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将访华,释放了哪些信号?

时事新闻2023-10-11 20:23:41无忧百科

【解局】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将访华,释放了哪些信号?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 王琪】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将于10月12日至14日访华并举行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分析认为,博雷利此次访华之行正值布鲁塞尔正推动与北京保持“平衡的互动”,既避免过于依赖中国,同时又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维持关系,在此背景下,博雷利预计将在访华期间表达欧盟无意与中国“脱钩”的立场。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 资料图

欧洲事务专家1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博雷利访华期间,如何稳定中欧双边关系、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政治外交议题预计将会成为双方讨论的重点。尽管仍面临诸多分歧和挑战,但目前中欧均寻求稳定双边关系,走出前几年的冷淡和动荡期,这是双方目前“最大的共识”。

据欧盟驻华大使馆此前发布消息称,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将于本月12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访问。在访华期间,他将与王毅共同主持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双方将就“中欧双边关系、国际和地区问题、全球挑战和多边主义”等议题展开讨论,并为即将举行的中欧峰会铺平道路。

公开报道显示,这是博雷利上任以来首次访问中国。博雷利原定今年4月中旬访华,但因新冠检测呈阳性而推迟。之后,他又计划7月访问中国,但此行也在最后一刻被取消。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是双方既有沟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聚焦政治外交和国际形势等议题,在当前背景下,预计双方在对话期间将涉及如何稳定中欧关系、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议题。

“我认为在双边层面,中方将对欧盟近期提出的对华政策提出看法,矫正欧盟对中国的偏颇认知,避免欧盟近期单方面提出的一些概念和政策制造更多麻烦。比如,欧方此前提出的‘去风险’在政治和外交层面到底意味着什么。”他表示,“欧盟提出的‘去风险’现在主要集中在经贸、投资和科技领域,但接下来‘去风险’到底会带来什么后果,会不会脱离轨道,或在政治战略外交层面引发更多风险?其实欧盟自己也没有底。”

在国际和地区问题层面,崔洪建则认为,俄乌冲突和近期的巴以最新一轮冲突也会成为此次中欧对话中的议题。他分析称,中欧在这两个议题上存在分歧,但这些并非原则性的分歧,甚至在一些细分领域还有合作的可能性。

“比如在巴以问题上,欧洲和美国的立场相差很大,欧洲此前一直采取相对平衡的立场,其目的在于避免中东发生长时间的混乱,否则会为欧洲带来难民、恐袭等诸多问题。相信在这个问题上,博雷利料不会像美国参议员舒默一行那样以咄咄逼人的态度对中国施压。”他表示。


博雷利此次访华正值欧盟寻求调整对华政策之际

博雷利此次访华正值欧盟寻求调整对华政策之际。《联合早报》评论认为,此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将与中国的关系定义为“去风险化”而非“脱钩”。在欧盟近期对华采取反补贴调查之际,博雷利预计将在此次访华期间与中国官员洽谈,表明欧盟无意“脱钩”的立场。

另据德国《商报》等媒体报道,本月3日,欧盟公布了一份关键技术清单,以防范关键技术落入竞争对手国家威胁到欧盟安全和利益,其中涉及的四项关键技术包含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生物技术。据预计,欧盟成员国将在年底前针对相关行业完成风险评估,进一步去风险化措施有待制定。

尽管欧盟没有点名去风险化措施针对哪个国家,但舆论普遍认为,这份清单意在针对中国和俄罗斯。但《商报》分析认为,这种对外投资审查在欧盟仍存争议——尤其是因为欧洲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之一。因此,欧盟委员会行事谨慎。一些欧盟成员国政府担心,欧盟针对中国的共同行动可能会与本国的国家利益背道而驰。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赵俊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下欧洲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严重,深受俄乌冲突的恶性影响,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高涨。另一方面,在美国可能会进一步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背景下,作为盟友的欧盟很难摆脱美国的控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作出配合。

他认为,博雷利此次是同时带着问题、期盼和利益诉求来到中国。“他可能会说一些维护中欧关系大局的话,但也肯定会表达对中国的不满和批评。”他表示,欧洲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使博雷利无法只空喊人权外交等意识形态的口号,而要为欧洲的企业谋利益,以免欧洲经济进一步受到伤害,双方有可能谈及供应链、市场放开等议题。

赵俊杰介绍称,博雷利其人在欧盟内部有不小的政治影响力。过去,他也曾发表过一些对中欧关系不利的消极言论,包括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但经过三年的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冲击,他也逐渐表达出对中国的期待。“博雷利本人的言行展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这或许也反映出欧盟对中国的矛盾认知。”

他认为,在上述背景下,相信中方对博雷利此行会抱以“谨慎的期待”,可以预期的是,此次中欧对话的风格将是直接、坦诚和务实的。“中国对欧政策有一个大原则是不把中欧关系搞僵,不要让中欧关系成为中美博弈中的‘拖累’。但有些底线不能触碰,比如台海等问题。”他表示,“中国外交一向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


博雷利原定今年4月中旬访华,但因新冠检测呈阳性而推迟

尽管中欧间依然存在诸多分歧和挑战,但崔洪建认为,目前双方至少在一点上有共识,既希望中欧走出前几年的冲击和负面影响,重新走向稳定,这既包括经贸关系的稳定,也包括战略外交层面上的稳定。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等既有交流机制的重启正旨在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为这一过程带来更多变数和风险,不过,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双方能在一些新领域展开合作。

“合作不一定出于完全的共识,而是出于相互需要。只要中欧还相互需要,双边关系就可能实现稳定。”这名欧洲事务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这样表示。

在11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博雷利访华一事表示,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今年以来,中欧双方领导人互动频密,各领域各层级对话合作全面铺开,中欧关系呈现积极发展势头。中方欢迎博雷利高级代表访华,并举行新一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这有利于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将为下阶段中欧高层交往做好准备,为双方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新动力。

汪文斌说,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国际社会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更好应对挑战。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广泛共同利益。中欧关系具有全球影响和世界意义。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加强战略沟通和政策协调,增进互信,拓展合作,克服干扰,妥处分歧,更好造福双方人民和世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