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丨三菱退出,广汽接盘

时事新闻2023-10-25 10:37:47无忧百科

21深度丨三菱退出,广汽接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

传言已久的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落下帷幕。

10月24日晚间,广汽集团(601238.SH)发布《关于广汽三菱重组的关联交易公告》。公告称,广汽集团拟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

一方面,三方股东(广汽集团、三菱汽车、三菱商事)共同向广汽三菱及其销售公司增加投入用于清偿债务,其中广汽集团投入不超过15.77亿元,另外三菱方面合计投入不少于上述金额。

另一方面,广汽集团以1元对价分别受让三菱汽车、三菱商事持有的广汽三菱30%、20%股权。

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其产能则将被广汽埃安接收。广汽三菱拟将评估值约为4.42亿元(含税)的可利用设备等出售给广汽埃安,将评估值约为17.80亿元的土地、厂房以拟约1.3亿元/年的租金出租给广汽埃安。

“本次对广汽三菱进行重组,可最大限度盘活及利用广汽三菱核心资产,解决广汽埃安产能瓶颈,节省新建工厂时间及投资成本,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 盈利能力;同时也能充分体现全体股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避免广汽三菱解散清算,保障消费者权益及协助员工再就业。”广汽集团在公告中表示。


历经退市、辟谣、再传退市、再辟谣,销量长期低迷,电动化转型落后,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并不意外。在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和一线合资品牌下探“夹缝中求生”的二线合资品牌,面临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此前菲亚特、长安铃木、东风雷诺、广汽菲克等合资企业已退出。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上,二线合资品牌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退市传闻频现

广汽三菱成立于2012年,广汽集团、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0%、9.35%、40.65%。2016年实现国产化的欧蓝德成为广汽三菱的销量支柱,2017—2019年,广汽三菱连续三年销量分别为11.73万辆、14.4万辆、13.3万辆。尤其是在中国车市结束了连续28年正增长的2018年,广汽三菱逆市飘红同比增长22%,其中欧蓝德当年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占广汽三菱总销量的72.9%。

面对中国车市竞争加剧以及新能源车加速蚕食燃油车市场,核心产品欧蓝德却更新换代慢、电动化转型迟缓,欧蓝德销量开始转跌导致广汽三菱出现拐点。2019年-2022年,广汽三菱的销量分别为13.3万辆、7.5万辆、6.6万辆和3.36万辆,分别同比下滑7.64%、43.62%、11.99%和49.13%。

长沙工厂是广汽三菱唯一的产能基地,设计产能为20万辆/年,不过2022年广汽三菱产销分别只有3.5万辆和3.3万辆,同比下滑均超过40%,产能利用率仅为17.5%。

根据上述重组方案,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转为广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将利用广汽三菱工厂实现增产扩能,计划2024年6月实现量产。建成后,广汽埃安将形成基本产能60万辆/年。

事实上,今年以来广汽三菱多次陷入退市传闻,“去留”早有定论。

3月广汽三菱官方对“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等消息回应称“广汽三菱正常经营,三菱没有退出,工厂也在正常运转”;随后,据日媒报道,由于销售的持续低迷,从3月8日到5月的三个月内,三菱汽车在湖南长沙工厂停产新车,后续将根据库存和销售环境进行调整,预计6月重启新车生产。

4月广汽集团产销快报中广汽三菱首次缺席,成为继广汽菲克之后又一家“消失”在集团产销报告的合资车企,因此广汽三菱退出中国市场传闻再起。彼时广汽集团方面对此表示:“4月集团产销公告将广汽三菱合并至‘其他’项,主要因为广汽三菱月度产销占比较小,故不再单列。”

今年5月,对于此前市场传出的三菱汽车或将退出中国的消息,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夫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现阶段还未决定撤出中国业务,但架构改革是必要的。”他同时表示,公司将视情况决定是否在6月后恢复生产。目前来看这一恢复生产计划再度被搁置了。

广汽集团高层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三菱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单一,接下来将加快车型的升级换代,广汽将加强与三菱的合资合作与沟通,用两至三年的时间推动广汽三菱的发展。

7月13日,一则《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再次将广汽三菱推向风口浪尖。信中称广汽三菱目前产品受市场转型的影响,销售远未达预期,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在行业变革的大环境下,广汽三菱经营层和股东方经过慎重讨论,公司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与此同时,广汽三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

彼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上述信息向广汽集团求证,对方表示“情况属实。目前广汽三菱的股东三方正尽全力推动企业的纾困转型工作。广汽三菱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据了解,广汽三菱已公布员工安置方案,公司方面由人事部门率头,各部门协同处理员工的诉求,推进安置方案的落实。

新能源转型滞后

新能源转型滞后被认为是广汽三菱近年来被边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押宝欧蓝德也为广汽三菱埋下了隐患,第三方投诉平台车质网数据显示,欧蓝德质量问题饱受诟病,包括发动机异响、变速器顿挫、异味等。

时隔6年,2022年11月欧蓝德完成换代,不过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和6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迅速提升,燃油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线本就孱弱的广汽三菱举步维艰。从市场表现上看,被寄予厚望的全新欧蓝德2022年12月销量为2456辆,2023年1-2月仅为1926辆,不及预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车更新换代慢、产品单一、缺乏重磅主力车型等成为广汽三菱逐渐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在快速变化且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仅靠全新欧蓝德力挽狂澜或许只是广汽三菱的一厢情愿。”

广汽三菱官网显示,目前共有四款在售车型,燃油车包括全新欧蓝德、新劲炫、奕歌,新能源车型只有一款阿图柯。虽然价格上有高低差别,但前述车型均瞄准了紧凑型SUV市场,产品区隔不明显、同质化严重成为广汽三菱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作为广汽三菱的首款纯电SUV,打造阿图柯的整车平台并非来自三菱汽车,而是基于广汽埃安,阿图柯与AION V在外观、轴距、前后轮距、动力等如出一辙,但起步价却高出2万多。被视为AION V“换壳车”的阿图柯自去年3月上市以来,月均销量只有两位数。

广汽三菱也曾努力挣扎,其在全员信中表示,“历史向前发展,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次颠覆性的革命,我们所处的汽车市场正在快速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在近几个月,公司经营层及股东方都做了最大的努力,有百般不舍,又万分无奈。但顺应趋势,抓住新能源转型的机遇,公司将迎来涅槃重生。”

今年6月21日,广汽集团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合资企业广汽三菱各股东方按各自所持股比,向广汽三菱提供总额不超过18.84亿元的资金支持。按照股比,广汽集团将提供不超过9.42亿元委托贷款。

不过这些资金对于广汽三菱而言或许杯水车薪。早在去年9月,广汽集团紧急输血旗下掉队的合资企业,将15亿元资金中的10亿元投向广汽三菱,以改善现金流,目前从销量表现上看并未有明显改善。而作为上一家被广汽集团施以援手的合资车企,广汽菲克终究没有避免解体的命运。

广汽集团公告显示,广汽三菱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41.30亿元、利润总额为-13.49亿元。

今年以来,其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截至2023年3月31日,广汽三菱经审计总资产为41.98亿元、总负债为56.13亿元、净资产为-14.14亿元,已资不抵债。前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广汽菲克,资产负债率为107%。

三菱早已无心中国市场?

除了销量因素之外,中国市场在三菱的战略规划中似乎并不被重视。

三菱曾于2020年中发布“小而美”计划,将重心转移到东盟市场,并缩减了产品线。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上,三菱汽车首席执行官加藤隆雄(Mitsubishi Motors)曾透露,将逐步缩减包括欧洲、中国在内等市场的业务。彼时三菱汽车中国公开辟谣,表示中国是三菱汽车的重要市场,三菱汽车会与广汽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不过广汽三菱的市场表现每况愈下。

此外,重构后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或也将促使三菱退出中国市场。今年2月,雷诺、日产正式签署联盟重组框架协议,将在协议的基础上延续15年联盟关系,将共同在拉美、印度和欧洲市场开展能创造高价值的运营项目并推出多款新车。按照此前分工,日产主打中国和美国市场,雷诺主打欧洲市场,三菱主打东南亚等市场。

回顾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早年凭借销售发动机的模式在中国如鱼得水,随后与长丰、哈飞汽车、东南汽车等多家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或合资国产的方式,2003年整车销量达到14.5万辆,远超同期的丰田、本田、日产等企业。

但随着市场变化、股东博弈、自身发展战略出现转移等,三菱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逐渐减弱,帕杰罗、速跑、翼神等代表性车型也在市场迭代中被人遗忘,目前三菱在华销量主要来自广汽三菱,但跌跌不休的销量令人唏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中国市场产销表现低迷,但三菱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尚可。2022年,三菱在日本本土市场产量为44.08万辆,在泰国、印度尼西亚两大市场生产新车约为55万辆,在北美市场,欧蓝德、Eclipse Cross的销量也较为可观。

不过汽车业务并非身为日本六大财团之一的三菱财团的核心。公开资料显示,三菱财团旗下拥有8家世界500强企业,包括三菱商事、JX控股、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三菱电机、三菱重工等,业务范围涵盖金融、保险、综合贸易、半导体、重工业、石油化工等。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由于电动化转型收效甚微且份额呈下滑趋势,合资品牌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预计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头部自主及新能源品牌集中,二三线品牌市场份额或面临长期下滑趋势,随后弱势合资品牌逐渐被淘汰出局,退出中国市场,弱势造车新势力或面临收购整合。

广汽三菱运营停滞后,原有车主的售后维修服务问题摆在眼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某投诉平台发现,关于欧蓝德车辆维修全国无配件、变速器损坏转弯异响、厂家单方面停止车联网功能等消费者投诉与日俱增。

记者查询广汽三菱官网发现,其经销商列表一栏中,多家座机电话无法拨通。分别位于上海和广州的两家广汽三菱经销商表示,仍在正常运营,提供广汽三菱及进口三菱的维修服务。

在此次重组方案中,售后问题也被提及。据悉,广汽三菱将广三销售公司50%股权、30%股权、20%股权分别以1元对价出让给广汽集团、三菱汽车、三菱商事;同时为保证日常经营资金的需要,三方股东拟在完成受让后向该广三销售公司增资4.5亿元,其中广汽集团增资2.25亿元。

“站在行业角度来看,过去几年里汽车产能过度释放,在高光之下,没有人会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包括市场的形势、主机厂的团队、销售公司的管理和经销商的运作都会影响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有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动车的普及加速了自主车企的崛起,面对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与传统燃油车市场截然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至今仍未拿出足够的行动和成果,加上今年开启的“价格战”,几乎所有合资车企都陷入到了被动局面。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