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不仅自律,学习成绩也很好。”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不用父母操心,每学期都得奖状。”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字写得好,成绩也是数一数二。”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提醒一声就做作业去了,你呢?”
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孩子,最大的敌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吃饭稍微慢了一点,父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对比;回家稍微晚了点,父母在批评自己前总要提提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学习成绩进不了,父母非但没有鼓励认可,嘴里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近日,在南京六合就有一名13岁的男孩,受不了父亲永远夸别人家的孩子而离家出走了。孩子留下了一张纸条——“写给亲爱的爸爸:爸爸,我走了,你不用找我了。以后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你不该有我这样的儿子,再见了爸爸!敬:身体健康”
一个多小时后,孩子被找到,他伤心地告诉警察叔叔:“爸爸觉得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经常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他不喜欢我,我就走了。”
作为父母的你,看到这个13岁男孩的一举一动,你是嫌他太玻璃心,还是觉得其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呢?“别人家的孩子”让无数孩子隐隐作痛!不是因为见不得别人优秀而痛苦,而是因为父母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践踏自己的自尊,忽视自己的努力。
请记住,全是指责的爱,孩子承受不起;没有认可的爱,对孩子来说都是伤害。曦曦妈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用正面教育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比如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改变——
(1)看到孩子缺点的同时,也看到孩子的优点。
孩子学习成绩进步了,家长只字不提;孩子主动帮助父母完成家务,家长觉得理所当然;孩子耐心地照顾弟弟妹妹,家长觉得这是做哥哥姐姐本该的义务。但当孩子学习退步了一点点,家长就开始大发雷霆;当孩子思想稍微有点涣散了,家长就开始火上眉梢;当孩子写作业稍微慢了一会儿,家长就暴跳如雷……
把孩子的缺点尽收眼底,却把孩子的进步和优点视而不见,是作为父母最失败的事情之一。人无完人,更何况一个孩子!作为父母,想孩子变得更加优秀的心情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尽管如此也不能时刻利用打击的模式抨击孩子的自尊。只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正确恰当地赞扬,孩子才会享受到行为习惯正确,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于是,在往后的日子里,不仅会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对于自己的缺点也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改正。
(2)把孩子跟孩子自身的过往做对比,而不是用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不会为了等你的孩子,而停止自己的努力。当你的孩子在努力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同样在努力。而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应该是自己孩子的进步和改变,而不是永远用超过别人家孩子作为唯一目标。
孩子上一次考了80分,这一次考了81分,虽然离100分还很遥远,但只要孩子有进步,我们就应该予以认可。孩子上一次做家务,是父母提醒了才做的,孩子这一次是自己主动提出要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这也是一种进步,也应该值得父母认可……
别人家的孩子,那是因为有别人家的父母陪伴和教育,才能成为让人羡慕的对象。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的确可以,但在方式方法上面一定要注意,不能用诋毁孩子、伤害孩子自尊的方式来达成目的。
(3)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把目标定得合理一些。
“满分”“第一名”,这些词语成为家长常常挂在嘴巴的事情,殊不知想要达到这个标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少年说里,一个女孩哽咽着给大家分享:“我是一个体育生,上个月我在常德市参加了田径比赛和足球比赛。耽误了两个星期的学习,这两个比赛我都拿了第三名。尤其是标枪的第三名,特别不容易,是我拼尽全力,甚至超越了自己正常水平而得到的。我拿着奖牌回到家,希望得到的是妈妈的表扬和鼓励,可是我得到的是——’你为什么没有拿到第一!还影响了学习!你这是不务正业!’”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个女孩儿的痛苦。其实,身边这样的父母还真不少,他们总是急功近利,总是巴不得孩子一夜努力就次次第一名。第一名只有一个,所有的孩子都在为了冲刺更好的名次而努力,哪有父母嘴上说的那么容易。
把目标树立得合理一点,让孩子跳一跳脚,就能达到;让孩子伸一伸手就能触碰。慢慢来,当孩子尝到了进步带给自己的充实感,孩子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努力起来也会更有动力。
希望“别人家的小孩儿”不再离间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希望“别人家的小孩儿”不再成为孩子内心涌动的痛苦;希望“别人家的小孩儿”不再是孩子心中的噩梦。
您是一个时常把“别人家小孩儿”挂在嘴上的父母吗?您有反思自己的言行吗?又或者说,你觉得这样的对比起到关键性作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