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不断增强人类向前发展的信心

时事新闻2023-10-23 08:57:28无忧百科

魏建国: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不断增强人类向前发展的信心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

不断增强人类向前发展的信心

魏建国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从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迈开了坚实的步伐、可喜的一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这三个变化,对我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让国内各区域的开放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同时,我们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被写入到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中,得到全球广泛认可以及国际社会、各界人士高度赞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各个共建国家都积极响应。我国始终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的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这10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其中有三大方面的成果值得重视。

第一,“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取得了更大发展。10年来,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中国不断深化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交流,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

第二,通过共建“一带一路”10年的努力,当前全球对于中国提出的和平倡议、安全倡议、发展倡议的理念越来越信服,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越来越有吸引力。特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首先得到广泛支持,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创新。

第三,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倡议,也是一个有力的公共产品。当前世界各国谋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在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应对当下的发展挑战、解决金融体系脆弱性风险的大背景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为解决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难题提供了新路径,不断增强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信心和人类向前发展的信心。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厚望。联合国提出,要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愿望,解决贫富差距、南北差距、地区差距的问题。全球经济复苏必须依靠全球共同努力,进一步发挥全球各国的优势。我始终认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将会在全球兴起,“旗手”就是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是新起点,是迈向人类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发展中国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里面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得到保护、权益要得到认可、地位要得到稳固,他们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要得到增强,都需要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完成,而“一带一路”就是绝佳的平台。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道路较长、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风险增多等挑战。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并承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10年,正值风华正茂。我们坚信,在各方携手前行、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必将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10年!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经验弥足珍贵——

为下一个十年发展凝聚新动力

钟飞腾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连用“三个深刻认识到”概括了“一带一路”成功的经验。我体会,其意蕴包含三点:第一,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第二,通过合作彼此获利,实现相互成就的共赢局面;第三,不搞意识形态对立和集团政治对抗,而是秉持开放包容和互学互鉴。这三条归纳在一起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粹。

自2013年秋季在印度尼西亚和哈萨克斯坦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全球约四分之三的国家已和中国签署双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1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提出的大大小小的各类倡议中,还没有别的倡议吸引这么多的国家参加,这本身表明了“一带一路”的巨大成功。总结经验不仅是为了彰显成绩,更是为了明确下一阶段的发展而凝聚新的动力。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特别是某些国家不断发出质疑“一带一路”的声音时,各方尤为关注中国将如何进一步行动。是后退还是继续奋力向前?是对抗还是继续深化合作?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八项行动”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下一阶段中国仍将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其中有一些方向值得特别关注。

中方将推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更多面向贯通欧亚大陆。中国承诺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建设,搭建欧亚大陆物流新通道,加快连接东南亚和欧洲的陆海新通道建设。10年来,通过规模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原先难以进入世界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铺好了道路,大大激发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信心和活力。但整体来看,参与贸易多的还是来自沿海的区域,而面向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将带动更多内陆地区进入国际市场,这将显著提升互联互通网络的立体性和包容性。

中方将推动建设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为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对比美国发起的对华“脱钩断链”,建造亚洲替代供应链等活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赢得更多的朋友。中国承诺,未来5年,中方的货物贸易额累计将达到3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2022年整个世界的贸易额。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不仅有益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而且也会帮助更多的国家增强合作共赢的信心。

中方将支持建设更多“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为此,中国承诺设立总额78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以市场化和商业化方式推动项目落地,并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这意味着下一阶段“一带一路”将精心聚焦于惠民生,让前一阶段建设完成的基础设施发挥切实的效用,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人民创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方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科技成果,也是中美博弈的重要领域。面对这样一种重要而又容易引发国际博弈的科技领域,中国的态度是进一步开放,吸引全球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扩大各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与其他国家一起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

中方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向多边合作平台转变。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将与参与共建的各国加强在9个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这些领域不仅有能源、税收、金融和绿色发展等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点,也有减灾和反腐败等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挑战的领域,同时也有涉及到话语权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智库、媒体和文化,这些领域合成之后会产生很大的集聚效应。中方还承诺,今后不仅将继续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还将成立高峰论坛秘书处。目前已有30多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双边意义上的合作文件,我们可以大胆预期,秘书处运转之后,“一带一路”将快速地向以共同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多边合作平台甚至国际组织转变。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

“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带来更清洁、更环保的未来——

低碳交流合作赋能绿色丝绸之路

刘锦涛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习近平主席提出要“促进绿色发展”,并“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未来将通过不断建立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专家网络,落实和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也将不断与共建国家共同探索如何在降低环境影响、气候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路径,共同构建绿色丝绸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不断推动并确保各国共同分享未来的繁荣,并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绿色成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这使得“一带一路”不仅关注共建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在许多合作项目中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极大地提升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通过低碳交流合作,为这些国家带来更清洁、更环保的未来。

在“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中国不断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和材料,减少自然资源消耗、提升共建项目的效率。中国鼓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取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提高等方法,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八项行动”中所提出的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也将充分满足共建国家的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需求,建立高效联通的能源国际合作网络。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充分体现在社会责任方面,“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保障了合作项目不仅仅给共建国家带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充分关注到当地社区的人民生活需求,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平等包容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八项行动”中提出,要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这表明未来“一带一路”将继续推动绿色理念在投融资活动中的深化,以实现跨国绿色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通过绿色可持续的投资原则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绿色投资原则鼓励“一带一路”项目投资者支持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项目,降低高碳产业的风险,显著降低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面临的碳减排和环境压力。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的不断推进,绿色产业链也得到了升级,贯穿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绿色新基建、绿色农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为绿色丝绸之路提供新动能。

通过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绿色合作,中国将与共建国家不断建立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经验,这意味着“一带一路”不仅仅满足了当下的发展与合作需求,还充分考虑了未来的可持续性。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绿色原则,可以减少生态与环境影响的试错成本,使项目更具长期价值。

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的低碳交流合作是实现绿色丝绸之路的关键,这种合作包括技术转移、经验分享和联合研究,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通过跨国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克服障碍,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效率。通过共创绿色丝绸之路,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不仅可以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树立气候合作的标杆和范例,鼓励其他国家借鉴、参与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模式中,这将有助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时代,并为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助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全球高质量绿色合作的开创者与先行者,在绿色投资原则、绿色产业链升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下,“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带来了更清洁、更繁荣的未来。在共同努力下,中国与共建国家将共创绿色丝绸之路,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突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和共建国家在行动,世界在行动——

中国机遇转化为共建国发展的机遇

陈曙光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合作、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共建“一带一路”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习近平主席指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广阔机遇,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快车,共同谱写合作共赢新乐章。“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西欧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发展潜力巨大,成长空间无限。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在行动,共建国家在行动,世界在行动。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平台上,中国的发展优势、制度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产能优势、政策稳定优势、战略规划优势将转化为共建国家的发展动能与合作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将转化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一带一路”为优化全球治理指明新方向。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推出的大型国际规划,中国第一次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扮演了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设计师角色,体现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朝着公平、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责任担当。全球治理体系落后于时代,如何改革优化?中国要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致力于“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了新的愿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既不是“会员俱乐部”,也不是“精英”和“贵族”的专利,而是广泛的“朋友圈”。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共建“一带一路”为人类文明重建开辟新愿景。共建“一带一路”极富想象与创意,它源于古代中国的文化符号,又赋予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元素。文化是制度的本体。共建“一带一路”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化安排,都是一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投射。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首创国、主导方,中国政府规划制定的“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纲领,注入了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为重构新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交往理性和世界精神奠定了基础。“一带一路”不仅仅是联通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带,也是联通中国与世界的“文明大运河”。共建“一带一路”蕴涵的丝路精神、发展理念、哲学智慧,将中华古代文明、西方文明的优质基因熔为一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其中,它意味着一种新型现代性即将出场,意味着一种新的世界文明和世界精神正在崛起。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李远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打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一面旗帜,既推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又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提出,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未来中国将会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让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但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国家间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边缘,部分低收入国家虽长期接受西方国家的援助,但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处境。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甚至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上升,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不过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应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让所有国家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合作共赢方式而实现自身现代化。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一个通过合作共赢方式而促进参与共建各方实现现代化的典型案例。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作为中国与世界实现开放共赢路径的顶层设计,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新理念,探索以全方位互联互通推动各国务实合作,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和民生福祉,为发展中国家创建实现现代化所需的可持续发展综合环境。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大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落地生根,中老铁路、亚吉铁路、蒙内铁路、中缅油气管线等重大项目投入运营并产生巨大效益,打开了发展瓶颈,造福了当地社会,实现了互利共赢。我国与共建国家共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根据共建国家的需求,对我国优质产能进行跨国配置,向共建国家提供有竞争力的生产装备、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动共建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工业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此外,我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过程中,始终秉持正确的义利观,通过建设民生工程,帮助当地公共服务升级,增进当地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实施有效的硬件、软件对接,把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共建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打造新的发展空间,创建新的发展引擎,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础,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形成了相互尊重、协商合作的新发展合作范式。这种新型发展合作范式,既符合时代潮流,又符合各国人民利益,搭建了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追求民生、社会、生态环境领域的共同进步,为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也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热烈响应,其影响和成果从亚欧大陆扩展至全球,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3年6月,我国已经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构建了广泛的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向世界表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中国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将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10年前,习近平主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深厚天下情怀,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载躬行不辍,十载春华秋实。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共建“一带一路”的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但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奔向下一个金色10年!

(作者为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

本文标签: 一带一路  魏建国  习近平  丝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