,目前还不能确定,不过肯定的是,这个比例决定了未来房地产将如何转向,现在的开发商也将调整和洗牌。

“将之称为惊雷滚滚,还是乌云密布,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王石称,行业会存在,但是企业的调整会非常大。

近两年来,房地产行业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行业以后还有可能再起来吗?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调控政策优化措施也在近期密集推出。

那么。如何看待房地产的“落”?房地产还有“起”的时候吗?

王石表示,房地产处在周期调整之中,但房地产行业不会“死”。“房地产行业当然会再起来,任何行业都有周期。”王石回应称。但房地产的调整周期还没有完全完成,还得继续看。

短期惊雷滚滚还会继续,但房地产行业对中国以及全世界来说都是支柱产业,产业本身是不会改变的,这些企业起起落落那是很正常的。


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大幅调整

通过什么样的创新才能慢慢站起来?

王石列举了两个数据。

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是5平方米,那现在是40平方米,也就是提高了8倍。基本居住问题是解决了,房地产发展到了顶峰就会下降。

第二,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商品房占到80%,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将来的市场结构会改变。“现在大大小小的开发商会进行新的调整、洗牌,叫惊雷滚滚还是叫乌云密布,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行业还会存在,但是企业的调整会非常非常大”,王石说。

任何行业,包括房地产

只要需求达到了顶峰,就会下降。

需求达到顶峰的标志就是供求关系扭转,也就是说一旦我国房地产从供小于求变成供大于求,就可能不断下降。

王石还提到,在开放初期,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仅为5平,而当下已经达到了40平,前后翻了八倍,由此就能看出,居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更惊讶的是我国内地城市住房几乎是“商品房一家独大”,占比高达惊人的80%。即便纵观世界,这种情况也是绝无仅有。

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可以预测,2024年起,中国房地产行业一定会进行结构性调整。夸张一点的说,这甚至是“全新调整”。

对于房地产市场今后的走向,王石分享了他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和未来走势的预判。王石提到,中国房地产目前处于调整期,会面临如流动性问题在内的诸多挑战,但我们有着庞大的市场,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相信是可以克服挑战的。

王石也提到,房地产大规模的建设,拆迁是过去了,整个城市中心功能的需求发生了改变,现在才是开始。 对企业而言,其中存在着许多机遇。 比如双碳在国内有着非常多的应用场景,也是国家的发展方向,会诞生许多相关领域的企业,应给予关注。

在转型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

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调整阶段,部分房企经营遇到一定困难,特别是一些龙头房企债务风险有所暴露,影响市场预期。但这些问题是阶段性的,随着市场调整机制逐步发挥作用,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优化,房企风险有望逐步得到化解。

近几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一系列深度调整,房企的冷暖变化就是一个注脚。房企遭遇的压力和危机,只是行业大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眼下更需要化解的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风险。

今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17亿元,同比下降8.5%房屋新开工面积56969万平方米,下降24.5%;商品房销售面积665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大部分地方房地产资产价格出现明显回调。

当前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思路,应当从原先的防“过热”转向防“过冷”。对于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定调,给相关调控政策的优化打开了新窗口,为行业应变带来了新预期。


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变化程度仍不可低估。一方面,房企整体承压的局面仍未根本好转,且这一现状已经不是房企本身就能解决,需要在理顺市场机制、完善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尤其是部分头部房企风险暴露,可能给“保交房”和行业发展信心带来一定冲击,必须有所防范。

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风险的化解,还离不开整个社会外部条件的支撑。当前,在社会就业、收入预期、人口发展形势等出现新变化之下,房地产行业还面临着消费利空的压力。 (标杆企业智库)

--THE END--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陈慧霞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